一种机车鞋底及机车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23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类鞋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车鞋底,包括前掌和与前掌连接的后跟,前掌和后跟的形状符合人体脚部轮廓,前掌和后跟的连接处形成可抵于机车脚踏杆的台阶;前掌包括前掌主体和设置前掌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前掌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前掌侧部,前掌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前掌侧部与前掌主体平滑过渡连接;后跟包括后跟主体和设置于后跟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后跟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后跟侧部,后跟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后跟侧部与后跟主体平滑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机车鞋底的机车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车鞋底和机车鞋可减少机车手在跌落时发生翻滚的几率,减小跌落引起的伤害。

A locomotive shoe sole and locomotive sho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otective footwear, and provides a locomotive sole,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palm and a heel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palm. The shape of the front palm and the heel conforms to the contour of the human foot, and the joint of the front palm and the rear heel forms a step against the locomotive foot pole; the front palm includes the front palm main body and the outer part of the front palm main body and extend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front palm main body. The shape of the front volar side is circular, and the front volar side is connected smoothly with the front volar body; the rear heel includes the heel body and the heel side which is located outside the heel body and extend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heel body; the shape of the rear heel side is circular, and the heel side is connected smoothly with the heel bod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machine including the sole of the locomotive. The locomotive shoe sole and the locomotive sho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locomotive driver rolling when falling, and reduce the injury caused by fa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鞋底及机车鞋
本技术属于防护类鞋具
,特别涉及一种机车鞋底及机车鞋。
技术介绍
机车鞋即摩托车靴,摩托车靴是机车手所穿的靴子,对摩托车驾驶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摩托车靴的靴筒高度一般是从脚踝开始到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鞋跟较低。为了提高机车驾驶的安全性,机车鞋一般以厚重的皮革为原材料来制造。同时也会使用一些缓震材料、金属、塑料以及复合材料,来保障机车手在驾车时足部、踝部以及腿的安全。现有的机车鞋存在以下问题:当机车手发生危险,从机车上摔落到地面时,一般是机车鞋的鞋底的边缘与地面首先发生接触,如果鞋底的边缘与底面的摩擦力过大,脚部会受到过大摩擦力,而身体的惯性会直接使得机车手翻滚,导致机车手摔下机车后受到更多的伤害,增加了机车手受伤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车鞋防护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鞋底,包括前掌和与所述前掌连接的后跟,所述前掌和所述后跟的形状符合人体脚部轮廓,所述前掌和后跟的连接处形成可抵于机车脚踏杆的台阶;所述前掌包括前掌主体和设置所述前掌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所述前掌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前掌侧部,所述前掌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前掌侧部与前掌主体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后跟包括后跟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后跟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所述后跟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后跟侧部,所述后跟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后跟侧部与后跟主体平滑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台阶朝向足弓处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前掌侧部和所述后跟侧部设置有多个预设间隔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前掌主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防滑圈和防滑凸块。进一步地,所述前掌主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减震凸块。进一步地,所述后跟主体内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多条交叉设置的减震筋条。进一步地,所述后跟主体的高度高于所述前掌主体的高度。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机车鞋,包括上述的机车鞋底和鞋体,包括鞋体和设置于所述鞋体的外侧面靠近胫骨部分的胫骨保护机构,所述胫骨保护机构包括胫骨护具、设置于所述胫骨护具内侧面的减震橡胶体和设置于所述减震橡胶体内侧面的减震海绵体,所述胫骨护具与所述鞋体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用于设置所述减震橡胶体和所述减震海绵体的缓冲空间,所述减震海绵体的一侧面与所述减震橡胶体内侧面抵接,另一侧面与所述鞋体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减震橡胶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多个凸块之间形成有多个槽位。进一步地,所述胫骨护具包括护具本体、设置在所述护具本体外表面的凸台和设置在所述凸台上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胫骨护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护具本体的一侧端的第一透气孔和设置于所述护具本体的另一侧端的第二透气孔。本技术提供的机车鞋底和机车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机车手高速从机车上摔下,机车鞋底的边缘,即前掌侧部或者后跟侧部首先与地面发生接触,由于前掌侧部和后跟侧部均为圆弧形设计,相比于现有的鞋底边缘为直角设计,圆弧形的侧部与地面发生接触时,能以较大的接触面积与地面发生摩擦,降低了接触时的压强,减小了摩擦力,使得机车手不容易因为摩擦力过大而引起人体翻滚,摔下机车时保持滑动摩擦,避免翻滚造成的二次伤害。具备上述机车鞋底的机车鞋可以提高对机车手脚部的防护性,减少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车鞋底的后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车鞋底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掌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跟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车鞋底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车鞋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橡胶体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海绵体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保护机构的左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保护机构的右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保护机构的后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脚踝保护片的立体结构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片的左视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跟保护片的立体结构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车鞋底。如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车鞋底10,包括前掌7和与前掌7连接的后跟8,前掌7和后跟8的形状符合人体脚部轮廓,前掌7和后跟8的连接处形成可抵于机车脚踏杆的台阶9;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前掌7包括前掌主体71和设置前掌主体71的外围并且沿着前掌主体71的周向延伸的前掌侧部72,前掌侧部72为前掌7的边沿位置,包括前掌7的侧面和底面的外沿,前掌侧部72的形状为圆弧形,前掌侧部72与前掌主体71平滑过渡连接;后跟8包括后跟主体81和设置于后跟主体81的外围并且沿着后跟主体81的周向延伸的后跟侧部82,后跟侧部82为后跟8的边沿位置,包括后跟8的侧面和底面的外沿,后跟侧部82的形状为圆弧形,后跟侧部82与后跟主体81平滑过渡连接。本实施例的机车鞋底10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机车手高速从机车上摔下,机车鞋底10的边缘,即前掌侧部72或者后跟侧部82首先与地面发生接触,由于前掌侧部72和后跟侧部82均为圆弧形设计,相比于现有的鞋底边缘为直角设计,圆弧形的侧部与地面发生接触时,能以较大的接触面积与地面发生摩擦,降低了接触时的压强,减小了摩擦力,使得机车手不容易因为摩擦力过大而引起人体翻滚,摔下机车时保持滑动摩擦,避免翻滚造成的二次伤害。请再次参阅图1,进一步地,台阶9朝向足弓处设置,即台阶9与后跟8的径向成倾斜角度,由于机车手的脚部多数为外八字,脚尖部分朝外倾斜,因此将台阶9设置为朝向内部足弓位置,机车手将脚部放置在机车脚踏杆上时,台阶9倾斜设置更符合人体脚部的摆放,并且机车手多数利用大脚趾进行换挡操作,台阶9倾斜设置,使得脚尖朝外,大脚趾刚好靠近挡把的位置,方便机车手进行换挡操作。进一步地,前掌侧部72和后跟侧部82设置有多个预设间隔的凹槽73,该凹槽73与地面相对,该凹槽73用于在机车手正常行走时,增加侧部的摩擦力,避免机车手滑倒。进一步地,前掌主体7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掌和与所述前掌连接的后跟,所述前掌和所述后跟的形状符合人体脚部轮廓,所述前掌和后跟的连接处形成可抵于机车脚踏杆的台阶;所述前掌包括前掌主体和设置所述前掌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所述前掌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前掌侧部,所述前掌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前掌侧部与前掌主体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后跟包括后跟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后跟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所述后跟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后跟侧部,所述后跟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后跟侧部与后跟主体平滑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掌和与所述前掌连接的后跟,所述前掌和所述后跟的形状符合人体脚部轮廓,所述前掌和后跟的连接处形成可抵于机车脚踏杆的台阶;所述前掌包括前掌主体和设置所述前掌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所述前掌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前掌侧部,所述前掌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前掌侧部与前掌主体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后跟包括后跟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后跟主体的外围并且沿着所述后跟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后跟侧部,所述后跟侧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后跟侧部与后跟主体平滑过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朝向足弓处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侧部和所述后跟侧部设置有多个预设间隔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主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防滑圈和防滑凸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主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减震凸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车鞋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泰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