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繁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2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3:13
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通过引水至泄水模块倾斜的泄水槽,水体沿泄水槽俯冲入栖息模块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的水槽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伏击沿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和守护洞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的泄水孔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原娃娃鱼繁殖时繁育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的特点。

Baby fish breeding pon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ll fish breeding pond, which comprises a pond body, a drainage module, a habitat module and a breeding module. By diverting water to a sloping drainage tank of the drainage module, the water body dives into the habitat module along the drainage tank to stimulate spray and water flow to supplement the oxygen content of the water body in the pond. The doll salamander is fed through the tank of the habitat module, the habitat platform provides land activities and sunlight sterilization, and through catching. The feeding platform ambushes the living animals flowing down the drain, feeding salamanders through breeding holes and guard holes to breed and fertilize, controlling water depth or discharging overflow through the drain holes of the pond. The utility model overcomes the problem of low reproduction rate of the original doll fish in reproduc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creased population activity and wildness, improved female ovary development and male sperm activity, high natural mating rate and high larval surviva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娃娃鱼繁殖池
本技术属于养殖
,涉及一种娃娃鱼繁殖池。
技术介绍
娃娃鱼也称大鲵,主要生长在水质清、凉的溪谷洞穴中,目前,采用人工养殖较为普及,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自然繁殖困难,其问题在于,活动范围和空间有限,采用喂养的方式,运动和野性受到限制,运动量少,雌性卵巢发育不良,雄性激素过低,精子活动量不够造成不交配,或者交配后卵巢不易受精,幼体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娃娃鱼繁殖池,结构简单,采用在池体内设置相互依次向上叠加的繁育模块、栖息模块和泄水模块,倾斜结构的泄水模块增大水体的冲击,栖息模块供种鲵捕食、活动和自然杀菌,繁育模块供交配、受精和繁育,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所述的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位于池体内;所述的栖息模块位于繁育模块的上部,泄水模块位于栖息模块的上部;所述栖息模块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的深度,繁育模块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所述池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槽体,墙壁上设有多个泄水孔、幼体通道和巡视门,巡视门与栖息模块联通。所述泄水模块为块状体,从上向下设有倾斜结构的泄水槽,泄水槽底部高于栖息模块上侧面。所述栖息模块为块状体,前侧设有水槽,位于水槽后部两侧设有栖息台,水槽中间设有捕食平台,捕食平台位于泄水槽的下部。所述水槽为上部开口中空结构的槽体,槽口低于栖息台高于捕食平台。所述栖息台为上侧面平整的块状体,其上侧面设有沟渠、日光板和栖息洞,以及与水槽倾斜联通的坡道,平整的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的上方,多个栖息洞位于坡道两侧日光板的下方、洞口与水槽联通。所述捕食平台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的块状体,两倾斜的侧面向两侧延伸到水槽中。所述繁育模块为阶梯结构的块状体,凸起部分设有向内伸入的繁育洞和守护洞。所述繁育洞和守护洞之间由多个联通孔联通,繁育洞为多边形结构,守护洞为弧形结构。所述繁育模块底部设有向内深入的幽槽。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位于池体内;栖息模块位于繁育模块的上部,泄水模块位于栖息模块的上部;栖息模块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的深度,繁育模块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结构简单,通过引水至泄水模块倾斜的泄水槽,水体沿泄水槽俯冲入栖息模块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的水槽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伏击沿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和守护洞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的泄水孔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在优选的方案中,池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槽体,墙壁上设有多个泄水孔、幼体通道和巡视门,巡视门与栖息模块联通。结构简单,多个泄水孔沿池体深度方向布设,可以同时开启排水,也可以部分开启用于溢流,不断替换池体内的水,保持水体纯净、含氧量充分,便于种鲵在水体中活动,增大活动量,提高种鲵卵巢发育和精子活动量,幼体通道用于幼体逐渐长大后分散引流到饲养池中饲养,避免幼体被种鲵捕食,提高种鲵成活率,在需要检视、维护或饲养时人体通过巡视门进入到池体内。在优选的方案中,泄水模块为块状体,从上向下设有倾斜结构的泄水槽,泄水槽底部高于栖息模块上侧面。结构简单,水体引入到泄水模块上方,沿倾斜的泄水槽向下流动注入到栖息模块为的水槽中,形成冲击,冲击产生的浪花从水体中上浮,上浮过程时水泡中的氧气与水体融合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下泄的水从泄水槽边沿向外溢出,保持水体不断更新,更适合种鲵的活动,提高了种鲵的活动量,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在优选的方案中,栖息模块为块状体,前侧设有水槽,位于水槽后部两侧设有栖息台,水槽中间设有捕食平台,捕食平台位于泄水槽的下部。结构简单,水槽保持一定的水深,种鲵在其中捕食和呼吸,种鲵可从水槽中爬上栖息台活动,进行捕食陆地上的活体动物,如蛙类,种鲵可从水槽爬到捕食平台上,捕食从泄水模块流下的活体动物,增加其野性,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水槽两侧可以分别养殖一对或多对种鲵,在性成熟期,雄性种鲵会进行交配前的决斗,可以在水槽内或栖息台上进行,捕食过程还可以在捕食平台上进行抢食,增加了种群之间的斗争,激发优胜劣汰,提高了交配率和繁育率,增加了幼体的成活率。在优选的方案中,水槽为上部开口中空结构的槽体,槽口低于栖息台高于捕食平台。结构简单,引水从泄水模块向水槽内不断补水的过程中,溢出的水从水槽边沿向外流入到繁育模块内,保持水槽内的水不会上溢到栖息台上将其淹没,使种鲵能够在陆地上活动。在优选的方案中,栖息台为上侧面平整的块状体,其上侧面设有沟渠、日光板和栖息洞,以及与水槽倾斜联通的坡道,平整的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的上方,多个栖息洞位于坡道两侧日光板的下方、洞口与水槽联通。结构简单,种鲵可以在水槽和栖息洞内活动栖息,也可以从水槽内沿倾斜的坡道活动到栖息台上,沟渠可以从泄水模块上引水,沿沟渠周围种植植被,植被内可以放养活体动物,如蛙类供种鲵捕食,增加种鲵活动量和野性,种鲵会根据自身的免疫力或环境温度进入到日光板上晒太阳,日光板为平整的石板,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后不易马上散去,不易生长杂物,种鲵表皮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大,容易杀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体质,提高种鲵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上方,罩住部分槽口和栖息洞,有利于种鲵适应生活。在优选的方案中,捕食平台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的块状体,两倾斜的侧面向两侧延伸到水槽中。结构简单,梯形结构的捕食平台结构稳定,从泄水模块的泄水槽俯冲下的水流到捕食平台,被水槽的槽沿阻挡后向捕食平台两侧的斜面流动,改变了流动方向和降低了流速,捕食平台上的水较两侧水槽内的水浅,种鲵更容易选择此处捕食从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并逐渐形成了捕食的固定场所,增加了种鲵捕食的成功率。在优选的方案中,繁育模块为阶梯结构的块状体,凸起部分设有向内伸入的繁育洞和守护洞。结构简单,繁育洞用于种鲵产卵和繁育,守护洞用于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在一旁守护,待雌性种鲵产卵后出洞,雄性种鲵进入繁育洞护卵。在优选的方案中,繁育洞和守护洞之间由多个联通孔联通,繁育洞为多边形结构,守护洞为弧形结构。结构简单,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位于另一侧联通的守护洞内,便于性腺的传递,使雌性种鲵和雄性种鲵性腺成熟趋向同步,提高繁育率。在优选的方案中,繁育模块底部设有向内深入的幽槽。结构简单,种鲵通常体型较大,越大体型的种鲵越喜欢在深水幽暗处活动,繁育模块位于池体底部,且空间较深较大,适应性更好。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通过引水至泄水模块倾斜的泄水槽,水体沿泄水槽俯冲入栖息模块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的水槽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伏击沿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和守护洞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的泄水孔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本技术克服了原娃娃鱼繁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它包括池体(1)、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所述的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位于池体(1)内;所述的栖息模块(3)位于繁育模块(4)的上部,泄水模块(2)位于栖息模块(3)的上部;所述栖息模块(3)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2)的深度,繁育模块(4)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3)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它包括池体(1)、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所述的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位于池体(1)内;所述的栖息模块(3)位于繁育模块(4)的上部,泄水模块(2)位于栖息模块(3)的上部;所述栖息模块(3)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2)的深度,繁育模块(4)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3)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池体(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槽体,墙壁上设有多个泄水孔(11)、幼体通道(12)和巡视门(13),巡视门(13)与栖息模块(3)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泄水模块(2)为块状体,从上向下设有倾斜结构的泄水槽(21),泄水槽(21)底部高于栖息模块(3)上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栖息模块(3)为块状体,前侧设有水槽(31),位于水槽(31)后部两侧设有栖息台(32),水槽中间设有捕食平台(33),捕食平台(33)位于泄水槽(21)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黎汪应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阳黎维大鲵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