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17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的盆底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第一底壁设有可浸于水中的渗透孔,第二底壁设有可与水隔离的通孔,在使用状态,渗透孔的高度低于通孔的高度。所述第一底壁、第二底壁、渗透孔、通孔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盆底可局部至于水中,通过渗透孔使所种植的花草获得水分,从而免于频繁浇水,并可以避免出现烂根、黄叶等问题。

A flowerp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werpot, which comprises a basin body. The basin bottom of the basin body comprises a first bottom wall and a second bottom wall. The first bottom wall is provided with an osmotic hole which can be immersed in water, and the second bottom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hich can be separated from water. In the use state, the height of the osmotic hole is low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first bottom wall, the second bottom wall, the infiltration hole and the through hole are arranged so that the basin botto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partially turned into water, and the plants planted can get water through the infiltration hole, thus avoiding frequent watering, and avoiding rotting roots, yellow leaves and other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盆
本技术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底部渗透使花草获得水分的花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花盆有多种形状,广泛使用的花盆的盆底一般设有渗水孔,给花草浇水后,多余水分从渗水口渗出。采用这类花盆种植的花草需要定期浇水,且浇水方式只能从花盆的盆口进行浇灌。若将这类花盆的盆底置于水中,利用渗透的方式代替浇水,则会导致烂根、黄叶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花盆,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述的花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的盆底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第一底壁设有可浸于水中的渗透孔,第二底壁设有可与水隔离的通孔,在使用状态,渗透孔的高度低于通孔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壁位于第一底壁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底壁为斜壁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盆体顶沿平行,和/或,所述第一底壁的面积小于第二底壁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盆体使用时呈倾斜状态,且第一底壁低于第二底壁。进一步的,所述盆体外侧面设有定位扣,通过该定位扣将盆体倾斜定位于与之配合的支架。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呈U字形,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盆体外侧面,另一端左、右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定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位于盆体较高的一侧,并靠近盆体顶沿。进一步的,所述盆体为圆盆结构,且径向尺寸从上到下渐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第一底壁、第二底壁、渗透孔、通孔的设置,使本技术的盆底可局部至于水中,通过渗透孔使所种植的花草获得水分,从而免于频繁浇水,并可以避免出现烂根、黄叶等问题。2、所述盆体使用时呈倾斜状态,使本技术种植方式新颖,独特。3、所述定位扣的设置使本技术定位简单、牢靠。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花盆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花盆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花盆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花盆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花盆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花盆与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花盆与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花盆,包括盆体1,该盆体1为圆盆结构,且径向尺寸从上到下渐小。所述盆体1的盆底包括第一底壁11和第二底壁12,第一底壁11设有可浸于水中的渗透孔111,第二底壁12设有可与水隔离的通孔121,在使用状态,渗透孔111的高度低于通孔12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壁11与所述盆体1顶沿平行,所述第二底壁12位于第一底壁11一侧,并为斜壁体。所述第一底壁11的面积远小于第二底壁12的面积。所述渗透孔1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孔121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第二底壁12的周向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盆体1使用时呈倾斜状态,且第一底壁11低于第二底壁12。所述盆体1外侧面设有定位扣2,通过该定位扣2将盆体1倾斜定位于与之配合的支架。所述定位扣2具体位于盆体1较高的一侧,并靠近盆体1顶沿。所述定位扣2呈U字形,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盆体1外侧面,另一端左、右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定位槽21。所述支架3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可蓄水,前侧壁设有圆形容让孔31,可供所述盆体1局部置入,所述支架3侧壁在圆形容让孔31的上方设有一凸字形定位孔32,与所述定位扣2配合。组装时,将所述盆体1局部置入圆形容让孔31内,将所述定位扣2插入定位孔32内,并使定位扣2的另一端的定位槽21卡在定位孔32顶部的左右两侧壁,如图6所示。使用时,在支架3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支架3内设有溢水口33,以限制水位),将种植有花草的本技术的花盆按图6的方式组装于支架3,此时,本技术的花盆的第一底壁的渗透孔111浸于水中,可通过渗透的方式使花草保持有足够的水分,并且花草的根须可通过渗透孔111伸出。所述第二底壁上的通孔121则与水隔离,既可以用于透气,又可以漏水,并且花草的根须也可以伸出通孔121外。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花盆,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的盆底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第一底壁设有可浸于水中的渗透孔,第二底壁设有可与水隔离的通孔,在使用状态,渗透孔的高度低于通孔的高度;所述第二底壁位于第一底壁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底壁为斜壁体;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盆体顶沿平行,和/或,所述第一底壁的面积小于第二底壁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的盆底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第一底壁设有可浸于水中的渗透孔,第二底壁设有可与水隔离的通孔,在使用状态,渗透孔的高度低于通孔的高度;所述第二底壁位于第一底壁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底壁为斜壁体;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盆体顶沿平行,和/或,所述第一底壁的面积小于第二底壁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使用时呈倾斜状态,且第一底壁低于第二底壁。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美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