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838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水泥基础地面上,所述汽轮机和发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汽轮机位于所述发电机的上方,所述汽轮机采用立式背压式汽轮机结构,其向下延伸有可被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带动转动的输出端,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输出电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蒸汽余压进行发电,经过汽轮机的排汽再用于后续工艺,实现合理的蒸汽梯级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压差能量损失,蒸汽能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A Vertical Low Pressure Steam Small Differential Pressure Small Power Steam Turbine Asynchronous Gen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rtical low pressure steam small differential pressure small power steam turbine asynchronous power gener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team turbine, a generator and a bracket. The bracket is installed on the cement foundation ground. The steam turbine and the generator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and the steam turbine is located above the generator. The steam turbine adopts a vertical back pressure steam turbine structure, which extends downward. The output end of the steam turb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generator,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generator outputs power. The invention utilizes steam residual pressure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and then uses the exhaust steam of the steam turbine for subsequent process to realize reasonable steam cascade utilization,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nergy loss of secondary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steam energy in the prior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属于低压蒸汽梯级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在生产工艺中的蒸汽需经过减温减压后才能使用,通常采取措施是使用减温减压器装置,在此过程中,虽然能量守恒,但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角度分析,减压过程蒸汽做功能力损失,这也是一种能量的浪费。对于上述蒸汽转换,也有的采用汽轮机同步发电技术的应用,但对于低压蒸汽小差压小流量的资源,还一直沿用减温减压器装置,比如,一种典型的蒸汽气源,一般用蒸流量12t/h,过热蒸汽的蒸汽压力0.75~0.9MPa(g),温度260~290℃,经过减温减压阀装置后,减压减温至0.6±0.03MPa(g),170±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利用蒸汽余压进行发电,经过汽轮机的排汽再用于后续工艺,实现合理的蒸汽梯级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压差能量损失,蒸汽能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水泥基础地面上,所述汽轮机和发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汽轮机位于所述发电机的上方,所述汽轮机采用立式背压式汽轮机结构,其向下延伸有可被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带动转动的输出端,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输出电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汽轮机包括气缸、汽轮机转子、汽轮机轴承和汽轮机汽封,所述气缸横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气缸的下端设有所述汽轮机汽封,所述汽轮机转子设置在所述气缸内,并向下穿过所述汽轮机汽封构成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所述汽轮机轴承套接在所述汽轮机转子向下穿过所述汽轮机汽封的部分外。进一步,所述气缸由气缸体和缸盖组成,所述气缸体横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气缸体下端中部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所述汽轮机汽封,所述气缸体上端敞口,并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有所述缸盖。进一步,所述汽轮机转子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叶轮水平设置于所述气缸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叶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向下穿过所述汽轮机汽封构成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通过齿式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轴承套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所述叶轮的外边缘设置有叶轮叶片和转向导叶环,所述气缸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喷嘴组,所述喷嘴组的喷气方向朝上,所述叶轮叶片位于所述转向导叶环的上方,所述转向导叶环位于所述喷嘴组的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叶片、所述转向导叶环和所述喷嘴组组成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一步,所述汽轮机轴承包括靠近气缸的前轴承和靠近发电机的后轴承,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套接在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内,并轴向固定,所述后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前轴承与所述气缸之间设有抵接板,所述前轴承上端还设有用于调整通流部分间隙的调整垫片,所述抵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抵在所述气缸的下端和所述调整垫片上。进一步,所述前轴承采用双列角接触向心球轴承,采用的是SKF高温、高性能润滑脂LGHP2润滑方式,采用定时自动充脂装置;所述后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采用油脂润滑方式,采用手工充脂模式;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均设有冷却室,其出、入口连接来自减温水系统冷却液。进一步,所述转轴上在所述前轴承与所述后轴承之间安装有转速发讯轮,所述转速发讯轮通过转速传感器把转速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位于进气口处的进气阀电连接,控制其的开度。进一步,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均设有震动检测传感器,所述震动检测传感器将震动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进一步,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均设有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所述铂电阻温度传感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进一步,所述汽轮机汽封采用机械密封,并设有冷却室,其出、入口连接来自减温水系统冷却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适用于低压、小差压、小流量蒸汽变换,区别于传统的汽轮机或减温减压器,具有以下优点:1.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机异步发电装置,可取代传统的减温减压器设备,或改造现有的减压设备,满足工艺蒸汽品质要求的同时,可发电,回馈电网,节省能源;经济效益可观,按进汽压力0.8Mpa,排气压力0.6Mpa,差压0.2Mpa,单台机组按进汽量14t/h设计设计工况运行,年发电可达100万kW/h。2.汽轮机采用技术先进的立式背压式汽轮机结构;汽轮机、发电机安装在一支架上;支架安装在水泥基础地面上。结构简单、紧凑、厚实,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变形;安装简单;节省设备所占用场地面积。3.不需要设置汽机润滑油站和汽机油站冷却水系统,配套工艺简单,节省投资。4.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用齿式联轴器连接,能在运行中吸收因汽轮机的热膨胀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轴向位移量,同时它也能补偿二轴线存在微量角向和径向偏差,提高转子运行的稳定性,减少前、后轴承的承载力,减轻汽轮机机械密封的磨损,延长前、后轴承和机械密封使用寿命。5.汽轮机的前轴承采用双列角接触向心球轴承,后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允许转子产生轴向位移,减少震动,提高运行稳定性,此外,前、后轴承的配置同样提高转子运行的稳定性,减轻汽轮机机械密封的磨损,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6.汽轮机的前轴承采用的高性能润滑脂LGHP2,采用定时自动充脂装置,能够确保轴承润滑,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7、汽轮机汽封采用机械密封,可做到蒸汽不泄露或微泄露,并设有汽封冷却室,提高其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8、汽轮机的前、后轴承均设有汽轮机轴承冷却室,与来自冷却液减温水系统连接形成降温冷却系统;降低轴承运行温度,提高其使用寿命。9、汽轮机本体设置各设多个速度传感器、震动检测传感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用于机组的速度、震动、温度运行监测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轮机主视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汽轮机,2、支架,3、发电机,4、前轴承,5、后轴承,6、齿式联轴器,7、汽轮机汽封,8、气缸体,9、缸盖,10、机架底座,11、进气口,12、排气口,13、转轴,14、叶轮,15、叶轮叶片,16、喷嘴组,17、加强筋板,18、汽轮机测速码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包括汽轮机1、发电机3和支架2,所述支架2安装在水泥基础地面上,所述汽轮机1和发电机3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且所述汽轮机1位于所述发电机3的上方,所述汽轮机1采用立式背压式汽轮机结构,其向下延伸有可被进入汽轮机1的蒸汽带动转动的输出端,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3的输出端输出电力。所述支架2采用公共立式支架,其通过机架底座10安装至水泥基础地面上。具体的,支架2上端设有平台,汽轮机1安装在支架2上端的平台上,而发电机3安装在支架2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1)、发电机(3)和支架(2),所述支架(2)安装在水泥基础地面上,所述汽轮机(1)和发电机(3)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且所述汽轮机(1)位于所述发电机(3)的上方,所述汽轮机(1)采用立式背压式汽轮机结构,其向下延伸有可被进入汽轮机(1)的蒸汽带动转动的输出端,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3)的输出端输出电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1)、发电机(3)和支架(2),所述支架(2)安装在水泥基础地面上,所述汽轮机(1)和发电机(3)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且所述汽轮机(1)位于所述发电机(3)的上方,所述汽轮机(1)采用立式背压式汽轮机结构,其向下延伸有可被进入汽轮机(1)的蒸汽带动转动的输出端,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3)的输出端输出电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1)包括气缸、汽轮机转子、汽轮机轴承和汽轮机汽封(7),所述气缸横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气缸的下端设有所述汽轮机汽封(7),所述汽轮机转子设置在所述气缸内,并向下穿过所述汽轮机汽封(7)构成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所述汽轮机轴承套接在所述汽轮机转子向下穿过所述汽轮机汽封(7)的部分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由气缸体(8)和缸盖(9)组成,所述气缸体(8)横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气缸体(8)下端中部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所述汽轮机汽封(7),所述气缸体(8)上端敞口,并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有所述缸盖(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立式低压蒸汽小差压小功率汽轮异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转子包括转轴(13)和叶轮(14),所述叶轮(14)水平设置于所述气缸内,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所述叶轮(1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向下穿过所述汽轮机汽封(7)构成所述汽轮机(1)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发电机(3)的输入端通过齿式联轴器(6)连接,所述汽轮机轴承套接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外,所述叶轮(14)的外边缘设置有叶轮叶片(15)和转向导叶环,所述气缸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的喷嘴组(16),所述喷嘴组(16)的喷气方向朝上,所述叶轮叶片(15)位于所述转向导叶环的上方,所述转向导叶环位于所述喷嘴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太宝杨保刘勇张东斌宋颖明孙忠余张新李学斌李贵旺薛昌刚王辉宇王君郑颖赵冬梅郝艳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