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MTG专利>正文

指压代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06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缓解肌肉僵痛的指压代用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具有靠背部(10)以及突设于所述靠背部(10)的表面的突起(30),并且,所述突起(30)在所述靠背部(10)的表面中的配置在使用者的髂骨的上端的上方且肩胛骨的下端的下方的区域(S)内设置在使用者的脊柱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

Finger pressure substitut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nger pressure substitute capable of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muscle stiffness and pain. The presser has a back-to-back (10) and a protuberance (30) projec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ck-to-back (10), and the protuberance (30) is disposed at least on either side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user's spine in the area (S) above the upper end of the user's iliac bone and below the lower end of the scapula in the surface of the back-to-back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压代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指压代用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人们知道指压会带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痛而恢复疲劳等各种效果。指压代用器是作为手指的替代物加以使用的物品,有多种多样的形态。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指压代用器具有对使用者的上半身的大致整体进行支承的靠背,且在靠背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突起部。突起部从靠背的上端起到下端沿纵向排列设置,对使用者的颈椎、胸椎、腰椎的两侧的肌肉实施指压按摩。由此,使用者的从脖子到腰部的肌肉得到放松,从而恢复疲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8340号公报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构成中,突起部容易碰到使用者的肩胛骨。当突起部碰到使用者的肩胛骨而不是肌肉时,使用者会感到肌肉没有得到充分按压,从而存在变换各种姿势以使肌肉紧贴于突起部的情况。若使用者的姿势变成了肌肉紧张的不良姿势,则存在难以有效缓解肌肉僵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缓解肌肉僵痛的指压代用器。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具有靠背部和突出设置于所述靠背部的表面的突起,并且,所述突起在所述靠背部的表面中的配置在使用者的髂骨的上端的上方且肩胛骨的下端的下方的区域内设置在使用者的脊柱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任一方。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突起可靠地触碰背部的肌肉而不是髂骨、肩胛骨及脊柱,因此,使用者无须变换各种姿势以使肌肉贴在突起部上。因而,使用者能够保持放松的姿势,从而能够有效缓解肌肉僵痛。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指压代用器而且是使用者就座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为表示突起相对于人的身体的配置的概略图。图3为表示指压代用器的前视图。图4为表示指压代用器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指压代用器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表示指压代用器的剖视图,而且是相当于图3的A-A位置处的剖面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指压代用器的保持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而且是将图6的被单点划线围住的部分放大而成的剖视图。图8为表示指压代用器的剖视图,而且是相当于图3的B-B位置处的剖面的剖视图。符号说明S区域10靠背部17保持部18靠垫部19可挠部22孔部30突起33轴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展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形态。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可设为沿上下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突起。根据这种构成,多个突起触碰使用者的竖脊肌这个大范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肌肉僵痛。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也可设为所述多个突起具备小型突起和大型突起,所述小型突起配置在所述区域内的上侧,所述大型突起配置在所述区域内的下侧,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的接触面积比所述小型突起大。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胸腰筋膜是从上端朝下方而宽度逐渐增大的形态,而小型突起触碰胸腰筋膜的宽度较窄的部分,大型突起触碰胸腰筋膜的宽度较宽的部分,因此能够有效放松胸腰筋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也可设为所述大型突起具有比所述小型突起更高的硬度。根据这种结构,即便大型突起的接触面积较大,也能赋予使用者强烈的身体感受。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也可设为所述靠背部具有保持所述突起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拥有弹性的靠垫部,在所述靠垫部从表面朝背侧设置有孔部,所述突起具备插入于所述孔部的轴部。根据这种结构,突起被按压会使得靠垫部沉陷,因此使用者能够感受到人的手指一样的柔软。此外,例如在靠垫部的表面贴附突起的情况等,担心有突起的位置会沿与表背方向交叉的方向偏移,而本专利技术中,突起的轴部插入在靠垫部的孔部,因此能够减少这种位置偏移。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也可设为所述靠背部具有保持所述突起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备:靠垫部,其具有弹性;以及可挠部,其配置在所述靠垫部的背面侧,因所述突起被按压而弹性弯曲。根据这种结构,靠垫部像人的手指的肉一样柔软,可挠部像人的手指的关节一样弯曲,因此,使用者能够感受到与人的手指相似的触感。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也可设为所述突起具备:柔软接触面,其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以及芯材,其比所述接触面更硬。根据这种构成,接触面像人的手指的皮肤一样柔软,芯材像人的手指的指骨一样硬,因此,使用者能够感受到与人的手指相似的触感。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指压代用器也可设为具有座部,所述座部具备座面,所述座面具有第1隆起部和第2隆起部,所述第1隆起部以沿着使用者的大腿的左右两侧的方式隆起,所述第2隆起部以沿着左右大腿的内侧的方式隆起。根据这种构成,能够促使使用者坐在正确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突起触碰正确的位置。<实施例>下面,一边参考图1~图8,一边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而得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指压代用器为椅子型指压代用器,具备靠背部10、突出设置于靠背部10的表面的突起30、以及座部50。本实施例的指压代用器是放置在带靠背的椅子(未图示)上加以使用。指压代用器是以“日本人人体尺寸数据手册2004-2006”(社团法人人类生活工学研究中心)中记载的人体测量数据为参考来进行尺寸设定。指压代用器呈左右对称的形状。靠背部10具备设置有突起30的靠背中心部11和从靠背中心部11朝左右两侧伸出的一对伸出部12。靠背中心部11位于靠背部10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具有立起至就座于座部50的状态的使用者的肩膀的下方一带为止(肩胛骨的上端附近为止)的高度尺寸(参考图1)。靠背中心部11呈以沿着使用者的背面的方式朝表背方向弯曲的形状。靠背中心部11的上端部较左右伸出部12而言朝上方突出。靠背中心部11呈在伸出部12的伸出尺寸(距靠背中心部11的突出尺寸)达到最大的高度位置上左右方向的宽度缩窄了些许的形状(参考图3)。左右伸出部12从靠背中心部11的左右两侧缘朝斜前方突出(参考图4)。即,左右伸出部12的间隔从内侧(靠背中心部11侧)朝左右两外侧逐渐增大。伸出部12的伸出尺寸是从上端及下端朝上下方向的中心逐渐增大。再者,伸出部12的下端到达靠背部10的下端。靠背部10具备:靠背本体13,其由具有适度的弹性(低回弹性)的材料(例如低回弹的尿烷等)形成;以及靠背罩14,其被覆靠背本体13(参考图5)。靠背罩14为薄布料等,具备覆盖靠背本体13的表面的表面靠背罩15和覆盖靠背本体13的背面的背面靠背罩16。在表面靠背罩15的背面以及背面靠背罩16的表面粘接有未图示的弹性构件(海绵等)。再者,表面靠背罩15粘接在靠背本体13上。突起30设置在靠背部10的表面中的不触碰使用者的骨头(肩胛骨、脊柱、骨盆)的特定区域S内。如图1及图2所示,区域S是配置在肩胛骨的下端的下方的区域且配置在使用者的脊柱的左右两侧的区域,而且是配置在使用者的髂骨的上端的上方的区域。突起30在配置在脊柱的左右两侧的部分沿上下方向各排列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突起30的数量是设为能够配置在区域S内并且能够对使用者赋予规定的按压力的数量。左右突起30的高度位置一致,在左右突起30之间空有规定间隔。突起30与脊柱之间相隔规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突起30设定成与脊柱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棘突)相隔约45.5mm。多个突起30具备:小型突起31,其配置在区域S内的上侧;以及大型突起32,其配置在区域S内的下侧。大型突起32的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的接触面积比小型突起31大。此外,大型突起32具有比小型突起31更高的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压代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靠背部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靠背部的表面的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靠背部的表面中的配置在使用者的髂骨的上端的上方且肩胛骨的下端的下方的区域内设置在使用者的脊柱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8 JP 2017-1465441.一种指压代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靠背部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靠背部的表面的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靠背部的表面中的配置在使用者的髂骨的上端的上方且肩胛骨的下端的下方的区域内设置在使用者的脊柱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压代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具有保持所述突起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MTG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