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05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气囊组件、与所述气囊组件连接的导气管组件、与所述导气管组件连接的充气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气孔,在气垫内形成微小的气流,驱散皮肤表面的潮湿空气,使皮肤保持干燥;通过设置弹力层,增加气垫的柔软性和舒适性;通过设置快速接头,使得导气管与充气泵插接方便,并且经久耐用。

Medical bedsore prevention air cushion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防褥疮气垫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防褥疮气垫床。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的越来越多,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差,许多患者需要长期卧床。长期卧床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皮肤破损,即出现褥疮。为了避免或者防治褥疮,需要在身体的突出部位放置褥疮垫,避免突出部受压过大而出现皮肤破损。常规的褥疮垫是由橡胶材料制成,为内部中空、可以充气的环形空心橡胶圈。这种褥疮垫垫在身体的突出部下面,使身体的突出部不再接触床面,避免了皮肤与床面的磨损。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褥疮垫在身体突出部的下方形成了一个密封的腔隙,而这个腔隙不透气,皮肤易潮湿,防治褥疮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褥疮气垫床。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褥疮气垫床,所述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气囊组件、与所述气囊组件连接的导气管组件、与所述导气管组件连接的充气泵;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组、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交替间隔均等距离设置的第二气囊组、与所述第一气囊组底部连通的第一气囊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底部连通的第二气囊管;所述导气管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组连接的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连接的第二导气管、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端部连接的第一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端部连接的第二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相匹配设置的第一充放气接口、与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相匹配设置的第二充放气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充放气接口一侧的第一充放气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充放气接口一侧的第二充放气开关。具体地,所述第一气囊组包括气囊本体、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侧面的通气孔、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端面的弹力层。具体地,所述弹力层为棉花弹力层或者海绵弹力层。具体地,所述充气泵连接有蓄电池。具体地,所述第一气囊组和所述第二气囊组结构功能完全相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气囊本体侧面的通气孔,在气垫内形成微小的气流,驱散皮肤表面的潮湿空气,使皮肤保持干燥;通过设置在气囊本体端面的弹力层,增加气垫的柔软性和舒适性;通过设置快速接头,使得导气管与充气泵插接方便,并且经久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防褥疮气垫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防褥疮气垫床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B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C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参见图1,所述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包括床本体1、设置在床本体1上的气囊组件2、与气囊组件2连接的导气管组件3、与导气管组件3连接的充气泵4。参见图2、图3,气囊组件2包括第一气囊组21、与第一气囊组21交替间隔均等距离设置的第二气囊组22、与第一气囊组21底部连通的第一气囊管23、与第二气囊组22底部连通的第二气囊管24;第一气囊组21和第二气囊组22结构功能完全相同,以第一气囊组2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4,第一气囊组21包括气囊本体211、设置在气囊本体211侧面的通气孔212、设置在气囊本体211端面的弹力层213。气囊本体211内气体压力增大后从气囊本体211侧面的通气孔212中逸出,形成微小的气流,驱散皮肤表面的潮湿空气,使皮肤保持干燥,既能避免新生的褥疮,又能促进已形成的褥疮愈合;弹力层213为棉花弹力层或者海绵弹力层,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且柔软、不刺激皮肤。参见图5,导气管组件3包括与第一气囊组21连接的第一导气管31、与第二气囊组22连接的第二导气管32、与第一导气管31端部连接的第一快速接头33、与第二导气管32端部连接的第二快速接头34、与第一快速接头33相匹配设置的第一充放气接口35、与第二快速接头34相匹配设置的第二充放气接口36、设置在第一充放气接口35一侧的第一充放气开关37、设置在第二充放气接口36一侧的第二充放气开关38。充气泵4连接有蓄电池41,可以在外出时由自身携带的电池供电,继续工作,从而可以扩展其使用范围。该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充放气开关38,控制第二气囊组22内的气体容量,参见图2,使得床体表面形成错落有致的结构,方便空气流通,便于病人皮肤干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气囊本体侧面的通气孔,在气垫内形成微小的气流,驱散皮肤表面的潮湿空气,使皮肤保持干燥;通过设置在气囊本体端面的弹力层,增加气垫的柔软性和舒适性;通过设置快速接头,使得导气管与充气泵插接方便,并且经久耐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气囊组件、与所述气囊组件连接的导气管组件、与所述导气管组件连接的充气泵;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组、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交替间隔均等距离设置的第二气囊组、与所述第一气囊组底部连通的第一气囊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底部连通的第二气囊管;所述导气管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组连接的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连接的第二导气管、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端部连接的第一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端部连接的第二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相匹配设置的第一充放气接口、与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相匹配设置的第二充放气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充放气接口一侧的第一充放气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充放气接口一侧的第二充放气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防褥疮气垫床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气囊组件、与所述气囊组件连接的导气管组件、与所述导气管组件连接的充气泵;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组、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交替间隔均等距离设置的第二气囊组、与所述第一气囊组底部连通的第一气囊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底部连通的第二气囊管;所述导气管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组连接的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连接的第二导气管、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端部连接的第一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端部连接的第二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相匹配设置的第一充放气接口、与所述第二快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思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