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包括:在同一帧画面中植入两张相同时序的2D图片或带有位置差的3D图片,以60Hz的帧率传递双画面2D或3D视频信号,在时间t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变化,L1大于L2,L2为L1、虚拟近点V和透镜参数F对应的设计值。通过在视频信号中每一帧视频中加入两张相同时序的2D图片或者带有位置差的相同时序的3D图片,当使用终端设备观看视频时,由于伸缩隔离板将放置手机的设备仓与镜片之间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当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往复变化时,用户两眼的合像点在近点和远点之间来回变化,从而保证眼睛得到舒张和收缩的不断训练,从而有效提高眼睛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
本申请涉及视力保健
,尤其涉及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视力保健领域,通常都会采用一种结合视频娱乐的视频保健治疗的装置,以达到视力保健、治疗及娱乐的目的。相关技术中,视频保健治疗的装置通常会观看2D视频图像和3D视频图像,该2D视频图像每秒传送60帧连续动作的图片而实现的,每帧解析度以1920x1080为主流,对应的终端设备显示也是以1920x1080显示屏为主流,视频的每一帧图片会满屏显示在不同尺寸的显示屏上,展现给观看者一整幅的视频画面。3D视频图像每秒传送120帧画面,左、右画面间隔顺序传送,即奇数帧为左画面,偶数帧为右画面,此方式称为帧序列传递技术,终端设备观看显示的时候必须借助同步眼镜,令左眼看到左画面,右眼看到右画面,如此才能观赏到3D画面,裸眼看到的是左右叠加在一起的混乱画面。如图1所示,为现行视频的帧画面传送和显示过程,用N帧时序图片表达汽车从A点行使到B点的过程,连续播放这些帧画面时看到的就是一段汽车从A点行驶到B点的视频画面,帧数越多汽车行驶的效果越逼真圆滑。然而,现有的3D技术,屏幕画面是静止的,即观看者的眼调节是不变的,但是画面里的图像是远近变化的,即眼睛的集合是变化的,严重违背人眼睛的视觉三联动生理规律,长时间观看会出现视觉疲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再有大多数终端设备尤其是手机的显示屏的帧频多数是60Hz,播放120Hz的3D视频只能以60Hz的帧率播放,单边帧率为30Hz,会有闪烁现象,进而会加大眼睛疲劳程度,从而影响视力保健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减少眼睛疲劳程度,以提高视力保健和治疗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应用于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播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一侧的带光学镜片的两个镜头、放置终端设备的设备仓,所述设备仓与镜头之间设置有伸缩隔离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控制所述设备仓移动的驱动丝杆,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蓝牙ECU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在同一帧画面中植入两张相同时序的2D图片或者两张带有位置差的时序相同的3D图片,以60Hz的帧率传递双画面2D或3D视频信号;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变化,其中,L1大于L2,L1和L2均为连续值,L2为L1、虚拟近点V和透镜参数F对应的设计值,且L2满足[V-(F+f)]/(F+f)=L2/(L1-L2),所述f为眼球光学中心到所述视频播放装置中光学镜片之间的距离,简称镜头常数。可选地,同一帧画面中两张图片尺寸相等均小于标准帧幅的一半,宽高比为标准的16:9和/或4:3,每一帧中的两张2D图片或3D图片为某一时段内一段运动场景的相同时序的图片,同一帧画面中两张3D图片之间的位置差为0-70mm。可选地,所述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变化,包括:在预设时间t1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从L1变化到L2;在预设时间t2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从L2变化到L1;其中,t大于t1和t2之和,且t1等于t2。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不同需求预先设置不同治疗方案,其中,所述治疗方案至少包括快速治疗方案、中速治疗方案和慢速治疗方案;将不同的治疗方案预先存储于所述视频播放装置的蓝牙ECU模块。可选地,所述治疗方案包括:在预设时间t0内控制所述视频播放装置的设备仓停留在远点位置;在预设时间t1内控制所述视频播放装置的设备仓从远点位置移动到近点位置;在预设时间tj内控制所述视频播放装置的设备仓停留于近点位置;在预设时间t2内控制所述视频播放装置的设备仓从近点位置移动到远点位置;其中,所述快速治疗方案、中速治疗方案和慢速治疗方案中的t1和t2的时间依次增大。可选地,所述L1为58-70mm的连续值,且所述L1为用户的瞳距。可选地,所述虚拟近点V为100-400mm,所述透镜参数F为30-80mm,所述镜头常数f为15-25mm。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在同一帧画面中植入两张相同时序的2D图片或者两张带有位置差的相同时序的3D图片,以60Hz的帧率传递双画面2D或3D视频信号,并且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变化,其中,L1大于L2,L1和L2均为连续值,L2为L1、虚拟近点V和透镜参数F对应的设计值,且L2满足[V-(F+f)]/(F+f)=L2/(L1-L2),所述f为人体眼球光学中心到所述视频播放装置中光学镜片之间的距离。通过在视频信号中每一帧视频中加入两张相同时序的2D图片或者两张带有位置差的时序相同的3D图片,当使用终端设备观看视频时,由于视频播放装置的伸缩隔离板将放置手机的设备仓与镜片之间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当两张图片的中心距在L1时,用户左右视线隔离,瞳距与两画面中心距相等,两眼视线平行,手机中视频画面处于光学镜片的焦点,从而保证双眼合像点在远点位置;同时,中心距L从L1变化到L2时,伸缩隔离板被压缩,左右视线隔离且分别聚焦于伸缩隔离板两侧的手机视频画面的中心点位置,从而保证双眼合像点在较近位置。如此使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往复变化,使用户两眼的在视频画面的合像点在近点和远点之间来回变化,从而保证眼睛得到舒张和收缩的不断训练,从而有效提高眼睛的保健和治疗效果。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视频信号传输和显示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播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视频信号传输和显示效果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视频播放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视频播放处理方法的远点位置合像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视频播放处理方法的近点位置合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播放处理方法,需应用于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播放装置,该装置可参见如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视频播放装置包括:包括外壳7,所述外壳7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镜头1,两个所述镜头1以所述外壳7内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镜头1内均安装有光学镜片2,其中,所述外壳7内设置有设备仓5,所述设备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应用于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同一帧画面中植入两张相同时序的2D图片或者两张带有位置差的相同时序的3D图片,以60Hz的帧率传递双画面2D或3D视频信号;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变化,其中,L1大于L2,L1和L2均为连续值,L2为L1、虚拟近点V和透镜参数F对应的设计值,且L2满足[V‑(F+f)]/(F+f)=L2/(L1‑L2),所述f为镜头常数,所述镜头常数为人体眼球光学中心到所述视频播放装置中光学镜片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应用于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同一帧画面中植入两张相同时序的2D图片或者两张带有位置差的相同时序的3D图片,以60Hz的帧率传递双画面2D或3D视频信号;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变化,其中,L1大于L2,L1和L2均为连续值,L2为L1、虚拟近点V和透镜参数F对应的设计值,且L2满足[V-(F+f)]/(F+f)=L2/(L1-L2),所述f为镜头常数,所述镜头常数为人体眼球光学中心到所述视频播放装置中光学镜片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帧画面中两张图片尺寸相等均小于标准帧幅的一半,宽高比为标准的16:9和/或4:3,每一帧中的两张2D图片或3D图片为某一时段内一段运动场景的相同时序的图片,同一帧中的两张3D图片之间的位置差为0-7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健及治疗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在L1和L2之间变化,包括:在预设时间t1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距L从L1变化到L2;在预设时间t2内控制两张图片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程立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