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789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顶部的风扇和柜体两侧的通风孔,且两个通风孔内均设有防尘网,风扇的中心轴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二锥齿轮,且两个第二锥齿轮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锥齿轮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贯穿柜体的侧壁并向外延伸,转杆通过轴承与柜体转动连接,两个转杆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柜体的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固定套接有齿轮,且齿轮与半齿轮啮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能够便捷地将积攒在外壁的灰尘扫落,提高内部空气的流动性,降低优化装置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低压配电
,尤其涉及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低压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在配电室通常设有电能优化装置,电能优化装置饰集电磁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数据控制技术于一体,在可控和平缓的方式下智能调节,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的额定值范围之间,实现公共照明系统的工作电流与亮度需求的理想结合,达到节电和优化供电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电能优化装置一般置于低压配电柜旁,对配电柜进行节电和优化的作用,当长时间使用后,外部的灰尘会积攒在防尘网外壁上,造成堵塞,使内部空气不流通,影响内部散热的效果,严重时会导致内部电器件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优化装置的防尘网会积攒过多的灰尘,造成堵塞的问题,而提出的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顶部的风扇和柜体两侧的通风孔,且两个通风孔内均设有防尘网,所述风扇的中心轴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包括柜体(1)以及设置在柜体(1)顶部的风扇(2)和柜体(1)两侧的通风孔,且两个通风孔内均设有防尘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的中心轴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啮合有两个第二锥齿轮(5),且两个第二锥齿轮(5)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5)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6),且转杆(6)贯穿柜体(1)的侧壁并向外延伸,所述转杆(6)通过轴承(7)与柜体(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6)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半齿轮(8),所述柜体(1)的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固定套接有齿轮(10),且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配电电能质量优化节能装置,包括柜体(1)以及设置在柜体(1)顶部的风扇(2)和柜体(1)两侧的通风孔,且两个通风孔内均设有防尘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的中心轴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啮合有两个第二锥齿轮(5),且两个第二锥齿轮(5)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5)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6),且转杆(6)贯穿柜体(1)的侧壁并向外延伸,所述转杆(6)通过轴承(7)与柜体(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6)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半齿轮(8),所述柜体(1)的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固定套接有齿轮(10),且齿轮(10)与半齿轮(8)啮合设置,所述转轴(9)靠近柜体(1)的一端套设有扭力弹簧(11),所述扭力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柜体(1)和齿轮(10)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还卡接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靠近柜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14),且毛刷(14)与防尘网(3)相接触,所述柜体(1)的两侧壁还对称设置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继涛王春娇范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太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