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68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包括扫描部及天线杆,其特征在于:天线杆断开形成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扫描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结构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缓冲结构为弹性缓冲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图书盘点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通过将天线杆设置成分开的两段,再利用弹性缓冲结构将两段天线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天线在行进进行图书扫描过程中,其扫描部接触图书或者墙体,产生反向阻力时由于弹性缓冲结构的缓冲作用第一连接杆会偏折以避免图书盘点设备由于反向阻力而倾倒,进而有效保护了图书盘点设备,避免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可快速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包括标签,由耦合原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用于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由于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且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因此应用极广。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已经采用了RFID技术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基于RDID技术的图书馆移动盘点车和智能书架都是图书管理员最常接触和使用的盘点设备。现有的移动盘点车在图书盘点时,需要图书管理员手持点检仪对每本书进行近距离扫描来完成图书盘点,其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效率偏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图书盘点设备来应付繁重的图书盘点工作,为此,现有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式图书智能盘点机器人,如图1所示,其借助四轮全向移动平台,通过可控式升降装置和该装置上固定设置的RFID天线能够对图书进行自动盘点操作,较大地提高了图书盘点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图书盘点工作的人力成本。但是,现有的基于RFID天线的自动式图书智能盘点设备,其在行进进行图书盘点过程中,天线接触扫描图书或者墙体时由于接触面过大会产生阻力致使小车向后倾倒,进而影响图书盘点进程,甚至损坏图书盘点设备。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图书盘点的RFID天线,能够缓冲因天线接触扫描产生的向后阻力,避免图书盘点装置倾倒,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能够缓冲因天线接触扫描产生的向后阻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天线,包括扫描部及天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杆断开形成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扫描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为弹性缓冲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弹簧合页,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合页的一个页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设有与所述弹簧合页的页面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弹簧合页的一个页面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面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合页的两个页面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凹槽的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合页配合的通孔,利用螺丝穿过对应通孔分别锁紧所述弹簧合页的两个页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两端贯通的管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管状腔体中,并通过螺丝锁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管状腔体中,并通过螺丝锁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均设有与所述弹簧合页固定连接的固定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容置有用于处理所述扫描部扫描数据的处理模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容置有用于读取扫描数据的读写器,所述处理模块将扫描数据传输至所述读写器。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读写器通过伸出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外的数据线通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图书盘点装置,能够缓冲因天线接触扫描产生的向后阻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图书盘点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及设于所述固定杆的天线,所述天线为如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所述的天线。进一步地,所述天线通过天线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天线固定装置包括可夹持所述天线的夹持部、连接部及固定底座,所述连接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铰接,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所述夹持部呈两端贯通的管状,所述夹持部的侧面设有纵向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松紧所述夹持部。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通过将天线杆设置成分开的两段,再利用弹性缓冲结构将两段天线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天线在行进进行图书扫描过程中,其扫描部接触图书或者墙体,产生反向阻力时由于弹性缓冲结构的缓冲作用第一连接杆会偏折以避免图书盘点设备由于反向阻力而倾倒,进而有效保护了图书盘点设备,避免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图书盘点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一种图书盘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天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缓冲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弹簧合页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天线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连接件偏折结构示意图;图10为天线偏折结构示意图。图中:1、天线;11、扫描部;12、天线杆;121、第一连接杆;122、第二连接杆;123、缓冲结构;1231、第一连接件;1232、第二连接件;1233、弹簧合页;1234、凹槽;1235、通孔;1236、固定部;2、天线固定装置;21、夹持部;211、开口;22、连接部;23、固定底座;3、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图书盘点装置,如图2、图3所示,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及设于该固定杆上的天线1,如图4所示,该天线1包括扫描部11及天线杆12,该天线杆12断开形成第一连接杆121及第二连接杆122,该第一连接杆121的一端连接该扫描部11,该第一连接杆121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结构123与该第二连接杆122的一端固定连接,该缓冲结构123为弹性缓冲结构123。如图10所示,天线杆12断开分成两段,配合带有弹性拆料的缓冲结构123,这样天线1在行进进行图书盘点过程中,如若出现扫描部11接触图书或者墙体导致出现反向阻力时,此时由于第一连接杆121及第二连接杆122之间设置了缓冲结构123,弹性的缓冲结构123在这一反向阻力作用下,使原来笔直的天线杆12曲折,与扫描部1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21由于反向阻力的作用会向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偏折,化解了图书盘点车向后倾倒的倾向。弹性的缓冲结构123在此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并且在不接触图书或者墙体的时候,之前因为缓冲结构123形变而偏折的第一连接杆121又恢复与第二连接杆122形成笔直的天线杆12。这样一方面避免图书盘点车向后倾倒造成损坏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图书馆较为狭窄的过道时,通过第一连接杆121偏折可以缩短盘点设备的横向距离,以此来适应书架之间不同的宽度。如图5所示,该缓冲结构123包括第一连接件1231、第二连接件1232及弹簧合页1233,该第一连接件1231与该第一连接杆121的另一端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包括扫描部及天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杆断开形成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扫描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为弹性缓冲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包括扫描部及天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杆断开形成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扫描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为弹性缓冲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弹簧合页,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合页的一个页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设有与所述弹簧合页的页面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弹簧合页的一个页面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面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合页的两个页面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凹槽的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合页配合的通孔,利用螺丝穿过对应通孔分别锁紧所述弹簧合页的两个页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昱鑫柯家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