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钻的换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97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钻的换挡结构,包括约束在外壳上并能相对外壳前后滑移的推钮,推钮与位于外壳内的调速部件连接,所述推钮的下部固定有能随推钮一起滑移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前端弯折形成有呈V形的弹性部,所述调速部件的齿轮箱外壁上设有与前述弹性部挡配的挡部,沿推钮的滑移方向,所述挡部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弹性部位于挡部的一侧时,该推钮带动调速部件处于第一挡位,在弹性部位于挡部的另一侧时,该推钮带动调速部件处于第二挡位。通过增加挡部的长度,降低跳档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钻的换挡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角钻的换挡结构。
技术介绍
电钻是利用电作为动力的钻孔工具,大多数电钻的输出轴的转速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客户需求随意加快或减慢转速,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转速过快或过慢导致钻头断裂或钻不动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传统现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有一些转速可调的双速电钻。如专利号为ZL201420310202.1(公告号为CN204011193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双速电钻的换挡推钮结构》所示,包括约束在外壳上并能相对外壳前后滑移的推钮,推钮与位于外壳内的调速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的下部固定有能随推钮一起滑移的弹性钢丝,该弹性钢丝左右各具有一弹性支臂,所述弹性支臂的中部弯折形成有呈V形的弹性部,弹性部外露出推钮的侧面,所述外壳内的左右两侧设有与相应弹性部挡配的挡部,在弹性部位于挡部的一侧时,该推钮带动调速部件处于第一挡位,在弹性部位于挡部的另一侧时,该推钮带动调速部件处于第二挡位。该结构通过弹性钢丝上的弹性部与挡部的挡位配合,及移动推钮使弹性部位于挡部的不同侧实现推钮挡位的切换,从而根据需要调节电钻的转速。但是该换挡推钮结构存在的缺陷在于:因挡部设置在外壳内,而为保证外壳内部各部件的装配稳固性,外壳的内壁上需设置较多的安装结构与各部件相连接,如此导致外壳内可供设置挡部的空间较小,进而导致挡部的体积小,从而使弹性钢丝上的弹性部移动较短的行程就可实现换挡,容易出现跳挡的情况,降低了电钻换挡的可靠性,影响电钻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增加推钮的移动行程来降低跳挡概率的角钻的换挡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角钻的换挡结构,包括约束在外壳上并能相对外壳前后滑移的推钮,推钮与位于外壳内的调速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的下部固定有能随推钮一起滑移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前端弯折形成有呈V形的弹性部,所述调速部件的齿轮箱外壁上设有与前述弹性部挡配的挡部,沿推钮的滑移方向,所述挡部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弹性部位于挡部的一侧时,该推钮带动调速部件处于第一挡位,在弹性部位于挡部的另一侧时,该推钮带动调速部件处于第二挡位。具体的,所述调速部件包括所述齿轮箱和设于齿轮箱内的一级行星轮组和二级行星轮组;所述一级行星轮组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轮、一级内齿圈及一级行星架,所述一级行星轮与所述一级太阳轮和所述一级内齿圈相啮合,所述一级行星架设于一级太阳轮前端且一级行星轮安装于一级行星架上,所述一级太阳轮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二级行星轮组包括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二级内齿圈及二级行星架,所述二级太阳轮固定在一级行星架上,所述二级行星轮与所述二级太阳轮和所述二级内齿圈相啮合,所述二级行星架设于二级太阳轮前端且二级行星轮安装于二级行星架上,所述二级行星架的输出端与角钻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二级内齿圈与所述齿轮箱之间设有第一离合机构,所述二级内齿圈与所述一级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二离合机构,且所述二级内齿圈与推钮连接,并在推钮的作用下能够相对齿轮箱前后滑移,而选择性的与齿轮箱和一级行星架两者的其中之一啮合。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二级内齿圈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外轮齿,所述齿轮箱的内周壁上设有能与第一外轮齿啮合的第一内轮齿,所述第一外轮齿和第一内轮齿构成所述第一离合机构;所述二级内齿圈的内周壁上还设有第二内轮齿,所述一级行星架的外周壁上设有能与第二内轮齿啮合的第二外轮齿,所述第二内轮齿和第二外轮齿构成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在推钮的推动作用下,所述二级内齿圈前移能够使二级内齿圈与齿轮箱啮合,所述二级内齿圈后移则能够同时与二级行星轮和一级行星架啮合。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结构紧凑,涉及部件少,使调速部件的整体体积较小。为实现二级减速,所述推钮通过钢丝与所述二级内齿圈连接,所述二级内齿圈外周壁上开有第一凹槽,所述钢丝的中部固定于推钮的下部,所述钢丝的两端部均穿过齿轮箱嵌设于该第一凹槽以带动二级内齿圈前后滑移。为进一步降低跳挡的概率,所述齿轮箱的外壁上设有挡块,在调速部件处于第一挡位的状态下,所述钢丝位于挡块的一侧,在调速部件处于第二挡位的状态下,所述钢丝位于挡块的另一侧,钢丝与挡块的挡配能增加弹性片越过挡部的难度,避免弹性片在非人为操作的情况下跳挡。为使二级内齿圈平稳移动,所述齿轮箱上设有对钢丝的移动轨迹导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推钮的一侧设有所述挡块,导向槽不仅可供钢丝穿设,还能确保推钮是水平移动,而不会晃动。所述推钮上设有向上延伸并外露出外壳的推动柱,以方便推动推钮,且将推扭置于外壳内而内藏,使得推扭不易损坏,另外推动柱外露又方便推动推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1、本实施新型通过将挡部设置在齿轮箱上,而齿轮箱的外壁相对于外壳可用的空间较大,故可将挡部设置一定的长度,以延长弹性部的换挡行程,降低出现跳挡现象的概率;2、通过钢丝和挡块的挡配,增加了弹性片越过挡部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了跳挡发生的概率;3、弹性部本身具有移动弹性,推动推钮换挡时手感佳,换挡轻便顺畅;4、本技术的调速部件结构紧凑、体积小,从而使整个角钻的体积减小,方便携带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调速部件处于第一挡位);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调速部件处于第二挡位);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二级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以及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应用本实施例的换挡结构的角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7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角钻的换挡结构包括约束在外壳7上并能相对外壳7前后滑移的推钮1,推钮1上设有向上延伸并外露出外壳7的推动柱11。如图1~3所示,推钮1与位于外壳7内的调速部件2连接:推钮1的下部固定有能随推钮1一起滑移的弹性片3,该弹性片3的后端固定于推钮1上,前端弯折形成呈V形的弹性部31,调速部件2的齿轮箱21外壁上设有与前述弹性部31挡配的挡部211,沿推钮1的滑移方向,该挡部211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弹性部31位于挡部211的一侧时,该推钮1带动调速部件2处于第一挡位,在弹性部31位于挡部211的另一侧时,该推钮1带动调速部件2处于第二挡位。如图1~2所示,其中调速部件2包括齿轮箱21和设于齿轮箱21内的一级行星轮组和二级行星轮组。一级行星轮组包括一级太阳轮41、一级行星轮42、一级内齿圈43及一级行星架44,一级行星轮42与一级太阳轮41和一级内齿圈43相啮合,一级行星架44设于一级太阳轮41前端且一级行星轮42安装于一级行星架44上,一级太阳轮41的输入端与电机45的输入轴连接。二级行星轮组包括二级太阳轮51、二级行星轮52、二级内齿圈53及二级行星架54,二级太阳轮51固定在一级行星架44上,二级行星轮52与二级太阳轮51和二级内齿圈53相啮合,二级行星架54设于二级太阳轮51前端且二级行星轮52安装于二级行星架54上,二级行星架54的输出端与角钻的输出轴连接。如图3~6所示,推钮1通过钢丝6与二级内齿圈53连接,二级内齿圈53外周壁上开有第一凹槽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钻的换挡结构,包括约束在外壳(7)上并能相对外壳(7)前后滑移的推钮(1),推钮(1)与位于外壳(7)内的调速部件(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1)的下部固定有能随推钮(1)一起滑移的弹性片(3),所述弹性片(3)的前端弯折形成有呈V形的弹性部(31),所述调速部件(2)的齿轮箱(21)外壁上设有与前述弹性部(31)挡配的挡部(211),沿推钮(1)的滑移方向,所述挡部(211)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弹性部(31)位于挡部(211)的一侧时,该推钮(1)带动调速部件(2)处于第一挡位,在弹性部(31)位于挡部(211)的另一侧时,该推钮(1)带动调速部件(2)处于第二挡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钻的换挡结构,包括约束在外壳(7)上并能相对外壳(7)前后滑移的推钮(1),推钮(1)与位于外壳(7)内的调速部件(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1)的下部固定有能随推钮(1)一起滑移的弹性片(3),所述弹性片(3)的前端弯折形成有呈V形的弹性部(31),所述调速部件(2)的齿轮箱(21)外壁上设有与前述弹性部(31)挡配的挡部(211),沿推钮(1)的滑移方向,所述挡部(211)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弹性部(31)位于挡部(211)的一侧时,该推钮(1)带动调速部件(2)处于第一挡位,在弹性部(31)位于挡部(211)的另一侧时,该推钮(1)带动调速部件(2)处于第二挡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钻的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部件(2)包括所述齿轮箱(21)和设于齿轮箱(21)内的一级行星轮组和二级行星轮组;所述一级行星轮组包括一级太阳轮(41)、一级行星轮(42)、一级内齿圈(43)及一级行星架(44),所述一级行星轮(42)与所述一级太阳轮(41)和所述一级内齿圈(43)相啮合,所述一级行星架(44)设于一级太阳轮(41)前端且一级行星轮(42)安装于一级行星架(44)上,所述一级太阳轮(41)的输入端与电机(45)的输入轴连接;所述二级行星轮组包括二级太阳轮(51)、二级行星轮(52)、二级内齿圈(53)及二级行星架(54),所述二级太阳轮(51)固定在一级行星架(44)上,所述二级行星轮(52)与所述二级太阳轮(51)和所述二级内齿圈(53)相啮合,所述二级行星架(54)设于二级太阳轮(51)前端且二级行星轮(52)安装于二级行星架(54)上,所述二级行星架(54)的输出端与角钻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二级内齿圈(53)与所述齿轮箱(21)之间设有第一离合机构,所述二级内齿圈(53)与所述一级行星架(44)之间设有第二离合机构,且所述二级内齿圈(53)与推钮(1)连接,并在推钮(1)的作用下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郑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良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