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甄治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73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顶端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翅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梁主体形成有L型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楼板主体,所述楼板主体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墙体,所述墙体上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翅片。本申请提供的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梁和墙、楼板的组装形成完全体现出了结构的整体性,梁和楼板稳固的连接在一起,墙落在楼板上,既与梁连接在一起,又对楼板施加了重力,使得楼板更加稳定。三者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建房常见一砖一瓦砌筑而成的砖混结构,这种结构在房屋在我们传统的观念来说,不仅造价低廉,也非常坚固耐用。但是在今天,建房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红砖被禁。现在很多地方砖窑都被封了,导致红砖价格飞涨,有的地方甚至有钱都买不到红砖。钢材也是几个月就翻一倍,砂石也是翻几倍,红砖几乎要被禁完了,没有了砖,还怎么盖房子呢,新型房屋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新型房屋,相对于传统的砖木、土木和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而言,他是利用新型环保材料作为建材的房屋。他的种类很多,比如轻钢房屋、豪华木屋、竹屋、集装箱屋、车房、以及新概念的3D打印房屋等。目前的新型房屋主要是指轻钢结构的集成屋,用于自建房、旧房改造、企业厂房、学校宾馆等,由于他的造价较低,适用范围广,市场份额高。现有技术中,由于梁、墙以及楼板的连接方式设计不合理,使得梁、墙以及楼板安装时,存在安装稳定性不好、安装费时费力、施工周期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顶端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翅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梁主体形成有L型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楼板主体,所述楼板主体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墙体,所述墙体上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翅片;其中,所述楼板主体一端位于所述L型连接槽上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所述梁主体与所述楼板主体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翅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翅片相对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翅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翅片分别连接有加强筋板。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为阶梯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为至少两个。优选的:所述楼板主体以及墙体的材质包括钢筋混凝土板材、金属板材、木板、新型复合建筑板材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新型复合建筑板材依次包括防火板层、保温棉层、呼吸纸层、保温板层、结构板层、外墙饰面层。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顶端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翅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梁主体形成有L型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楼板主体,所述楼板主体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墙体,所述墙体上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翅片;其中,所述楼板主体一端位于所述L型连接槽上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所述梁主体与所述楼板主体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翅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翅片相对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固定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梁和墙、楼板的组装形成完全体现出了结构的整体性,梁和楼板稳固的连接在一起,墙落在楼板上,既与梁连接在一起,又对楼板施加了重力,使得楼板更加稳定。三者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中:梁主体1、连接件2、第一连接翅片3、楼板主体4、墙体5、第二连接翅片6、第一螺栓组件7、第二螺栓组件8、加强筋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梁主体1,所述梁主体1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顶端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翅片3,所述连接件2与所述梁主体形成有L型连接槽;所述连接件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楼板主体4,所述楼板主体4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墙体5,所述墙体5上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翅片6;其中,所述楼板主体4一端位于所述L型连接槽上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所述梁主体1与所述楼板主体4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组件7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翅片3与所述第二连接翅片6相对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8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翅片3与所述第二连接翅片6分别连接有加强筋板9。所述第二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为至少两个。所述楼板主体以及墙体的材质包括钢筋混凝土板材、金属板材、木板、新型复合建筑板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新型复合建筑板材依次包括防火板层、保温棉层、呼吸纸层、保温板层、结构板层、外墙饰面层。总之,本申请提供的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梁和墙、楼板的组装形成完全体现出了结构的整体性,梁和楼板稳固的连接在一起,墙落在楼板上,既与梁连接在一起,又对楼板施加了重力,使得楼板更加稳定。三者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顶端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翅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梁主体形成有L型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楼板主体,所述楼板主体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墙体,所述墙体上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翅片;其中,所述楼板主体一端位于所述L型连接槽上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所述梁主体与所述楼板主体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翅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翅片相对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顶端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翅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梁主体形成有L型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楼板主体,所述楼板主体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墙体,所述墙体上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翅片;其中,所述楼板主体一端位于所述L型连接槽上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所述梁主体与所述楼板主体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翅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翅片相对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房屋梁、墙以及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治伟
申请(专利权)人:甄治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