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不粘层的压泥机薄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54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23
一种带有不粘层的压泥机薄压板,它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包含第一薄压板板体、第二薄压板板体、入料管穿孔、导向孔、压泥凹槽、排水孔、不粘层,所述第一薄压板板体的中间位置与第二薄压板板体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入料管穿孔,第一薄压板板体的四周与第二薄压板板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第一薄压板板体的内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的内端面通过入料管穿孔及导向孔的相对应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的外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的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压泥凹槽,所述压泥凹槽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水孔,压泥凹槽上铺设有不粘层,所述不粘层的厚度大于30μm。它使压泥机对污泥进行脱水过程中,污泥不会粘在薄压板上,有效提高了压泥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不粘层的压泥机薄压板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不粘层的压泥机薄压板。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在工业中,由于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泥、粉、固态重金属等工业废弃物,使得为避免直接将该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于水道或河川中,而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破坏,一般都会对该工业废水进行适当处理,以降低对环境、生态所产生的影响;经由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则会排出含水量高的污泥,使得为能减少该污泥中的含水率,以方便进行污泥的处理及降低其清运处理所需的费用,而都会再对该污泥进行干燥脱水处理。其中,就一般对该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作业的方式而言,其是在压泥机内设置有平行排列的数个薄压板,于各薄压板彼此之间以导泥管相连接导通,目前的压泥机薄压板在对污泥进行脱水作业的过程中,使用一段时间后污泥容易粘在薄压板上,从而使得压泥机薄压板对污泥进行脱水的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有不粘层的压泥机薄压板,它能解决目前的压泥机薄压板在对污泥进行脱水作业的过程中,使用一段时间后污泥容易粘在薄压板上,从而使得压泥机薄压板对污泥进行脱水的工作效率低下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薄压板板体1、第二薄压板板体2、入料管穿孔3、导向孔4、压泥凹槽5、排水孔6、不粘层7,所述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中间位置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入料管穿孔3,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四周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4,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内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内端面通过入料管穿孔3及导向孔4相对应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外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压泥凹槽5,所述压泥凹槽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水孔6,压泥凹槽5上铺设有不粘层7,所述不粘层7的厚度大于30μm。进一步的,所述不粘层7为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中的其中一种。它们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耐热性、滑动性、抗湿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等优点,能够保证薄压板在进行污泥的处理过程中,污泥不会粘在压泥凹槽5上,提高压泥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6上设置有滤布8。通过在排水孔6上安装滤布8,能够保证只允许污泥中的水通过排水孔6流出,污泥被滤布8隔离在排水孔6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拆装更加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4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孔4均匀设置在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四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压泥机薄压板在对污泥进行脱水作业的过程中,污泥不会粘在薄压板上,有效提高了压泥机对污泥进行脱水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不粘层7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滤布8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薄压板板体1、第二薄压板板体2、入料管穿孔3、导向孔4、压泥凹槽5、排水孔6、不粘层7、滤布8。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薄压板板体1、第二薄压板板体2、入料管穿孔3、导向孔4、压泥凹槽5、排水孔6、不粘层7,所述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中间位置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入料管穿孔3,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四周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4,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内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内端面通过入料管穿孔3及导向孔4相对应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外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压泥凹槽5,所述压泥凹槽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水孔6,压泥凹槽5上铺设有不粘层7,所述不粘层7的厚度大于30μm。所述不粘层7为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中的其中一种。它们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耐热性、滑动性、抗湿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等优点,能够保证薄压板在进行污泥的处理过程中,污泥不会粘在压泥凹槽5上,提高压泥机的工作效率。所述排水孔6上设置有滤布8。通过在排水孔6上安装滤布8,能够保证只允许污泥中的水通过排水孔6流出,污泥被滤布8隔离在排水孔6外侧。所述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拆装更加简单、方便。所述导向孔4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孔4均匀设置在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四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第一薄压板板体1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压缩污泥,污泥通过压泥凹槽5的紧实作用下,水从排水孔6中流出,压泥凹槽5上的不粘层7采用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能够有效的防止压泥凹槽5与污泥分离时,污泥粘在压泥凹槽5上,从而有效提高了压泥机对污泥进行脱水的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不粘层的压泥机薄压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薄压板板体(1)、第二薄压板板体(2)、入料管穿孔(3)、导向孔(4)、压泥凹槽(5)、排水孔(6)、不粘层(7),所述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中间位置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入料管穿孔(3),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四周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4),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内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内端面通过入料管穿孔(3)及导向孔(4)相对应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外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压泥凹槽(5),所述压泥凹槽(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水孔(6),压泥凹槽(5)上铺设有不粘层(7),所述不粘层(7)的厚度大于3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不粘层的压泥机薄压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薄压板板体(1)、第二薄压板板体(2)、入料管穿孔(3)、导向孔(4)、压泥凹槽(5)、排水孔(6)、不粘层(7),所述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中间位置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入料管穿孔(3),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四周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4),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内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内端面通过入料管穿孔(3)及导向孔(4)相对应连接,第一薄压板板体(1)的外端面与第二薄压板板体(2)的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压泥凹槽(5),所述压泥凹槽(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水孔(6),压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