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48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包括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滚轮式移动装置,所述支撑平板上部设有升降平台,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外支撑筒内腔顶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内杆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内杆之间设有可调节轮止摩擦片,所述第二活塞固接在第二内杆顶端,所述第二内杆底端通过球铰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第一外支撑筒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下端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通过气管与第三气孔连通。本装置根据升降平台是否有重物自动控制第二内杆伸缩,自动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能,由于本装置不需要人为调节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
技术介绍
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轨式、曲臂式,固定式有剪叉式升降货梯、链条式升降机、装卸平台及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等。移动式有四轮移动式升降平台、二轮牵引式升降平台、汽车改装式升降平台、手推式升降平台、手摇式升降平台、交直流两用升降平台、电瓶车载式升降平台、自行式升降平台、柴油机曲臂自行式升降平台、折臂式升降平台、套缸式升降平台、铝合金升降平台。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砌墙、粉刷、安装各种设备等工序,需要用到载料平台,传统的载料平台都是搭建而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使用液压式自动升降平台,随着升降平台的增高,整个装置的重心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差,现在一般都会在车体两侧设置支撑杆,通过液压或者手动的方式,使升降平台底部变宽,增大平台底部面积,但是该种装置需要人为的调节,使用起来太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载料平台稳定性调节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包括支撑平板(3),所述支撑平板(3)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滚轮式移动装置,所述支撑平板(3)上部设有升降平台(18),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轮式移动装置均对应设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滚轮式移动装置包括固接在支撑平板(3)底部且竖直摆放的第一外支撑筒(2),所述第一外支撑筒(2)内部插设有第一内杆(16),所述第一内杆(16)与第一外支撑筒(2)之间设有第一活塞(15),所述第一活塞(15)固接在第一内杆(16)顶端,所述第一活塞(15)与第一外支撑筒(2)内腔顶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所述第一内杆(16)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与第一内杆(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包括支撑平板(3),所述支撑平板(3)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滚轮式移动装置,所述支撑平板(3)上部设有升降平台(18),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轮式移动装置均对应设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滚轮式移动装置包括固接在支撑平板(3)底部且竖直摆放的第一外支撑筒(2),所述第一外支撑筒(2)内部插设有第一内杆(16),所述第一内杆(16)与第一外支撑筒(2)之间设有第一活塞(15),所述第一活塞(15)固接在第一内杆(16)顶端,所述第一活塞(15)与第一外支撑筒(2)内腔顶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所述第一内杆(16)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与第一内杆(16)之间设有可调节轮止摩擦片;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倾斜向下设置且固接在支撑平板(3)上的第二外支撑筒(6),所述第二外支撑筒(6)沿支撑平板(3)宽度方向设置且向外倾斜,所述第二外支撑筒(6)内部设有第二内杆(7),所述第二内杆(7)与第二外支撑筒(6)之间设有第二活塞(5),所述第二活塞(5)固接在第二内杆(7)顶端,所述第二内杆(7)底端通过球铰(8)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兆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