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学文专利>正文

机械密码锁及其变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21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机械密码锁及其变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自身可靠性及不会因手感或声响而泄密的机械密码锁;并且还创造了一种能使机械密码锁可随时方便地变换密码的变码结构.在实施例中展示了一种可广泛用于家庭和保险设施的、仅靠单旋钮操作、不易遭受破坏的高保密性能机械密码锁.该锁并且还具有可随时方便地几乎是任意地变换密码的功能,因此,该锁经使用者变换密码后,即使是锁的制造者也无法找到开锁的捷径.(*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密码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旋钮式机械密码锁。常见的保险柜用机械密码锁存在着下述缺点首先,由于锁中的密码盘及其支承部件需直接承受来自开锁部件如扭动拉手的外来力量,因而容易受到损坏,使锁的自身可靠性受到影响,并且由于作为对码件的旋钮和作为开锁件的扭动拉手各司其职,因而造成体积较大使用不便,所以限制了这种锁的使用范围;其次,在对密码的过程中,可通过手感或发出的声响来判断密码是否对正,因而降低了这种锁的保密性;另外,不具备可让使用者自己方便地变换密码的功能。最近新出现的一种旋钮拉开式机械密码锁,它虽然省去了扭动拉手,但仍然是由密码盘直接承受外来力量,该锁虽然有变码功能,但在需要变换密码时,必须把锁从门上拆下,又因其可供变换的密码数量很少,又都与原来的密码有着简单的规律可循,因此实际上该锁的变码意义不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其密码盘不会受到来自开锁部件的外来破坏力的,不易损坏、结构紧凑、开启方便的机械密码锁。进而使其具备不会因手感或声响而泄密的功能。另外创造一种机械密码锁的变码结构,从而使不具备变码功能的普通机械密码锁变成可随时方便地并且几乎是随意地变换密码的高保密性能的机械密码锁。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首先,在锁中设置一个用来控制锁栓与开锁部件比如扭动拉手之间的联系的辨码控制件,该件在密码完全对正之前,不承受也不会向密码盘传递来自开锁部件的外来力量,该件上的辨码爪只是依靠弹力轻轻压向开有缺口的密码盘。当密码没有对正时,由于辨码爪不得落入密码盘的缺口,而把锁栓与开锁部件的连接部分支起,从而使锁栓与开锁部件相分离;当密码对正时,辨码爪落入密码盘的缺口中,锁栓与开锁部件的联接部分也随之落下,使锁栓与开锁部件相挂合,锁即可被打开。这样就改变了由未对正的密码盘去承担来自开锁部件的外力的状况,使密码盘及其支承部件不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并可制作得较为小巧,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其次,在锁中设置一掩护拨盘,在对密码时,该盘可将压在密码盘上的辨码件稍稍托起,使之在密码对正之前不会与密码盘的缺口相接触,这样便消除了通过对码时的手感或声响来判断密码是否对正的可能,提高了锁的保密性。在所有密码都对正之后,可轴向移动掩护拨盘,从而使辨码件落下,或者利用开在掩护拨盘上的缺口,将辨码件放下。另外,将机械密码锁的每个密码盘分别制成装有拨钉的拨动部分和开有缺口的密码部分,并使它们互相保持弹性夹持。这样在平时这两个部分相对固定;而在需要变换密码时,只要卡住密码部分使之不能随拨动部分转动,再通过转动拨动部分来改变拨钉与缺口的相对位置,这样便可使普通的机械密码锁具备能够很方便地变换密码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所显示的实施例将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图1为该实施例用于房门上的示意图。图2为锁芯结构图。图3为图2拆除密码盘〔12〕及其支架〔14〕后的俯视图。图4为可变码密码锁的锁芯剖视图。图5为可变码密码盘中的弹簧圈。图6为可变码密码盘。图7为复式掩护拨盘的结构示意图。在锁中有一可摆动的拨栓臂〔7〕,它的摆动轴线也是密码盘〔12〕及拨动轴〔4〕的轴线,拨栓臂〔7〕上设有辨码控制件〔8〕,此件为一可摆动的勾状物体,其勾头部分为辨码爪〔9〕和连接卡子〔5〕。弹簧〔21〕的作用使拨栓臂〔7〕停靠在定位钉〔6〕上,也同时使辨码件〔8〕压向密码盘〔12〕和掩护拨盘〔16〕,掩护拨盘〔16〕通过连接卡子〔5〕将辨码爪〔9〕托起,使之不与密码盘〔12〕接触。当转动旋钮〔1〕通过拨动轴〔4〕上的拨钉〔15〕将所有密码盘上的缺口〔10〕都与辨码爪〔9〕对正之后,再将掩护拨盘〔16〕上的缺口与连接卡子〔5〕对正,辨码爪〔9〕便可落入密码盘〔12〕的缺口〔10〕中,同时连接卡子〔5〕也随之落下与拨动轴〔4〕上的缺口〔22〕相吻合。值得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掩护拨盘〔16〕与拨动轴合为一体,拨动轴〔4〕上的用来与连接卡子〔5〕相吻合的缺口也就是掩护拨盘〔16〕的用来放下辨码件的缺口。在连接卡子〔5〕落入缺口〔22〕之后,便实现了拨栓臂〔7〕与拨动轴〔4〕的挂合。这时若朝着顺时针方向扭动旋钮〔1〕便可通过拨栓臂〔7〕上的拨栓头〔18〕将锁栓〔2〕拨开;若再反方向扭动旋钮,便可通过缺口〔22〕上的斜弧面〔19〕把连接卡子〔5〕托起,进而拨钉〔15〕通过拨钉〔24〕将密码盘拨乱,锁便锁死。这样旋钮不但能起对码作用,而且还充当了开锁部件即扭动拉手,因此本锁便不用再设扭动拉手。为使掩护拨盘的作用更加完善,本专利技术将单个掩护拨盘〔16〕改进为复式掩护拨盘。参照图7。在单掩护盘即主盘的一端设置一可由主盘拨动的副盘。在副盘被主盘拨动时,它们各自的缺口互相错开,使得辨码爪〔9〕完全不与密码盘接触,只有先将副盘上的缺口与连接卡子〔5〕对正后,再将主盘反向转动一定的角度,方可使主副盘的缺口重合并且与连接卡子〔5〕对正。这样,就使得掩护拨盘的作用更加完善。图4、5、6、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密码锁变码结构的实施例之一。密码盘〔12〕由拨动部分〔26〕、密码部分〔25〕组合而成。在它们的配合部位分别开有外槽和内槽,在两槽所合成的空腔〔27〕中嵌入异形弹簧圈〔28〕,从而使它们互相保持弹性夹持,而形成一个整体。在密码部分〔25〕上,除了开有作为密码位置的缺口〔10〕以外,还开有可明显区别于缺口〔10〕的小缺口〔11〕。当需要变换密码时,先将密码盘按原密码对正,此时小缺口〔11〕也与变码卡子〔17〕上的卡头〔13〕对正,按下变码按钮〔3〕,卡头〔13〕卡入小缺口〔11〕将密码部分〔25〕卡住,同时变码卡子〔17〕的推动头〔23〕将连接卡子〔5〕推出缺口〔22〕,这时便可通过旋钮拨动密码盘的拨动部分〔26〕,将新的密码直接输入密码盘。依照上述实施例制作的密码锁,结构紧凑转动灵活,由于不需另设扭动拉手,使用极为方便,在对正密码后该锁还可作为活动插销使用。该锁在锁死之后由于外部力量无法加至锁的内部,因此很难损坏。由于掩护拨盘的设置,锁的保密性能大大提高,如果在锁中设置三个密码盘,加上掩护拨盘,其密码组合数可达6561万次。其可供变换的密码有80万个。由于使用者可以自行方便地更换密码,所以即使是锁的制造者也无法找到开锁的捷径。如将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密码锁的变码结构,用于普通的无变码功能的机械密码锁中,可使其增加可随时方便地变换密码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密码锁,由旋钮、拨动轴、拨钉、密码盘、锁栓及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锁中设有一个用来控制锁栓与开锁部件之间的联系的在密码对正之前不承受也不会向密码盘传递来自开锁部件的外来力量的辨码控制件〔8〕,该辨码控制件由辨码爪〔9〕和连接卡子〔5〕所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密码锁,由旋钮、拨动轴、拨钉、密码盘、锁栓及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锁中设有一个用来控制锁栓与开锁部件之间的联系的在密码对正之前不承受也不会向密码盘传递来自开锁部件的外来力量的辨码控制件[8],该辨码控制件由辨码爪[9]和连接卡子[5]所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拨动轴〔4〕上设有用来与连接卡子〔5〕相吻合的缺口〔2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中设有掩护拨盘〔1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掩护拨盘为复式掩护拨盘,由主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马学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