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18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泵座和隔离箱,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置有所述泵座,所述泵座上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端部设置有气动推杆。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气泵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对脊柱进行自动控制固定,同时能够在主动挡板处的实时压力值至预定值时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使用者脊柱已固定完成,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保障了固定的精度和稳固性,同时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使用者能够利用无线信号对装置进行远程控制,丰富了装置的使用功能,使用方便。

A Posterior Spinal Fix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terior spine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pump seat and an isolation box. A buzze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x body, a control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uzzer,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ox body, a pump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an air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pump seat, and a pneumatic push rod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air pump.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device can automatically control and fix the spine through a feedback control loop composed of pressure sensors, controllers and air pump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ontrol the buzzer to send an alarm when the real-time pressure at the active baffle reaches the predetermined value, reminding the user that the spine has been fixed,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manual operation and ensuring the fixation.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as well as wireless signal transceiver, users can use wireless signals to control the device remotely, enriching the use of the device function,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脊柱固定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当脊柱固定时需要用到固定装置,而传统的固定装置功能单一,需要人工控制,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泵座和隔离箱,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置有所述泵座,所述泵座上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端部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端部设置有主动挡板,所述主动挡板旁侧设置有被动挡板,所述主动挡板和所述被动挡板内侧设置有柔性板,所述主动挡板内部顶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泵座旁侧设置有所述隔离箱,所述隔离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旁侧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器。为了进一步提高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蜂鸣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表面,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表面,所述滑槽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侧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泵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底面,所述气泵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泵座上面,所述气动推杆与所述气泵机械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主动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气动推杆端部,所述被动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侧面,所述柔性板的材料为食品级橡胶,所述柔性板胶接在所述主动挡板和所述被动挡板内侧。为了进一步提高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主动挡板内部顶面,所述隔离箱的材料为ABS工程塑料,所述隔离箱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蓄电池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隔离箱内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隔离箱内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MCS-48单片机,所述控制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隔离箱内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所述气泵、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蜂鸣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和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气泵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对脊柱进行自动控制固定,同时能够在主动挡板处的实时压力值至预定值时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使用者脊柱已固定完成,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保障了固定的精度和稳固性,同时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使用者能够利用无线信号对装置进行远程控制,丰富了装置的使用功能,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外部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内部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体;2、主动挡板;3、被动挡板;4、蜂鸣器;5、控制开关;6、压力传感器;7、柔性板;8、气动推杆;9、气泵;10、泵座;11、隔离箱;12、蓄电池;13、无线信号收发器;14、控制器;15、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包括箱体1、泵座10和隔离箱11,箱体1表面设置有蜂鸣器4,蜂鸣器4旁侧设置有控制开关5,箱体1侧面设置有滑槽15,箱体1内部底面设置有泵座10,泵座10上面设置有气泵9,气泵9端部设置有气动推杆8,气动推杆8端部设置有主动挡板2,主动挡板2旁侧设置有被动挡板3,主动挡板2和被动挡板3内侧设置有柔性板7,主动挡板2内部顶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泵座10旁侧设置有隔离箱11,隔离箱1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旁侧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13,无线信号收发器13旁侧设置有控制器14。上述结构中,蜂鸣器4用以在主动挡板2处的实时压力值至预定压力值时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使用者脊柱已固定完成,控制开关5用以发送工作指令,方便使用者手动控制装置,滑槽15用以方便主动挡板2滑动,调整固定位置,泵座10用以安装固定气泵9,气泵9用以带动气动推杆8向上移动,气动推杆8用以带动主动挡板2向上移动,主动挡板2用以向上移动对脊柱进行自动支撑固定,被动挡板3用以和主动挡板2一起对脊柱进行自动支撑固定,柔性板7的材料为食品级橡胶,柔性板7用以对脊柱进行保护,压力传感器6用以获取主动挡板2处的实时压力值并传递至控制器14,隔离箱11的材料为ABS工程塑料,隔离箱11用以对蓄电池12、无线信号收发器13和控制器14进行隔离保护,蓄电池12用以对装置的用电部件提供电能,无线信号收发器13用以收发无线信号,方便使用者对装置进行远程控制,丰富了装置的使用功能,控制器14用以控制气泵9、压力传感器6工作,控制主动挡板2处的实时压力值与预定压力值进行对比,当实时压力值与预定压力值相同时,控制蜂鸣器4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使用者脊柱已固定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后路脊柱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蜂鸣器4通过卡槽固定在箱体1表面,控制开关5通过卡槽固定在箱体1表面,滑槽15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侧面,泵座10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内部底面,气泵9通过螺钉固定在泵座10上面,气动推杆8与气泵9机械连接,主动挡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气动推杆8端部,被动挡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侧面,柔性板7的材料为食品级橡胶,柔性板7胶接在主动挡板2和被动挡板3内侧,压力传感器6通过卡槽固定在主动挡板2内部顶面,隔离箱11的材料为ABS工程塑料,隔离箱11通过卡槽固定在箱体1内部,蓄电池12通过卡槽固定在隔离箱11内部,无线信号收发器13通过卡槽固定在隔离箱11内部,控制器14的型号为MCS-48单片机,控制器14通过卡槽固定在隔离箱11内部,控制器14与蓄电池12、气泵9、压力传感器6、蜂鸣器4、无线信号收发器13和控制开关5电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泵座和隔离箱,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置有所述泵座,所述泵座上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端部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端部设置有主动挡板,所述主动挡板旁侧设置有被动挡板,所述主动挡板和所述被动挡板内侧设置有柔性板,所述主动挡板内部顶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泵座旁侧设置有所述隔离箱,所述隔离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旁侧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泵座和隔离箱,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置有所述泵座,所述泵座上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端部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端部设置有主动挡板,所述主动挡板旁侧设置有被动挡板,所述主动挡板和所述被动挡板内侧设置有柔性板,所述主动挡板内部顶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泵座旁侧设置有所述隔离箱,所述隔离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旁侧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表面,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表面,所述滑槽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底面,所述气泵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泵座上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达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贯齐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