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925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复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活性成分为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杀菌剂组合物,其中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配比为0.01~1:0.1~80,该活性成分占杀菌剂组合物总成分的0.01%~25%,采用高效工艺制备完成后,于水稻发病前期进行叶面喷施,施用时兑水稀释至活性成分的浓度为1~100ppm。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以一定比例混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减缓水稻抗药性的产生,制剂毒性和残留量小,能诱导水稻产生抗病性,还具有固氮和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A fungicide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rice diseases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esticide compounding, in particular to a fungicide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rice disea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with active ingredients benzopropiconazole and Bacillus suspension, in which the weight ratio of benzopropiconazole and Bacillus suspension is 0.01-1:0.1-80,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 accounts for 0.01%-25% of the total ingredient of the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After high-efficiency preparation, leaf spraying is carried out at the early stage of rice onset, and water dilution is applied to the activity.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stituents is 1-100 ppm. The mixture of benzopropiconazole and Bacillus suspension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has obvious synergistic effect, can slow down the generation of rice resistance, has little toxicity and residue, can induce rice resistance, has nitrogen fixation and promotes plant growth, etc. The invention has significant control effect on rice blast, Rice False Smut and rice sheath b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复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半数以上人口以水稻为食。水稻的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粮食总种植面积的20%。全世界危害严重的水稻病害包括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其中稻瘟病发病范围遍及全世界,稻瘟病不仅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对水稻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稻瘟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稻曲病发生于水稻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水稻发生稻曲病后,会造成大量瘪粒病粒,降低稻谷产量,一般减产10%~20%,并且稻曲球中含有大量有色毒素,这些毒素不仅会显著降低稻米品质,而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纹枯病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目前在水稻生产上三种病经常会重叠发生,但针对其中一种病的药剂往往对另外两种病效果并不理想,而重复多次施药又增加了抗性产生和药剂残留量大的风险。由此可见,专利技术能兼治三种水稻病害的药剂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含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为1:0.1~100。优选的,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为1:10~50。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占杀菌剂组合物总成分的10%~45%。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中的一种。再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中还包含助剂,所述助剂为溶剂、湿润剂、填充剂、稳定剂或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溶剂为水、乙醇、乙二醇、甲基乙二醇醚中的至少一种;湿润剂为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基烷基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填充剂为硅藻土、氧化铝粉、玻璃粉、石棉粉、云母粉中的至少一种;稳定剂为1,2—丁二醇、异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为烷基芳基磺酸盐及其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5g/L、豆饼粉15g/L、硫酸镁2g/L、pH7.0、装液量53.33%、温度32℃,将芽孢杆菌活化后振荡培养6天,通过细菌过滤器获得活菌制备菌悬液(活菌浓度≥1×107cfu/mL),将苯甲丙环唑与芽孢杆菌菌悬液及助剂混合均匀,再采用常规的方法制剂。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在水稻发病前期进行叶面喷施,施用时兑水稀释至活性成分的浓度为1~100pp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1)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广谱、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对多种农作物上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发的病害具有很好地防治效果,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还可防治螨类。(2)芽孢杆菌对人畜和天敌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建立种群后对有害生物可达到长期较稳定的防控作用并减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还具有固氮和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芽孢杆菌菌体及代谢产物可以引起寄主植物产生诱导抗病性,还能够产生多种抗菌素和抗菌活性酶,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3)苯甲丙环唑与芽孢杆菌菌悬液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不是作用效果的简单相加,与单独使用化学农药相比,制剂毒性和残留量小,且不易产生抗药性。(4)苯甲丙环唑与芽孢杆菌菌悬液复配能同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水稻纹枯病,减少了传统农药的使用量,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其中芽孢杆菌还能提高水稻抗病性和产量,具有一定的生态效果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苯甲丙环唑与芽孢杆菌菌悬液的任意一种组合对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均具有显著地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为1:0.1~10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活性成分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可以在较宽范围内变化,如可以为1:0.1~100,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可以为1:10~50,在优选范围中,该杀菌剂组合物具有更优异的防治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菌剂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活性成分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总重量占杀菌剂组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数为10~45%,其余为助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中的助剂可以为本领域中常用的助剂,如可以为溶剂、湿润剂、填充剂、稳定剂或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专利技术对此并无特别限制,例如:溶剂为水、乙醇、乙二醇、甲基乙二醇醚中的至少一种;湿润剂为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基烷基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填充剂为硅藻土、氧化铝粉、玻璃粉、石棉粉、云母粉中的至少一种;稳定剂为1,2—丁二醇、异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为烷基芳基磺酸盐及其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所选择的助剂的不同,可以将杀菌剂组合物制备成不同剂型,如可以制备成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其中,除了活性组分外,对其他助剂的用量并无特别要求,均可按照本领域中常规配比进行。实施例1苯甲丙环唑1重量份,芽孢杆菌菌悬液10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5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7.5重量份,乙二醇20重量份,水添加至100重量份。实施例2苯甲丙环唑2重量份,芽孢杆菌菌悬液2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1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份,硝酸钾30重量份,甲基乙二醇醚10重量份,水添加至100重量份。实施例3苯甲丙环唑1重量份,芽孢杆菌菌悬液25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重量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重量份,乙醇10重量份,乙二醇15重量份,水添加至100重量份。对比例1苯甲丙环唑10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重量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重量份,乙醇10重量份,乙二醇15重量份,水添加至100重量份。对比例2芽孢杆菌菌悬液1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1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份,硝酸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为1:0.1~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为1:0.1~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苯甲丙环唑和芽孢杆菌菌悬液的重量比为1:1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占杀菌剂组合物总成分的10%~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中还包含助剂,所述助剂为溶剂、湿润剂、填充剂、稳定剂或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乙二醇、甲基乙二醇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湿润剂为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基烷基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绪川王世刚杨磊田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川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