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886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包括与栽培瓶瓶口配合连接的第一瓶盖,第一瓶盖周部上侧设置有第一裙部,第一瓶盖上具有引导食用菌生长的引导孔;第一瓶盖上侧设有第二瓶盖,第二瓶盖周部下侧具有扣在第一裙部外围的第二裙部,第二瓶盖底侧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裙部上端面密封配合的圆弧形凸部,相邻两圆弧形凸部之间留有径向进气通道,第一裙部和第二裙部之间留有与径向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间隙,第二瓶盖底侧设有从周侧向引导孔流通的回转式进气通道。该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运用在栽培瓶上,对空气中的细菌颗粒的进入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细菌颗粒进入栽培瓶内,降低栽培瓶污染概率,并让栽培物定位定量生长,有利于栽培出优质的食用菌产品。

Antibacterial and breathable combined ca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microbial and breathable combined bottle cap,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ottle cap connected with the bottle mouth of a cultivation bottle.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bott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kirt, and the first bott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hole for guiding the growth of edible fungi;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bott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ottle cap,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econd bott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kirt fastened outside the first skirt, and the bottom side of A plurality of arc-shaped convex parts matching the seal of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irst skirt are separated, and a radial air intake passage is left between the adjacent arc-shaped convex parts, an air intake clearance connecting the radial air intake passage is left between the first skirt and the second skirt, and a rotary air intake passage circulating from the circumferential guid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second bottle cap. The combined cap is used on the cultivation bottle, which hinders the entry of bacterial particles in the air,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bacterial particles entering the cultivation bottle, reduces the contamination probability of the cultivation bottle, and allows the cultivation to grow posi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edible fungi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物之一,食用菌栽培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食用菌栽培方法主要有塑料袋栽培和栽培瓶栽培,使用塑料袋的方式进行栽培出的食用菌子实体往往不规则的分布在菌袋上,不易采摘;使用普通的栽培瓶栽培时,由于栽培瓶和瓶盖的设计不完善,瓶盖上需要设有透气过滤细菌的海绵体或无纺布,瓶盖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透气不良,导致菌料供氧不足造成损失;更换海绵体或无纺布将增加企业成本;同时所培育的食用菌不能按栽培者意愿定位定量控形出菇,导致无法栽培出优质的食用菌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能够有效减少细菌随空气进入栽培瓶,并保证通气正常有利于食用菌正常生长。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包括与栽培瓶瓶口配合连接的第一瓶盖,第一瓶盖周部上侧设置有第一裙部,第一瓶盖上具有引导食用菌生长的引导孔;第一瓶盖上侧设有第二瓶盖,第二瓶盖周部下侧具有扣在第一裙部外围的第二裙部,第二瓶盖底侧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裙部上端面密封配合的圆弧形凸部,相邻两圆弧形凸部之间留有径向进气通道,第一裙部和第二裙部之间留有与径向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间隙,第二瓶盖底侧设有从周侧向引导孔流通的回转式进气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式进气通道由至少两圈位于引导孔外围的环形隔板组成,环形隔板下侧面与第一瓶盖上侧面密封配合,环形隔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进气口,内外相邻的两圈环形隔板上的径向进气口在周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裙部与第二裙部上设有相搭接防止相互脱离的扣接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扣接组件由位于第一裙部外周侧的环形凸部以及位于第二裙部内侧并可卡于环形凸部下侧的凸扣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孔边沿具有向下延伸出的裙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运用在栽培瓶上,在保证食用菌生长所需空气的同时,对空气中的细菌颗粒的进入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细菌颗粒进入栽培瓶内,降低栽培瓶污染概率,有利于食用菌正常生长,省去瓶盖更换过滤层的成本,并能够引导食用菌定位定量生长,控制出菇形状,同时也有利于食用菌后续的采摘操作。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构造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瓶盖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第一瓶盖、110-第一裙部、111-环形凸部、120-引导孔、121-裙部、130-第三裙部、200-第二瓶盖、210-第二裙部、211-凸扣、220-圆弧形凸部、230-径向进气通道、240-进气间隙、250-回转式进气通道、251-环形隔板、252-径向进气口、300-栽培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包括与栽培瓶瓶口配合连接的第一瓶盖100,第一瓶盖100周部上侧设置有第一裙部110,第一瓶盖100上具有引导食用菌生长的引导孔120,该引导孔可以位于第一瓶盖的中部,也可以偏离中心位置;第一瓶盖上侧设有第二瓶盖200,第二瓶盖200周部下侧具有扣在第一裙部110外围的第二裙部210,第二瓶盖200底侧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裙部110上端面密封配合的圆弧形凸部220,相邻两圆弧形凸部220之间留有径向进气通道230,第一裙部110和第二裙部210之间留有与径向进气通道230相通的进气间隙240,第二瓶盖200底侧设有从周侧向引导孔流通的回转式进气通道250,具有本技术组合式瓶盖的栽培瓶在进行食用菌栽培时,食用菌生产所需的空气能够经进气间隙、径向进气通道、回转式进气通道和引导孔进入栽培瓶中,由于气体使由下往上进入进气间隙中,因此细菌颗粒不容易进入进气间隙中,同时径向进气通道和回转式进气通道能够对细菌颗粒的进入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得细菌颗粒需要绕路行走,能够有效减少细菌颗粒进入栽培瓶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打开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二瓶盖进行出菇管理,引导孔能够引导食用菌定位定量生长,使得栽培瓶内的食用菌能从引导孔规则的生长出来,达到控制出菇形状的目的,且保证产品外观品质,便于采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式进气通道250由至少两圈位于引导孔外围的环形隔板251组成,环形隔板固连于第二瓶盖下侧,环形隔板251下侧面与第一瓶盖上侧面密封配合,环形隔板25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进气口252,内外相邻的两圈环形隔板上的径向进气口252在周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内外圈错位设置的径向进气口252形成迷宫式结构,对细菌颗粒的进入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裙部110与第二裙部上210设有相搭接防止相互脱离的扣接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接组件由位于第一裙部110外周侧的环形凸部111以及位于第二裙部210内侧并可卡于环形凸部下侧的凸扣211组成,第二瓶盖安装时直接下压使其凸扣211卡入第一瓶盖上的环形凸部下侧实现连接,方便快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孔120边沿具有向下延伸出的裙部121,该裙部121一方面便于植入菌种,另一方面能够顶着栽培瓶内的培养基顶面,形成一个密封面,使得空气中的细菌颗粒无法进入培养基顶部,同时防止培养基顶部食用菌子实体不规则乱生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瓶盖周部下侧设置有扣在栽培瓶瓶口上的第三裙部130,第一瓶盖的第三裙部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于栽培瓶瓶口上,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扣接组件进行连接。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栽培瓶瓶口配合连接的第一瓶盖,第一瓶盖周部上侧设置有第一裙部,第一瓶盖上具有引导食用菌生长的引导孔;第一瓶盖上侧设有第二瓶盖,第二瓶盖周部下侧具有扣在第一裙部外围的第二裙部,第二瓶盖底侧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裙部上端面密封配合的圆弧形凸部,相邻两圆弧形凸部之间留有径向进气通道,第一裙部和第二裙部之间留有与径向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间隙,第二瓶盖底侧设有从周侧向引导孔流通的回转式进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栽培瓶瓶口配合连接的第一瓶盖,第一瓶盖周部上侧设置有第一裙部,第一瓶盖上具有引导食用菌生长的引导孔;第一瓶盖上侧设有第二瓶盖,第二瓶盖周部下侧具有扣在第一裙部外围的第二裙部,第二瓶盖底侧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裙部上端面密封配合的圆弧形凸部,相邻两圆弧形凸部之间留有径向进气通道,第一裙部和第二裙部之间留有与径向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间隙,第二瓶盖底侧设有从周侧向引导孔流通的回转式进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进气通道由至少两圈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茂连杨益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