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4865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它包括采种、种子处理、种子催芽、基质配制、芽苗挖取、植苗上杯、苗期管理、苗木嫁接和苗木出圃的工序,通过采集成熟的靖西大果山楂果实的种子、进行浸种、消毒等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待种子萌发后取出植苗于装有混合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及嫁接后得到可出圃的优良无性系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的靖西大果山楂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能有效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Container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of Jingxi Big Fruit Hawthor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ainer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of Jingxi Big Fruit Hawthorn, which includes seed collection, seed treatment, seed germination promotion, matrix preparation, bud seedling digging, seedling cupping, seedling stage management, seedling grafting and nursery seedling emergence. Through collecting mature seeds of Jingxi Big Fruit Hawthorn, seed soaking, disinfection and other treatments, sand storage and germination are carried out, and seeds are extracted after germination. The seedlings were planted in the non-woven nutritional cup with mixed substrates. Through seedling management and grafting, excellent clone seedlings were obtained. The root system of Jingxi Big Fruit Hawthorn seedlings cultivated by the invention is developed and robus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of afforestation, and has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靖西大果山楂(CrataegusjingxiensisLi)因其果大而闻名,是全国山楂属植物中的稀有品种,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山楂普查时发现的一个新品种,1985年被林学专家黎向东等正式定名为靖西大果山楂,其果实特大,营养丰富,食用与药用价值都很高,已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药食两用食品。靖西大果山楂不仅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大心房心室运动振幅,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心律紊乱,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脂,降压利尿和镇静等作用,还有消积、散淤、化痰、解毒、止血、防暑降温,提神醒脑,补脾健胃、增进食欲等功效。目前,靖西大果山楂主要以零星种植为主,大部分都是实生苗,产量偏低,品质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医疗保健的原料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靖西大果山楂的种植和利用的研究。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1017639.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果山楂的育苗技术”,其主要包括采种、种子处理、种子的湿沙层积处理、选地点播、小苗摘心、芽接等步骤进行育苗,可提高种子的出芽率,使幼苗长得更加强壮整齐,其合格率更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667112.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山楂苗木嫁接培育技术”,其包括种子采集与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接穗准备、嫁接方法和接后管理等步骤进行山楂苗木的嫁接培育。上述专利技术仍是采用传统的大田地栽育苗方式,由于苗木培育是植物资源栽培、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其中育苗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而且与大田地栽育苗方式相比较,容器育苗具有明显的优点,如节约用种量、有利培养壮苗、缩短育苗周期、提高造林成活率等,所以采用混合基质开展靖西大果山楂的容器育苗,在苗木长势、质量及造林后的成活率等方面都能够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这对靖西大果山楂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装有混合基质的容器培育靖西大果山楂苗木,提高了靖西大果山楂苗木培育的速度和质量。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通过采集成熟的靖西大果山楂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待种子萌发后取出植苗于装有混合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苗木嫁接得到可出圃的优良无性系苗,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采种: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实变为浅黄色时进行采果,采果后用刀劈开及时取出种子,选择饱满的大粒种子备用;收集采种后剩下的果实经过粉碎过20目筛网得到山楂果粉备用;(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挑选得到的大粒种子用熟石灰搓揉后再用水冲洗,把含有糖质的表皮粘液洗掉,然后将种子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后冲洗干净,再用生根水浸泡1h,捞出阴干备藏;(3)种子催芽:在来年的1月份至2月份,将步骤(2)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经过常规消毒过的沙床上,然后覆盖1~2cm高的湿润沙子进行沙藏催芽,搭盖塑料防止雨水冲刷,同时搭盖荫棚遮阴;(4)基质配制:以红心土和充分腐熟的椰糠作为基质的配置原料,同时添加钙镁磷肥、草木灰和步骤(1)所述的山楂果粉,按照红心土:椰糠:钙镁磷肥:草木灰:山楂果粉为(12~16):(4~8):1:1:1的体积比充分混匀后得到基质,然后将基质装满营养杯按每畦宽1m的规格紧密置放于圃地内,植苗前1d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将基质淋透进行消毒处理;(5)芽苗挖取:在步骤(3)沙藏催芽18~22d后,人工轻轻挖取露白至胚根长出的芽苗,并用清水洗掉所附沙子,对胚根过长的芽苗进行切根处理,保留的根长度为3~4cm;(6)植苗上杯:先用清水将营养杯内的基质淋透,接着用小木棍在杯内基质上插一个小洞,深度以刚好埋完种子为宜,然后放入步骤(5)中挖取并处理过的芽苗,并向芽苗方向挤压基质,最后淋透水并进行遮荫;(7)苗期管理①淋水:植苗上杯后视营养杯内基质水分蒸发情况,及时、均匀地淋水,保持基质湿度为70%~80%;②根外追肥:每月定期喷施叶面肥1次;③追肥:苗木长出2~3片叶后,在4月中旬、7月上旬各淋施速效氮肥1次,每次用量为10~15kg/667m2;④去除遮阴:在苗木长到10cm时去除遮阳网;⑤病虫害防治:每隔半月喷施一次防治液;所述的防治液是将山茶叶、松树叶、银杏叶和桑叶,按照1:1:1:1的重量份混合,在12~15℃下阴干,粗粉碎至50目,加5~10倍水煮沸半小时,取滤液真空浓缩至原来体积的3/4后得到的;(8)苗木嫁接:在完成上述植苗上杯步骤后的次年10月份,在优良的结果的靖西大果山楂大树上采集穗条,并采用常规的劈接或切接的嫁接方法进行苗木嫁接,嫁接好后加盖荫棚进行遮荫;嫁接后15d进行成活率检查,不成活的及时进行补接,待接穗萌芽长至15cm后进行除萌及解绑;(9)苗木出圃:出圃前25~35d进行炼苗,出圃前1d淋透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出圃造林。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用的生根水是由浓度为50ppm的吲哚丁酸和浓度为100ppm的奈乙酸混合组成。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的营养杯为16cm×16cm的无纺布营养杯;圃地是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进一步,上述步骤(6)中的遮荫是用遮光度为70%的遮阳网连片搭盖高1.8~2m的荫棚来进行的。进一步,上述步骤(7)中的所述叶面肥是由以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0.2~0.3%磷酸二氢钾、0.01~0.02%吲哚乙酸。进一步,上述步骤(7)中所述的速效氮肥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5~10份硝酸铵、2~5份硝酸钙、1000~1500份水。由于靖西大果山碴对水肥很敏感,在中幼林期对氮的需求大于磷和钾,所以本技术方案的追肥是采用硝酸铵和硝酸钙以及水配制利于靖西大果山楂吸收的速效氮肥。进一步,上述步骤(9)中的炼苗是通过拆除荫棚,逐渐减少肥水供给至原供给量的一半进行的。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了给后续育苗工作提供优质的种子,本技术方案选择浅黄色的靖西大果山楂果实,并挑选果实中饱满的大粒种子进行后续育苗;同时将采种后剩下的果实回收粉碎作为原料配制后续容器育苗使用的基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本技术方案在种子处理时用熟石灰搓揉种子再用水冲洗,因为种子表面的粘液属于一类果胶类多糖物质,用熟石灰搓揉可以把种子表面的果胶钙化,然后再用水冲洗可以有效去除种子表皮上的粘液。3、本技术方案选用红心土、椰糠、钙镁磷肥、草木灰和山楂果粉按照一定配比制备基质用于靖西大果山楂苗的栽培,可以满足靖西大果山楂苗生长的营养需求,因为椰糠的保水性和透气性较好,既利于作物生根、发芽,又可以充分保持水分和养分,减少流失,还可以有效防止植物根系被腐蚀,促进其生长,而且充分腐熟后的椰糠酸碱度适宜,有机质含量高,碳氮比较低,可保持营养液的化学平衡,营养丰富,有利于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苗对养分的吸收。将椰糠与红心土混合配制基质,增强基质通透性和保水性;同时基质中添加钙镁磷肥、钾含量高的草木灰可以为椰糠和红心土混合基质补充钙、镁、钾等营养元素,而且采种后的山楂果实中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果胶质、红色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集成熟的靖西大果山楂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待种子萌发后取出植苗于装有混合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苗木嫁接得到可出圃的优良无性系苗,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采种: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实变为浅黄色时进行采果,采果后用刀劈开及时取出种子,选择饱满的大粒种子备用;收集采种后剩下的果实经过粉碎过20目筛网得到山楂果粉备用;(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挑选得到的大粒种子用熟石灰搓揉后再用水冲洗,把含有糖质的表皮粘液洗掉,然后将种子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后冲洗干净,再用生根水浸泡1h,捞出阴干备藏;(3)种子催芽:在来年的1月份至2月份,将步骤(2)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经过常规消毒过的沙床上,然后覆盖1~2cm高的湿润沙子进行沙藏催芽,搭盖塑料防止雨水冲刷,同时搭盖荫棚遮阴;(4)基质配制:以红心土和充分腐熟的椰糠作为基质的配置原料,同时添加钙镁磷肥、草木灰和步骤(1)所述的山楂果粉,按照红心土 : 椰糠 : 钙镁磷肥 : 草木灰 : 山楂果粉为(12~16):(4~8):1:1:1的体积比充分混匀后得到基质,然后将基质装满营养杯按每畦宽1m的规格紧密置放于圃地内,植苗前1d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将基质淋透进行消毒处理;(5)芽苗挖取:在步骤(3)沙藏催芽18~22d后,人工轻轻挖取露白至胚根长出的芽苗,并用清水洗掉所附沙子,对胚根过长的芽苗进行切根处理,保留的根长度为3~4cm;(6)植苗上杯:先用清水将营养杯内的基质淋透,接着用小木棍在杯内基质上插一个小洞,深度以刚好埋完种子为宜,然后放入步骤(5)中挖取并处理过的芽苗,并向芽苗方向挤压基质,最后淋透水并进行遮荫;(7)苗期管理①淋水:植苗上杯后视营养杯内基质水分蒸发情况,及时、均匀地淋水,保持基质湿度为70%~80%;②根外追肥:每月定期喷施叶面肥1次;③追肥:苗木长出2~3片叶后,在4月中旬、7月上旬各淋施速效氮肥1次,每次用量为10~15 kg/667m2;④去除遮阴:在苗木长到10cm时去除遮阳网;⑤病虫害防治:每隔半月喷施一次防治液;所述的防治液是将山茶叶、松树叶、银杏叶和桑叶,按照1:1:1:1的重量份混合,在12~15℃下阴干,粗粉碎至50目,加 5~10 倍水煮沸半小时,取滤液真空浓缩至原来体积的3/4后得到的;(8)苗木嫁接:在完成上述植苗上杯步骤后的次年10月份,在优良的结果的靖西大果山楂大树上采集穗条,并采用常规的劈接或切接的嫁接方法进行苗木嫁接,嫁接好后加盖荫棚进行遮荫;嫁接后15d进行成活率检查,不成活的及时进行补接,待接穗萌芽长至15cm后进行除萌及解绑;(9)苗木出圃:出圃前25~35d进行炼苗,出圃前1 d淋透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出圃造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靖西大果山楂容器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集成熟的靖西大果山楂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处理后实施沙藏催芽,待种子萌发后取出植苗于装有混合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苗木嫁接得到可出圃的优良无性系苗,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采种: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实变为浅黄色时进行采果,采果后用刀劈开及时取出种子,选择饱满的大粒种子备用;收集采种后剩下的果实经过粉碎过20目筛网得到山楂果粉备用;(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挑选得到的大粒种子用熟石灰搓揉后再用水冲洗,把含有糖质的表皮粘液洗掉,然后将种子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后冲洗干净,再用生根水浸泡1h,捞出阴干备藏;(3)种子催芽:在来年的1月份至2月份,将步骤(2)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经过常规消毒过的沙床上,然后覆盖1~2cm高的湿润沙子进行沙藏催芽,搭盖塑料防止雨水冲刷,同时搭盖荫棚遮阴;(4)基质配制:以红心土和充分腐熟的椰糠作为基质的配置原料,同时添加钙镁磷肥、草木灰和步骤(1)所述的山楂果粉,按照红心土:椰糠:钙镁磷肥:草木灰:山楂果粉为(12~16):(4~8):1:1:1的体积比充分混匀后得到基质,然后将基质装满营养杯按每畦宽1m的规格紧密置放于圃地内,植苗前1d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将基质淋透进行消毒处理;(5)芽苗挖取:在步骤(3)沙藏催芽18~22d后,人工轻轻挖取露白至胚根长出的芽苗,并用清水洗掉所附沙子,对胚根过长的芽苗进行切根处理,保留的根长度为3~4cm;(6)植苗上杯:先用清水将营养杯内的基质淋透,接着用小木棍在杯内基质上插一个小洞,深度以刚好埋完种子为宜,然后放入步骤(5)中挖取并处理过的芽苗,并向芽苗方向挤压基质,最后淋透水并进行遮荫;(7)苗期管理①淋水:植苗上杯后视营养杯内基质水分蒸发情况,及时、均匀地淋水,保持基质湿度为70%~80%;②根外追肥:每月定期喷施叶面肥1次;③追肥:苗木长出2~3片叶后,在4月中旬、7月上旬各淋施速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健明蓝金宣黄晓露曾祥艳李军集李开祥赵志珩叶海芹廖立发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