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交换服务软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数据交换
,具体来说,涉及数据交换服务软件。
技术介绍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而全的自主式生产转变为专业化协作生产,企业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带来的挑战以及内部管理和运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因此,对内,企业迫切需要能整合优化内部资源和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互连互通、信息共享融合和业务整合,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对外,企业迫切需要打通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伙伴、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自动化业务协同,降低交易成本,以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企业应用系统与第三方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建设模式上按照传统的方式构建,在虚拟化云计算平台上部署数据交换平台。云平台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层多租户和虚拟化,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自身的业务和技术层面没有提供多领域租户模式。目前很多大型项目需要完成对公安、交通、教育、保险、信用等多方数据的汇聚,实现数据集中和数据共享,且对实时性准确性要求较高。现有的多数数据交换平台,采用框架+插件的架构构建数据 ...
【技术保护点】
1.数据交换服务软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源(1)、目标端适配器(2)、基础框架服务(3)、任务调度引擎Quartz(4)、ETL Kettle(5)、数据端适配器(6)、数据源(7)、监控管理模块(8)和企业服务总线ESB(9),所述基础框架服务(3)包括资源分配(10)、扩展机制(11)、超时机制(12)、重试机制(13)、安全机制(14)和异常处理(15),所述ETL Kettle(5)包括数据抽取(16)、数据处理(17)和消息机制(18),其中;所述目标端适配器(2),用于监测监控管理模块以及用以系统配置、交换任务监控、元数据管理和日志管理;所述基础框架服务(3) ...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据交换服务软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源(1)、目标端适配器(2)、基础框架服务(3)、任务调度引擎Quartz(4)、ETLKettle(5)、数据端适配器(6)、数据源(7)、监控管理模块(8)和企业服务总线ESB(9),所述基础框架服务(3)包括资源分配(10)、扩展机制(11)、超时机制(12)、重试机制(13)、安全机制(14)和异常处理(15),所述ETLKettle(5)包括数据抽取(16)、数据处理(17)和消息机制(18),其中;所述目标端适配器(2),用于监测监控管理模块以及用以系统配置、交换任务监控、元数据管理和日志管理;所述基础框架服务(3),用于调试资源分配、扩展机制、超时机制、重试机制、安全机制和异常处理;所述ETLKettle(5),基于ETL工具和Kettle平台,用以通过时间戳、标志位、日志分析进行增量判断,利用数据过滤、数据路由、数据关联插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通过消息路由、消息转换、协议转换和路由转换进行数据反馈和判断;所述数据端适配器(6),用于监测企业服务总线ESB以及用于数据源流程监控和日志监控;所述监控管理模块(8),用于监控管理逻辑节点及部署在逻辑节点上面的项目、服务、组件及业务流程等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惟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帧讯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