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储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372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储热装置,该换热‑储热装置包括一罐体、绝热隔板和换热管道,所述罐体由平行布置的N个所述绝热隔板分隔成(N+1)个相互独立的换热层,其中N≥1,且为整数;所述换热管道均匀分布在各所述换热层中,相邻两层所述换热层通过所述换热管道的连接实现连通;所述换热管道的管程用于填充工作介质,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换热层之间的壳程空间用于填充储热介质;所述换热‑储热装置用于使所述换热管道中的工作介质逐层流经各换热层,并与各换热层中的储热介质进行间接换热,储热后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储热装置更加简单紧凑,成本降低,安全性提高,能量密度和传热特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储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储热装置。
技术介绍
以太阳能以及风能为代表绿色能源是能源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绿色能源具有环保且取之不尽的优势,然而由于绿色能源一般受到天气、季节,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难以提供稳定的能源输出,从而很难输出与电网匹配的电力。因此现阶段绿色能源的弃风弃光问题非常严重。为了让绿色能源也能输出时间上分布均匀的电力,采取一定的储能技术,以空间换取时间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储能可以分为物理储能与化学储能,化学储能通常容量较小,难以满足大型电站需求,而传统的物理储能装置需要结合换热器、储热罐等多种装置,结构复杂。以熔盐储能为代表的物理储能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结构简单等特点。现有使用在热泵式系统中的储能技术是用于储热的双罐式储能系统。其中,熔盐作为换热流体,从一罐流出后经过换热器与气体换热后,进行另一罐进行储存。然而,双罐式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造价比较贵;(2)由于采用的是流动的熔盐,可能产生凝固堵塞等现象,使安全性、传热特性降低;(3)双罐中只能使用液态熔盐,为显热型储能,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置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罐体、绝热隔板和换热管道,所述罐体由平行布置的N个所述绝热隔板分隔成(N+1)个相互独立的换热层,其中N≥1,且为整数;所述换热管道均匀分布在各所述换热层中,相邻两层所述换热层通过所述换热管道的连接实现连通;所述换热管道的管程用于填充工作介质,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换热层之间的壳程空间用于填充储热介质;所述换热‑储热装置用于使所述换热管道中的工作介质逐层流经各换热层,并与各换热层中的储热介质进行间接换热,储热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罐体、绝热隔板和换热管道,所述罐体由平行布置的N个所述绝热隔板分隔成(N+1)个相互独立的换热层,其中N≥1,且为整数;所述换热管道均匀分布在各所述换热层中,相邻两层所述换热层通过所述换热管道的连接实现连通;所述换热管道的管程用于填充工作介质,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换热层之间的壳程空间用于填充储热介质;所述换热-储热装置用于使所述换热管道中的工作介质逐层流经各换热层,并与各换热层中的储热介质进行间接换热,储热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隔板的布置方式为垂直或水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隔板为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为并列布置的若干根蛇形管,每一所述蛇形管依次穿设各所述换热层,所述蛇形管所在平面与所述绝热隔板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子彦邹杨戴叶沈佳杰袁晓凤陈兴伟谢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