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36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风机下方分布有喷淋管;喷淋管底面设有一次喷头;一次喷头下方设有填料;填料下方设有壳管式冷凝器;冷凝盘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上端口连通上集水腔体;内管的上端口连通上集流腔体;上集流腔体设置在上集水腔体内;外管的下端口连通下集水腔体;内管的下端口连通下集流腔体;下集流腔体设置在下集水腔体内;上集流腔体连通有流体进管;下集流腔体连通有流体出管;下集水腔体通过支管连通进水管;上集水腔体通过导水管与集水槽连通;集水槽底面分布有二次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冷凝器换热面积放大并实现一次接触冷却,一次间接蒸发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同一体积下冷却水吨位也越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塔
,具体为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塔型为水泵8将积水盆10内的水经进水管9灌入一次喷头3后,喷淋喷入填料6均布于冷凝器31,实现一次间接蒸发再由风机1将热带出塔体冷却。现有冷凝器31多为直管两端接弯头式冷凝器,导致整个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有限,无法突破,如果要提高冷却效率,就要求冷却水吨位越大,冷凝器就越大,从而使塔体越大,成本越高,占地面积及整体体积也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冷凝器换热面积放大并实现一次接触冷却,一次间接蒸发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同一体积下冷却水吨位也越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它包括设置在冷却塔顶端的风机和底面的积水盆;所述风机下方分布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端通过水泵连通积水盆;所述喷淋管底面设置有一次喷头;所述一次喷头下方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下方设置有壳管式冷凝器;所述壳管式冷凝器的冷凝盘管为带夹层腔的双层管,包括外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它包括设置在冷却塔顶端的风机(1)和底面的积水盆(8);所述风机(1)下方分布有喷淋管(2);所述喷淋管(2)连接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下端通过水泵(10)连通积水盆(8);所述喷淋管(2)底面设置有一次喷头(3);所述一次喷头(3)下方设置有填料(6);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6)下方设置有壳管式冷凝器(7);所述壳管式冷凝器(7)的冷凝盘管(21)为带夹层腔的双层管,包括外层的外管(20)和内层的内管(19);所述外管(20)的上端口连通上集水腔体(15);所述内管(19)的上端口连通上集流腔体(17);所述上集流腔体(17)设置在上集水腔体(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它包括设置在冷却塔顶端的风机(1)和底面的积水盆(8);所述风机(1)下方分布有喷淋管(2);所述喷淋管(2)连接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下端通过水泵(10)连通积水盆(8);所述喷淋管(2)底面设置有一次喷头(3);所述一次喷头(3)下方设置有填料(6);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6)下方设置有壳管式冷凝器(7);所述壳管式冷凝器(7)的冷凝盘管(21)为带夹层腔的双层管,包括外层的外管(20)和内层的内管(19);所述外管(20)的上端口连通上集水腔体(15);所述内管(19)的上端口连通上集流腔体(17);所述上集流腔体(17)设置在上集水腔体(15)内;所述外管(20)的下端口连通下集水腔体(22);所述内管(19)的下端口连通下集流腔体(23);所述下集流腔体(23)设置在下集水腔体(22)内;所述上集流腔体(17)连通有流体进管(11);所述流体进管(11)穿过上集水腔体(15)后延伸出来;所述下集流腔体(23)连通有流体出管(14);所述流体出管(14)穿过下集水腔体(22)后延伸出来;所述下集水腔体(22)通过支管(12)连通进水管(9);所述上集水腔体(15)通过导水管(16)与水平设置在一次喷头(3)下方的集水槽(4)连通;所述集水槽(4)底面分布有二次喷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喷头(5)为偏转扇形喷嘴;所述二次喷头(5)每两只一组分布在集水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浩傅立新戴聪蔺城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