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18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该方法通过准确选择三阶贝塞尔样条插值算法中参变量的数值,能够在每设定数量的连续的真实点中最后两个真实点位置之间实现样条插点的插入,从而在保证了较高的报点率的同时,克服了直接采用现有三阶贝塞尔样条插值算法导致的报点延后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克服报点延后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样条插点的插入位置,使得样条插点趋近于该最后两个真实点位置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样实时显示的真实点和样条插点极大的提升了触摸屏划线平滑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技术介绍
在移动终端采用的IC芯片中,V-MODE模式下SCAN扫描的频率与现实的频率相同,为60Hz,故理论的报点率应为60Hz,即每秒钟显示60个点。由于报点率为60Hz的情况下,屏幕显示的划线轨迹效果不是很连贯、细致,最初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一次扫描对应两次报点行为,如图1所示,在快速变向滑动(曲线或圆圈)时,由于点间距较远,插入的点又位于前后两点中间,故插点会很明显的被识别出来,无法展示出高报点率的优势。样条插值可以使用低阶多项式样条实现较小的插值误差,这样就避免了使用高阶多项式所出现的龙格现象,所以样条插值相比牛顿插值、拉格朗日插值等方法更为简洁实用。贝塞尔样条插值算法主要优化插入点的位置,使得插入点更好的贴合触摸的整体轨迹,使得轨迹整体看起来更加平滑。传统的三阶贝塞尔样条插值算法只能由四个控制点P0,P1,P2,P3来生成中间两个控制点P1,P2的样条插点,如此若应用在触摸Touch算法中实现起来就需要整体延后一帧的报点,实际使用中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触摸屏上划线过程中产生的真实点位置;基于预设算法在每次处理的设定数量连续真实点中最后两个真实点位置之间插入样条插点;将每次处理的设定数量连续真实点以及相应的所述样条插点显示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触摸屏上划线过程中产生的真实点位置;基于预设算法在每次处理的设定数量连续真实点中最后两个真实点位置之间插入样条插点;将每次处理的设定数量连续真实点以及相应的所述样条插点显示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接收触摸屏上划线过程中产生的真实点位置;所述预设算法,包括:三阶贝塞尔样条插值算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阶贝塞尔样条插值算法中,在每次处理的连续真实点的设定数量为4个的情况下,设P0,P1,P2,P3分别为4个连续的真实点位置,则用于确定样条插点位置C(t)的公式如下:其中,t为参变量,1<t<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处理的连续真实点的设定数量为4个的情况下,设P0,P1,P2,P3分别为4个连续的真实点位置,则基于三阶贝塞尔样条插值算法在每次处理的设定数量连续真实点中最后两个真实点位置之间插入样条插点,包括:按照如下公式在每4个连续的真实点中确定出样条插点的初始位置C(t),样条插点的初始位置C(t)位于第3个真实点位置P2和第4个真实点位置P3之间;其中,t为参变量,1<t<1.5;将样条插点的初始位置C(t)沿着从P2到初始位置C(t)的向量方向移动设定的距离,所述设定的距离为第3个真实点位置P2和第4个真实点位置P3的间距的0%到50%之间,得到样条插点的最终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t越大,所述设定的距离越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t=1.3,所述设定的距离为第3个真实点位置P2和第4个真实点位置P3的间距的20%。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实时系统或者非实时系统。8.一种触摸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用于接收触摸屏上划线过程中产生的真实点位置;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算法在每次处理的设定数量连续真实点中最后两个真实点位置之间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少凡姜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