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97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包括多块布置在建筑顶部的光伏板、多条纵向水槽、多条分流槽以及排水沟,多条纵向水槽位于光伏板下方,多块光伏板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布置并具有横向间隙,多条分流槽设置在横向间隙之间并与相邻的纵向水槽相连通,排水沟位于建筑顶部的坡底,多条纵向水槽连通至排水沟。在下雨积水时,雨水或积水流进分流槽,再流向两侧的纵向水槽中,沿建筑的顶部的斜坡方向向下流动,最终,汇集到排水沟,雨水和积水从排水沟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用于及时排出架设有光伏板的建筑的顶部的积水,防止光伏建筑的顶部发生漏水。

Top Drainage Structure of Photovoltaic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hotovoltaic panels, and discloses the top drainage structure of photovoltaic building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photovoltaic panels,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flumes, a plurality of distributors and drainage ditche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flumes located under the photovoltaic panels, a plurality of photovoltaic panels arranged along the inclined direction of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and having transverse clearances, and a plurality of distributor slots arranged in the transverse The gap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acent longitudinal flume, the drainage ditch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lope at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and several longitudinal flumes are connected to the drainage ditch. When rainwater accumulates, rainwater or accumulated water enters the distributor, then flows to the longitudinal flume on both sides, flows downward along the slope direction at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and finally converges to the drainage ditch, where rainwater and accumulated water are discharged from the drainage ditch. The top drainage structure of the photovoltaic building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drain the accumulated water 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with photovoltaic panels in time and prevent the leakage of water on the top of the photovoltaic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系统的
,尤其是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板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集热,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光伏系统通过产生的直流电给建筑内的电器供能,自给自足,并且不会危害环境。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然而目前位于建筑顶部的光伏板组件,在防水上并不完善,尤其是在雨季,光伏板组件很容易集聚雨水或者雨水排放不及时,光伏板组件进水发生损坏,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顶部的光伏板组件排水并不完善,容易造成屋顶漏水及光伏板组件进水发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布置在建筑顶部的光伏板、纵向水槽、分流槽以及排水沟,多块所述光伏板依序排列布置;所述纵向水槽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下方,并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布置,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光伏板之间具有横向间隙,所述横向间隙上设置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连通至所述纵向水槽,所述排水沟位于建筑顶部的坡底,多条所述纵向水槽连通至所述排水沟。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水槽的底部平整,两侧向上倾斜,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纵向水槽之间形成有中部平整两端向下倾斜的凸棱。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固定在所述凸棱中部的平整端面上与所述建筑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槽的中部固定在所述凸棱上,所述分流槽的两端向下倾斜连通至纵向水槽。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槽沿建筑顶部的倾斜方向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光伏板抵接。进一步的,沿所述分流槽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光伏板具有纵向间隙,所述纵向水槽布置在所述纵向间隙的下。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槽与相邻的所述光伏板之间的抵接处设有防水垫。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中装有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通过在光伏板之间的横向间隙中设有的分流槽,在下雨积水时,雨水或积水流进分流槽,再向两侧的纵向水槽流动,沿建筑的顶部的斜坡方向向下流动,最终,汇集到与多条纵向水槽连通的排水沟上,雨水和积水从排水沟向外排出,从而达到排出雨水或积水的目的,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光伏板的损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顶部的光伏板组件排水并不完善,容易使光伏板组件进水发生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用于及时排出设有光伏板11的建筑顶部的积水,防止光伏板11发生损坏。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包括多条位于建筑顶部的纵向水槽12、多块光伏板11多条分流槽14以及排水沟13,多块光伏板11依序排列布置,沿建筑顶部的倾斜方向上,多块光伏板11依次排列,并且在相邻的光伏板11之间具有横向间隙,横向间隙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垂直布置;而分流槽14就位于纵向相邻的光伏板11之间;多条横向布置的分流槽14与相邻的纵向水槽12连通,排水沟13位于建筑顶部的坡底,这多条纵向水槽12与排水沟13相连通。这样,在下雨积水时,雨水或积水流进光伏板11之间的横向间隙中,从而流进分流槽14,分流槽14上的雨水或积水随之流进相邻的纵向水槽12中,雨水或积水沿建筑的顶部的斜坡方向向下流动,最终,雨水或积水汇集到与多条纵向水槽12连通的排水沟13上,雨水和积水从排水沟13向外排出,从而达到排出雨水或积水的目的,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光伏板11的损坏。具体的,纵向水槽12的中部呈平整状,两端向上倾斜,这样方便纵向水槽12中的水向下流动,在每每相邻的光伏板11之间均形成有纵向水槽12,这多条纵向水槽12依次排列,从而构成了一个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将建筑的顶部的雨水或积水排出。而相邻的纵向水槽12之间则形成有凸棱121,凸棱121的中部平整,两端向下倾斜与纵向水槽12连通,这样构成了多条纵向水槽12,排水效率高。光伏板11位于纵向水槽12的上方,并与建筑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的,光伏板11固定在凸棱121的平整端面上,这样,位于光伏板11下方的纵向水槽12排水时就不会与光伏板11相接触。光伏板11与凸棱1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连接位置处设有密封圈,防止少量的雨水或积水从连接位置渗透到屋内。为了使光伏板11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固,沿建筑顶部的倾斜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光伏板11通过连接块15固定连接。另外,分流槽14的中部固定在凸棱121上,两端向下倾斜,与纵向水槽12连通,并与凸棱121贴合,从而防止移动。并且,在沿建筑顶部的倾斜方向上,分流槽14的两侧分别与上下相邻的光伏板11相抵接,这样将分流槽14的位置卡住,防止在雨水或积水冲刷过程中移动,并且方便从光伏板11上流下的雨水或积水流进分流槽14。另外,在分流槽14的方向上,多块相邻光伏板11之间也具有纵向间隙111,纵向水槽12则设置在这纵向间隙111的下方,这样雨水或积水不仅能从分流槽14流进两侧的纵向水槽12中,还可以直接通过横向相邻光伏板11之间的纵向间隙111流进纵向水槽12中,使该排水结构的排水效率更快。另外,在光伏板11的下方也设有纵向水槽12,这样增加了纵向水槽12的数量,位于横向间隙下方的纵向水槽12既可以直接流进雨水或积水,也可以通过分流槽14流进雨水或积水,而位于光伏板11下方的纵向水槽12则通过分流槽14流进雨水或积水,这样,多条纵向水槽12在集中向排水沟排水,增加了该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分流槽14的两侧要低于相邻的光伏板11的厚度,这样,方便雨水或积水流进分流槽14。另外,在分流槽14与相邻的光伏板11的抵接位置处设有防水垫,从而防止流进分流槽14的雨水或积水流进分流槽14与光伏板11之间的微小间隙。本实施例中,多块光伏板11矩阵排列构成光伏板组件,所构成的光伏组件在有阳光的天气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建筑提供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而在雨天情况下,雨水或积水则从纵向水槽12流动汇集到排水沟13排出,不会使光伏系统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布置在建筑顶部的光伏板、纵向水槽、分流槽以及排水沟,多块所述光伏板依序排列布置;所述纵向水槽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下方,并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布置,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光伏板之间具有横向间隙,所述横向间隙上设置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连通至所述纵向水槽,所述排水沟位于建筑顶部的坡底,多条所述纵向水槽连通至所述排水沟。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布置在建筑顶部的光伏板、纵向水槽、分流槽以及排水沟,多块所述光伏板依序排列布置;所述纵向水槽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下方,并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布置,沿建筑的顶部的倾斜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光伏板之间具有横向间隙,所述横向间隙上设置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连通至所述纵向水槽,所述排水沟位于建筑顶部的坡底,多条所述纵向水槽连通至所述排水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水槽的底部平整,两侧向上倾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纵向水槽之间形成有中部平整两端向下倾斜的凸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建筑的顶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