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87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点火装置,自动点火装置包括壳体、电子点火针、喷油管,喷油管由左向右伸入至壳体内,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喷油嘴,喷油管的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用于与油泵系统连接的管接头,壳体的右端设有点火腔,电子点火针的点火端和喷油嘴均位于所述点火腔内,壳体的一侧径向设有进风管,点火腔的外周上径向设有进风口,点火腔与壳体内壁之前有环形间隔以形成通风道,进风口与通风道连通,点火腔的右侧为火焰出口,壳体上于通风道的右侧设有出风板,出风板上沿圆周分布有多个出风口。该自动点火装置操作简单,能够降低危险系数;点火成功率高。

An Automatic Igni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igni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electronic ignition needle and a nozzle. The nozzle extends from left to right into the shell, and one end of the nozzle insid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nozzle. One end of the nozzle outside the shell is a pipe joint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oil pump system. The right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gnition chamber, and the ignition end of the electronic ignition needle and the nozzle are even. In the ignition chamber, one side of the shell is radially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outer part of the ignition chamber is radially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ignition chamber is annular spaced before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o form an air passage,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assage, the right side of the ignition chamber is a flame outlet,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n air outlet plat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ir passage, and there are multiple air outlet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air outlet plate. The automatic ignition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risk factor and high success rate of i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点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设备热源、锅炉启动点火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的烘干设备使用的热源主要是:热风炉、煤粉炉、沸腾炉、链排炉等,这些炉子的主要燃料就是煤,在启动烘干设备时,需要对热源进行点火。主要采取的就是人工点火的方式,在炉内放上一定量的煤粉,在煤粉上倒上一些柴油或者引柴,人工点燃。这种方式不仅一次点燃的成功率低,而且危险系数高,稍有不慎就容易对工人造成灼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点火装置,以解决人工点燃存在的可能对人工造成灼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自动点火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动点火装置,包括壳体、电子点火针、喷油管,喷油管由左向右伸入至壳体内,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喷油嘴,喷油管的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用于与油泵系统连接的管接头,壳体的右端设有点火腔,电子点火针的点火端和喷油嘴均位于所述点火腔内,壳体的一侧径向设有进风管,点火腔的外周上径向设有进风口,点火腔与壳体内壁之前有环形间隔以形成通风道,进风口与通风道连通,点火腔的右侧为火焰出口,壳体上于通风道的右侧设有出风板,出风板上沿圆周分布有多个出风口。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为圆筒形,出风板为圆形板,出风口为半圆形孔,各出风口沿圆形板均匀分布。进一步优选,所述进风口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为圆孔,第二进风口为长孔,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均有若干个且沿点火腔外周分布。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的左端密封连接有封板,电子点火针、喷油管均从该封板穿过,封板为法兰板。进一步优选,所述点火腔内设有隔板,隔板位于喷油嘴的右方,隔板通过支撑杆连接在喷油管上,隔板上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通孔。进一步优选,所述进风管上设有风量调节结构,风量调节结构包括转轴、翻板、锁止件,转轴密封转动装配在进风管上,翻板位于进风管内且与转轴固定连接,锁止件用于保持翻板的角度。进一步优选,进风管外侧固定设有支板,支板的一侧设有可转动的转板,支板、转板通过锁止件固定,转板与转轴固定连接,支板上设有供锁止件穿过的弧形槽。进一步优选,所述转板为L型板,转板由竖向板与垂直板构成,垂直板形成供手持的调节部,竖向板通过所述锁止件与支板连接,锁止件包括螺栓与蝶形螺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自动点火装置的原理,首先要启动鼓风机,使大量空气由进风管进入到点火装置壳体内,这些空气一是为燃烧提供氧气,二是要与雾化的汽油混合。然后再启动与喷油管连接的油泵系统,将汽油由油箱输送到喷油嘴位置并给予汽油一定的压力,让喷油嘴将汽油雾化,雾化的汽油再与空气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最后启动电子点火针点燃油气混合物,用启动完成的点火器去点燃炉子。在使用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点火装置火焰的大小进行调节,风量调节结构控制点火装置进气量的大小,进气量的大小就决定了火焰的大小。该自动点火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危险系数;点火成功率高,使用过程中随时可以进行再次点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点火装置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点火装置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出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风量调节结构部分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壳体,2、电子点火针,3、封板,4、喷油管,5、风量调节结构,6、进风管,7、喷油嘴,8、隔板,9、点火腔,10、通风道,11、进风口,12、出风板,13、过渡板,51、支板,511、弧形槽,52、翻板,53、转板,54、转轴,55、蝶形螺母,531、竖向板,532、垂直板,81、通孔,121、出风口,131、穿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自动点火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自动点火装置,包括壳体1、电子点火针2、喷油管4。壳体1为圆筒形,喷油管4由左向右伸入至壳体1内,喷油管4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喷油嘴7,喷油管4的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为用于与油泵系统连接的管接头。壳体1的左端密封连接有封板3,电子点火针2、喷油管4均从该封板3穿过,且密封装配,保证不从左侧漏风,封板为法兰板。壳体1的右端设有点火腔9,电子点火针2的点火端和喷油嘴7均位于点火腔9内。电子点火针2外端用于与电子点火器连接,电子点火针、点火器为现有技术。点火腔9由套体形成,点火腔9与壳体1内壁之前有环形间隔以形成通风道10。点火腔9左侧通沿圆周分布的连接柱实现与壳体1内侧的固定,不影响进风。点火腔9的右侧为火焰出口。点火腔9的外周上径向设有进风口11,进风口与通风道10连通,进风口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为圆孔,第二进风口为长孔,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均有若干个且沿点火腔9外周分布。通过该进风口进来的风,用于与喷油嘴7出来的雾化的汽油进行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点火腔9内设有隔板8,隔板8位于喷油嘴7的右方,隔板8通过支撑杆连接在喷油管4上,具体地,支撑杆为圆钢,通过过渡板13连接在喷油管4上,过渡板13上设有与喷油管4穿装的穿装孔131。隔板8上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通孔81,设置两排。设置隔板是为了使得油气混合更均匀。壳体1上于通风道10的右侧设有出风板12,出风板12上沿圆周分布有多个出风口121。出风板12为圆形板,出风口121为半圆形孔,各出风口121沿圆形板均匀分布。从该出风口出来的风,为燃烧提供氧气。且将出风板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出风口,保证出风的均匀,围设在燃烧的火焰周围,使得火焰不分散。壳体1的一侧径向设有进风管6,进风管6用于与鼓风机连接。进风管6上设有风量调节结构5,风量调节结构5包括转轴54、翻板52、锁止件,转轴54密封转动装配在进风管6上,翻板52位于进风管6内且与转轴54固定连接,锁止件用于保持翻板52的角度。进风管6外侧固定设有支板51,支板51的一侧设有可转动的转板53,支板51、转板53通过锁止件固定,转板53与转轴54固定连接,支板51上设有供锁止件穿过的弧形槽511。转板53为L型板,转板由竖向板531与垂直板532构成,垂直板形成供手持的调节部,通过锁止件与支板51连接,锁止件包括螺栓与蝶形螺母55。调节时,松动锁止件,转板53旋转一定角度,螺栓可在弧形槽511内沿其运动,然后再拧紧蝶形螺母55即可,保持翻板52的角度。本专利技术自动点火装置的原理,首先要启动鼓风机,使大量空气由进风管6进入到点火装置壳体1内,这些空气一是为燃烧提供氧气,二是要与雾化的汽油混合。然后再启动与喷油管4连接的油泵,油泵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汽油由油箱输送到喷油嘴7位置并给予汽油一定的压力,让喷油嘴7将汽油雾化,雾化的汽油再与空气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最后启动电子点火针点燃油气混合物,用启动完成的点火器去点燃炉子。炉子点燃后再关闭油泵和鼓风机,整个操作步骤就完成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点火装置火焰的大小进行调节,调节翻板角度就能控制点火装置进气量的大小,而进气量的大小就决定了火焰的大小。本专利技术自动点火装置有一下特点,(1)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2)制作方便,所需材料都是常见材料,容易获得;喷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子点火针、喷油管,喷油管由左向右伸入至壳体内,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喷油嘴,喷油管的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用于与油泵系统连接的管接头,壳体的右端设有点火腔,电子点火针的点火端和喷油嘴均位于所述点火腔内,壳体的一侧径向设有进风管,点火腔的外周上径向设有进风口,点火腔与壳体内壁之前有环形间隔以形成通风道,进风口与通风道连通,点火腔的右侧为火焰出口,壳体上于通风道的右侧设有出风板,出风板上沿圆周分布有多个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子点火针、喷油管,喷油管由左向右伸入至壳体内,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喷油嘴,喷油管的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用于与油泵系统连接的管接头,壳体的右端设有点火腔,电子点火针的点火端和喷油嘴均位于所述点火腔内,壳体的一侧径向设有进风管,点火腔的外周上径向设有进风口,点火腔与壳体内壁之前有环形间隔以形成通风道,进风口与通风道连通,点火腔的右侧为火焰出口,壳体上于通风道的右侧设有出风板,出风板上沿圆周分布有多个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筒形,出风板为圆形板,出风口为半圆形孔,各出风口沿圆形板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为圆孔,第二进风口为长孔,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均有若干个且沿点火腔外周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银薛艳芬刘占军赵高威崔刘勇周会川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鼎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