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锁厂专利>正文

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866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该锁头包括:一中空锁头壳体;一位于锁头壳体内的锁芯,其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呈圆筒形状;一设置在锁芯筒体内的转动机构,它由转片、垫片、门盖及滚针所组成,转片、垫片、门盖的周边上设有缺口,转片、垫片上设有与凸台,转片与门盖上设有钥匙孔;一与转动机构配合的钥匙;其特点是:位于转片与门盖上的钥匙孔呈半圆形状的孔;钥匙的插入锁芯的部分也呈与该钥匙孔相配合的半圆形状。(*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片锁,尤其涉及一种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锁具其锁头部分通常由弹子和弹簧等组成,其结构是,将配有弹子的锁芯装在配有相应弹子和弹簧的锁头中,然后将对应的钥匙插入锁芯内,锁芯即可在锁头中转动,并带动锁舌作开启或关闭的动作,这种锁具存在互开的现象,即能用不同的钥匙开同一把锁。为了解决这一互开的问题,以提高保密度,提供给用户安全的锁具,锁具行业提出了一种转片结构的锁,(见中国专利号ZL 91231117.7),该锁的特点是,将钥匙插入转片孔内,先带动转片转过一个角度,再由转片带动锁芯作旋转运动,由此将锁芯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锁舌板,完成锁舌所需的运动,一种锁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能用不同的钥匙开同一把锁的这种互开的现象,但是由于其转片上的钥匙孔呈矩形状,而且该钥匙孔的形腔比较大,为此,它还是能被异物所开启,并且,由于该钥匙孔是位于转片的中央,呈矩形状,其基准点在矩形孔的中央,因此在铣削钥匙的牙花时,难以定准定位基准,不能确保铣削钥匙牙花的精度,使钥匙与转片配合转动时出现打轧现象,从而影响了开启锁具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它不仅能完全解决互开的问题,并且能防止钥匙被异物所开启,同时也确保了铣削钥匙牙花的精度,保证钥匙与锁具的良好配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该转片锁的锁头包括一位于其外的锁头壳体,它呈一中空且贯通的圆筒形状,其内壁面上直向设有一凹槽;一位于锁头壳体内且与其可转动配合的锁芯,它呈一个其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状,在该锁芯的筒体上直向设置有开穿的一宽缺槽与一窄缺槽;一设置在锁芯筒体内的转动机构,它由诸转片、诸垫片和位于转片和垫片之上的门盖以及竖向设立的滚针所组成,所述的转片、垫片、门盖的周边上设有缺口,所述的转片上设有与凸台,所述的转片与门盖上设有钥匙孔;一与锁芯和转动机构密切配合的钥匙;其特点是所述的位于转片与门盖上的钥匙孔是一个呈半圆形状的孔;所述的钥匙其插入锁芯的部分也呈与该钥匙孔相配合的半圆形状。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所述的半圆形钥匙孔位于转片与门盖的一侧,其半圆形的直线边是设置在转片与门盖的直径上。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所述的诸转片周边上的缺口其中心分别设置在各转片的0°至90°之间,各缺口中心之间相距18°。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所述的位于的转片、垫片、门盖的周边上的缺口呈圆弧形状,各转片门盖上的圆弧缺口对齐后便形成滚针槽。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所述的直向设置在该锁芯筒体上的宽缺槽的宽度大于锁头壳体的筒体表面积的四分之一。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所述的转片周边上设置的凸台位于锁芯筒体的宽缺槽内。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所述的门盖上未设置凸台,使该门盖可在锁芯内转动。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所述的设置在垫片周边上的凸台小于或等于锁芯筒体上宽缺槽的宽度。在上述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中,其中,在所述的垫片上设有向上或向下凸出的凸圈。本技术由于将位于转片与门盖上的钥匙孔设置呈半圆的形状,该半圆形的钥匙孔其形腔小于矩形孔的形腔,由此限制了异物在钥匙孔形腔内的活动,确实防止了锁具被异物所开启的现象;同时,由于半圆形钥匙孔位于转片与门盖的一侧,其半圆形的直线边是设置在转片与门盖的直径上,由此可以将铣削钥匙牙花的定位基准设置在钥匙杆的半圆形直线边的中点,而牙花刀的定位轨迹落在钥匙杆的半圆上,这样便可提高钥匙牙花的铣削精度,使钥匙与转片配合转动时旋转灵活,无打轧现象,保证钥匙与锁具的良好配合;并且,由于门盖上未设置凸台,使该门盖可在锁芯内转动,由此可达到防钻的效果,使本技术更具有安全性。通过影响对本技术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更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的锁头上表面锁头壳体与门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的锁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的转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A-A旋转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其锁头1由位于其外的锁头壳体10、位于锁头壳体10内且与其可转动配合的锁芯20、设置在锁芯20筒体内的转动机构30、与锁芯20和转动机构30密切配合的钥匙40所组成。该锁头壳体10是一中空且贯通的圆筒形状,在其内壁面上直向设有一凹槽(未图示)。在该锁头壳体10内是一锁芯20,该锁芯20是一个其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状,它以可转动配合的状态设置在锁头壳体10内,在该锁芯20的筒体上直向设置有开穿的一宽缺槽与一窄缺槽(未图示),其中,宽缺槽的宽度大于锁头壳体10的筒体表面积的四分之一。在锁芯20筒体内设有一锁具转动机构30,它由与锁芯20筒体内壁面可转动配合的多数个转片31、多数个垫片32、以及一位于转片31和垫片32之上的门盖33与竖向设立的滚针34所组成。在所述的转片31、垫片32、门盖33的周边上设有缺口,其中,转片31周边上的缺口其中心线分别设置在各转片31的0°至90°之间,并且,所述的位于的转片31、垫片32、门盖33的周边上的缺口呈圆弧形状,各转片31、门盖33上的圆弧缺口对齐后便形成滚针槽,所述的滚针便可位于其中。所述的转片31、垫片32上设有与凸台,其中,设置在转片31周边上的凸台位于锁芯20筒体的宽缺槽内;而,设置在垫片32周边上的凸台小于或等于锁芯20筒体上宽缺槽的宽度,使垫片32周边上的凸台位于该锁芯20筒体上宽缺槽中而不作过多的转动;并且,在所述的门盖33上未设置凸台,使该经热处理过的门盖33可在锁芯20内转动,以防止他物的钻与撬。在所述的垫片32上还设有向上或向下凸出的凸圈,由此可使位于转片31之间垫片32与转片31的接触减少,以方便转片31的旋转。在所述的转片31与门盖33上设有钥匙孔311,该钥匙孔呈一半圆形的孔状,它位于转片31与门盖33的一侧,其半圆形的直线边设置在转片31与门盖33的直径上。与此相配合的是,所述的钥匙40其插入锁芯的部分也呈与该钥匙孔311相配合的半圆形状。本技术是这样装配与使用的选择部分转片31,将缺口位置不同的转片31进行排列与组合,并放入锁芯20内,当与其匹配的钥匙40插入转片钥匙孔311内,然后顺时针转动钥匙40,锁芯20内的所有的转片31缺口都会对齐,形成滚针槽,这样滚针34便会自然而然滑入槽内,此时继续顺时针转动钥匙40,滚针34就会带动锁芯20一起转动,即便可将固定在锁芯20上的连接条(未图示)也一起带动转动,此时即可开启或闭合锁舌;如果逆时针旋转钥匙40,滚针34就被挤出滚针槽,若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钥匙40直到转不动为止,此时,所有转片31上的钥匙孔311都对齐了,钥匙40便可拔出来了。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将钥匙孔设置呈半圆的形状,使其的形腔小于矩形孔的形腔,由此限制了异物在钥匙孔形腔内的活动,有效防止了锁具被异物所开启的现象;同时,由于将半圆形钥匙孔直线边是设置在转片与门盖的直径上,使之可将铣削钥匙牙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异物开启的转片锁,该转片锁的锁头(1)包括:一位于其外的锁头壳体(10),它呈一中空且贯通的圆筒形状,其内壁面上直向设有一凹槽;一位于锁头壳体(10)内且与其可转动配合的锁芯(20),它呈一个其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状, 在该锁芯(20)的筒体上直向设置有开穿的一宽缺槽与一窄缺槽;一设置在锁芯(20)筒体内的转动机构(30),它由诸转片(31)、诸垫片(32)和位于转片(31)和垫片(32)之上的门盖(33)以及竖向设立的滚针(34)所组成,所述的转片( 31)、垫片(32)、门盖(33)的周边上有缺口,所述的转片(31)、垫片(32)上设有与凸台,所述的转片(31)与门盖(33)上设有钥匙孔(311);一与锁芯(20)和转动机构(30)密切配合的钥匙(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位于转片(31)与门盖(33)上的钥匙孔(311)是一个呈半圆形状的孔;所述的钥匙(40)其插入锁芯的部分也呈与该钥匙孔(311)相配合的半圆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福沈其兴陈智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