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忠富专利>正文

一种抽水发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77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抽水发电站,包括蓄水装置、抽水装置以及水车,水车包括水车本体,水车本体包括外圈、固定轴以及多个固定杆,固定轴设置在外圈内部中心位置,外圈内侧壁通过多个固定杆与固定轴固定连接,外圈的外侧壁侧边圆周方向设置有驱动齿,外圈的外侧壁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储水箱,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池,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蓄水池底部位于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水轮机,水轮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蓄水池底部一侧的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以带动发电机进行转动完成发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节能环保以及水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A Pumped-water Power Sta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mping power station, including a water storage device, a water pumping device and a water truck. The water truck includes a water truck body,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ring, a fixed shaft and a plurality of fixed rods. The fixed shaft is locat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inner outer r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ring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haft through a plurality of fixed rods, and the driving teeth are arrange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outer ring's outer wall.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ring, a number of water storage tanks are evenly arranged.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includes a water storage tank.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The water turbine is located at the outlet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water turbine is fixed with the input shaft of the generator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o drive the generator to rotate and complete the power genera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发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抽水发电站。
技术介绍
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的电站。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水力发电站又称水电厂。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水电站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水电站利用水源的性质,可分为三类。①常规水电站: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发电;②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力,将低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处上水库存蓄,待电网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尾水至下水库,从而满足电网调峰等电力负荷的需要;③潮汐电站:利用海潮涨落所形成的潮汐能发电。按照水电站对天然水流的利用方式和调节能力,可以分为两类。①径流式水电站:没有水库或水库库容很小,对天然水量无调节能力或调节能力很小的水电站;②蓄水式水电站:设有一定库容的水库,对天然水流具有不同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能源的需求也日趋增加,随着对能源的需求压力不断的增加,人们对于能源的开发也愈加增多;水力发电是人们对于新能源清洁能源的一项重要专利技术,但是利用水能发电一般是利用水流的落差产生的动能进行发电,因此需要拦河筑造堤坝提高水位或者利用电机带动水泵将水抽往高处,造价高且工期较长,导致成本高昂且水资源利用率低,人们无法很好的对其水资源进行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水发电站,用以解决现有发电站成本高以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水发电站,包括蓄水装置、抽水装置以及水车,其中:所述水车包括水车本体,所述水车本体包括外圈、固定轴以及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外圈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外圈内侧壁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圈的外侧壁侧边圆周方向设置有驱动齿,所述外圈的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储水箱,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蓄水池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所述蓄水池底部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水轮机,所述水轮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的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发电机进行转动完成发电;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一抽水装置和第二抽水装置,所述第一抽水装置包括电动抽水泵、第一进水管以及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电动抽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中,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电动抽水泵的的出水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水车上方,所述第一出水管中的水经出水口流入所述水车中的储水箱内,所述储水箱中的水在储水箱运行至位于所述水车中固定轴的下方时流入蓄水池中。所述储水箱包括储水箱体,所述储水箱体的上端开口,且所述储水箱体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水车本体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且所述储水箱体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外圈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外圈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体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抽水装置位于所述水车的一侧,所述第二抽水装置位于所述水车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抽水装置包括深水井隔离系统、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井口抽水系统,其中:所述深水井隔离系统设置在位于所述蓄水池一侧的深水井中,所述水轮机的出水口与所述深水井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深水井隔离系统内,且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所述井口抽水系统,所述井口抽水系统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水车上方,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中的水经出水口流入所述水车中的储水箱内。所述水轮机的位置位于所述深水井中水面的上方。还包括取力装置,且所述取力装置和所述井口抽水系统均设置在所述水车的同一侧,所述取力装置包括取力齿轮、固定圆盘、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取力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圆盘上,所述取力齿轮与所述外圈的驱动齿相配合,所述水车在转动过程中通过驱动齿带动所述取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固定圆盘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圆盘活动连接。所述井口抽水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一抽水圆筒、第二抽水圆筒、第三抽水圆筒以及第四抽水圆筒,所述第一抽水圆筒、第二抽水圆筒、第三抽水圆筒以及第四抽水圆筒的底部均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其中:所述第一抽水圆筒和第二抽水圆筒设置在所述固定圆盘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一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抽水圆筒和第二抽水圆筒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的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一抽水圆筒中,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回水闸阀;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抽水圆筒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下端的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二抽水圆筒中,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第二回水闸阀,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抽水圆筒和第四抽水圆筒设置在所述固定圆盘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三抽水圆筒和第四抽水圆筒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活塞杆,且所述第三活塞杆下端的第三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三抽水圆筒中,所述第三活塞上设置有第三回水闸阀,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活塞杆,且所述第四活塞杆下端的第四活塞设置在所述第四抽水圆筒中,所述第四活塞上设置有第四回水闸阀,所述第三支撑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方且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三活塞杆和第四活塞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进水管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回水闸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动抽水泵将蓄水装置中的水抽到水车中的储水箱中,在水车的转动过程中,储水箱中的水在储水箱位于最低点即在储水箱运行至位于所述水车中固定轴的下方时流入蓄水池中,即当水车的任意一个储水箱运行至位于所述水车的固定轴的正下方时,所述储水箱底部的开关闸阀自动打开,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自动流入所述蓄水池内部流入到蓄水装置内,而蓄水装置内底部设置有水轮机,水轮机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随着水车的不断转动,与水车相配合的取力齿轮也连续转动,所述固定圆盘随着取力齿轮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摆动,所述第一连杆的摆动可带动第一支撑杆的摆动,从而使第一活塞在第一抽水圆筒以及第二活塞在第二抽水圆筒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水发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装置、抽水装置以及水车,其中:所述水车包括水车本体,所述水车本体包括外圈、固定轴以及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外圈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外圈内侧壁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圈的外侧壁侧边圆周方向设置有驱动齿,所述外圈的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储水箱,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蓄水池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所述蓄水池底部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水轮机,所述水轮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的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发电机进行转动完成发电;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一抽水装置和第二抽水装置,所述第一抽水装置包括电动抽水泵、第一进水管以及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电动抽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中,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电动抽水泵的的出水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水车上方,所述第一出水管中的水经出水口流入所述水车中的储水箱内,所述储水箱中的水在储水箱运行至位于所述水车中固定轴的下方时流入蓄水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发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装置、抽水装置以及水车,其中:所述水车包括水车本体,所述水车本体包括外圈、固定轴以及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外圈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外圈内侧壁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圈的外侧壁侧边圆周方向设置有驱动齿,所述外圈的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储水箱,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蓄水池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所述蓄水池底部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水轮机,所述水轮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的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发电机进行转动完成发电;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一抽水装置和第二抽水装置,所述第一抽水装置包括电动抽水泵、第一进水管以及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电动抽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中,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电动抽水泵的的出水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水车上方,所述第一出水管中的水经出水口流入所述水车中的储水箱内,所述储水箱中的水在储水箱运行至位于所述水车中固定轴的下方时流入蓄水池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包括储水箱体,所述储水箱体的上端开口,且所述储水箱体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水车本体的外圈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水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且所述储水箱体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水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外圈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体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轴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水装置位于所述水车的一侧,所述第二抽水装置位于所述水车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抽水装置包括深水井隔离系统、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井口抽水系统,其中:所述深水井隔离系统设置在位于所述蓄水池一侧的深水井中,所述水轮机的出水口与所述深水井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深水井隔离系统内,且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所述井口抽水系统,所述井口抽水系统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水车上方,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中的水经出水口流入所述水车中的储水箱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忠富
申请(专利权)人:范忠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