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喷式洗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66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车技术领域的一种后喷式洗地车,包括车厢、车载电控单元、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安装在车厢尾侧,车厢尾侧形成一后活动槽,喷淋机构安装在后活动槽内;喷淋机构包括沿车厢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处于后活动槽中的横置喷管,横置喷管纵向转动连接车厢,车厢上安装有受车载电控单元控制的喷水角度控制机构,喷水角度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横置喷管传动连接;喷淋机构还包括水箱、水泵、旋转接头、溅水喷头。可根据路面污染程度灵活调整喷淋机构的喷水角度,且在不需要喷水时能够保护喷淋机构。

A Back Spray Type Floor Washing C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ar spray type floor washer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carriage, an on-boar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a spray mechanism. The spray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carriage, forming a rear movable groove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carriage, and the spray mechanism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movable groove. The spray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rizontal spray pipe extending horizontally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carriage and in the rear movable groove, and the horizontal spray pipe rotates vertically. Connecting the carriage, the carriage is equipped with a sprinkler angle control mechanism controlled by the vehicle-mounte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the power output terminal of the sprinkler angle contro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verse nozzle transmission; the sprinkler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a water tank, a water pump, a rotary joint and a sprinkler head. The spraying angle of spraying mechanism can be adjusted flexibly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pavement pollution, and the spraying mechanism can be protected without spraying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喷式洗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车
,具体来说,是一种洗地车。
技术介绍
目前,洗地车包括车厢、车载电控单元、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安装在车厢尾侧。以往情况下喷淋机构的喷水角度是可以调整的,但是喷淋机构的喷水角度不能在喷水时进行随时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喷式洗地车,可根据路面污染程度灵活调整喷淋机构的喷水角度,且在不需要喷水时能够保护喷淋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喷式洗地车,包括车厢、车载电控单元、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安装在车厢尾侧,所述车厢尾侧形成一后活动槽,所述喷淋机构安装在后活动槽内;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沿车厢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处于后活动槽中的横置喷管,所述横置喷管纵向转动连接车厢,所述车厢上安装有受车载电控单元控制的喷水角度控制机构,所述喷水角度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横置喷管传动连接;所述喷淋机构还包括水箱、水泵、旋转接头、溅水喷头,所述水箱、水泵均安装在车厢上,所述水泵通过信号线与车载电控单元控制连接,所述横置喷管一端为密封结构,所述横置喷管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水泵的泵出管路接通,所述水泵的吸入管路与水箱接通,所述溅水喷头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溅水喷头沿横置喷管轴向均布且与横置喷管接通;所述车厢上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塑料后盖,所述塑料后盖上端纵向转动连接车厢尾侧,所述保护机构配套有受车载电控单元控制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缸筒铰接在车厢上,所述电动缸的活塞杆铰接塑料后盖;所述塑料后盖的内侧面上水平排列有若干与溅水喷头一一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排列方向与溅水喷头的排列方向平行,每个容纳槽均插装有在需要保护溅水喷头时罩住溅水喷头的、由软质橡胶制成的防护罩。进一步地,所述喷水角度控制机构包括分处后活动槽左右两侧的驱动室、测角室,所述驱动室、测角室均为密闭式结构且安装在车厢上,所述横置喷管两轴端分别可转动地穿入驱动室、测角室,所述驱动室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驱动室内壁上且受车载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套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主轴上且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套装在横置喷管轴端上,所述测角室内设有传动齿轮、输入齿轮、与车载控制单元连接的光电编码器,所述传动齿轮同轴套装在横置喷管轴端上,所述输入齿轮同轴套装在光电编码器的测量轴上且与传动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后盖配套地设有翻转角度控制机构,所述车厢设有活动室、穿簧通道,所述穿簧通道一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穿簧通道另一端与活动室接通,所述翻转角度控制机构包括可往复滑动地安装在活动室内的控制活动块,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塑料后盖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与控制活动块连接,所述缓冲弹簧活动穿过穿簧通道,所述翻转角度控制机构包括一对与车载电控单元通过信号线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均安装在活动室内且分别对应控制活动块的两个运动终端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可根据路面污染程度灵活调整喷淋机构的喷水角度,洗地时,启动驱动电机以输出动力,使得横置喷管进行纵向旋转,从而调整溅水喷头的角度,在横置喷管旋转的同时,传动齿轮带动输入齿轮进行同步旋转,使得光电编码器产生信号并反馈给车载电控单元,以便准确地控制横置喷管的旋转角度;其二,在不需要喷水时能够保护喷淋机构,可利用喷水角度控制机构调控横置喷管的角度使得溅水喷头能够恰好被防护罩罩住,然后利用电动缸驱使塑料后盖向下旋转,使得防护罩罩住溅水喷头,以形成最佳的保护,防止灰尘侵蚀溅水喷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向布置示意图。图2是洗地原理示意图。图3是喷淋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喷淋机构的通水线路简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关系示意图。图6是图2中的A向视图。图中,1车厢,1a后活动槽,1b活动室,1c穿簧通道,2喷淋机构,201水箱,202水泵,203旋转接头,204横置喷管,205溅水喷头,3保护机构,301塑料后盖,301a容纳槽,302防护罩,4翻转角度控制机构,401控制活动块,402缓冲弹簧,403压力传感器,5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01驱动室,502驱动电机,503驱动齿轮,504从动齿轮,505传动齿轮,506输入齿轮,507光电编码器,508测角室,6电动缸,7车载电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后喷式洗地车,包括车厢1、车载电控单元7、喷淋机构2,喷淋机构2安装在车厢1尾侧,车厢1尾侧形成一后活动槽1a,喷淋机构2安装在后活动槽1a内。上述喷淋机构2包括沿车厢1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处于后活动槽1a中的横置喷管204,横置喷管204纵向转动连接车厢1,车厢1上安装有受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的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与横置喷管204传动连接。上述喷淋机构2还包括水箱201、水泵202、旋转接头203、溅水喷头205,水箱201、水泵202均安装在车厢1上,水泵202通过信号线与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连接,横置喷管204一端为密封结构,横置喷管204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203与水泵202的泵出管路接通,水泵202的吸入管路与水箱201接通,溅水喷头205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溅水喷头205沿横置喷管204轴向均布且与横置喷管204接通。上述车厢1上安装有保护机构3,保护机构3包括塑料后盖301,塑料后盖301上端纵向转动连接车厢1尾侧,保护机构3配套有受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的电动缸6,电动缸6的缸筒铰接在车厢1上,电动缸6的活塞杆铰接塑料后盖301。上述塑料后盖301的内侧面上水平排列有若干与溅水喷头205一一对应的容纳槽301a,容纳槽301a的排列方向与溅水喷头205的排列方向平行,每个容纳槽301a均插装有在需要保护溅水喷头205时罩住溅水喷头205的、由软质橡胶制成的防护罩302。上述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包括分处后活动槽1a左右两侧的驱动室501、测角室508,驱动室501、测角室508均为密闭式结构且安装在车厢1上,横置喷管204两轴端分别可转动地穿入驱动室501、测角室508,驱动室501内设有驱动电机502、驱动齿轮503、从动齿轮504,驱动电机502固定在驱动室501内壁上且受车载控制单元7控制,驱动齿轮503同轴套装在驱动电机502的输出主轴上且与从动齿轮504啮合,从动齿轮504同轴套装在横置喷管204轴端上,测角室508内设有传动齿轮505、输入齿轮506、与车载控制单元7连接的光电编码器507,传动齿轮505同轴套装在横置喷管204轴端上,输入齿轮506同轴套装在光电编码器507的测量轴上且与传动齿轮505啮合。上述塑料后盖301配套地设有翻转角度控制机构4,车厢1设有活动室1b、穿簧通道1c,穿簧通道1c一端为开放式结构,穿簧通道1c另一端与活动室1b接通,翻转角度控制机构4包括可往复滑动地安装在活动室1b内的控制活动块401,还包括缓冲弹簧402,缓冲弹簧402一端与塑料后盖301连接,缓冲弹簧402另一端与控制活动块401连接,缓冲弹簧402活动穿过穿簧通道1c,翻转角度控制机构4包括一对与车载电控单元7通过信号线连接的压力传感器403,两个压力传感器403均安装在活动室1b内且分别对应控制活动块401的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喷式洗地车,包括车厢(1)、车载电控单元(7)、喷淋机构(2),所述喷淋机构(2)安装在车厢(1)尾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尾侧形成一后活动槽(1a),所述喷淋机构(2)安装在后活动槽(1a)内;所述喷淋机构(2)包括沿车厢(1)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处于后活动槽(1a)中的横置喷管(204),所述横置喷管(204)纵向转动连接车厢(1),所述车厢(1)上安装有受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的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所述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与横置喷管(204)传动连接;所述喷淋机构(2)还包括水箱(201)、水泵(202)、旋转接头(203)、溅水喷头(205),所述水箱(201)、水泵(202)均安装在车厢(1)上,所述水泵(202)通过信号线与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连接,所述横置喷管(204)一端为密封结构,所述横置喷管(204)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203)与水泵(202)的泵出管路接通,所述水泵(202)的吸入管路与水箱(201)接通,所述溅水喷头(205)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溅水喷头(205)沿横置喷管(204)轴向均布且与横置喷管(204)接通;所述车厢(1)上安装有保护机构(3),所述保护机构(3)包括塑料后盖(301),所述塑料后盖(301)上端纵向转动连接车厢(1)尾侧,所述保护机构(3)配套有受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的电动缸(6),所述电动缸(6)的缸筒铰接在车厢(1)上,所述电动缸(6)的活塞杆铰接塑料后盖(301);所述塑料后盖(301)的内侧面上水平排列有若干与溅水喷头(205)一一对应的容纳槽(301a),所述容纳槽(301a)的排列方向与溅水喷头(205)的排列方向平行,每个容纳槽(301a)均插装有在需要保护溅水喷头(205)时罩住溅水喷头(205)的、由软质橡胶制成的防护罩(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喷式洗地车,包括车厢(1)、车载电控单元(7)、喷淋机构(2),所述喷淋机构(2)安装在车厢(1)尾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尾侧形成一后活动槽(1a),所述喷淋机构(2)安装在后活动槽(1a)内;所述喷淋机构(2)包括沿车厢(1)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处于后活动槽(1a)中的横置喷管(204),所述横置喷管(204)纵向转动连接车厢(1),所述车厢(1)上安装有受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的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所述喷水角度控制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与横置喷管(204)传动连接;所述喷淋机构(2)还包括水箱(201)、水泵(202)、旋转接头(203)、溅水喷头(205),所述水箱(201)、水泵(202)均安装在车厢(1)上,所述水泵(202)通过信号线与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连接,所述横置喷管(204)一端为密封结构,所述横置喷管(204)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203)与水泵(202)的泵出管路接通,所述水泵(202)的吸入管路与水箱(201)接通,所述溅水喷头(205)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溅水喷头(205)沿横置喷管(204)轴向均布且与横置喷管(204)接通;所述车厢(1)上安装有保护机构(3),所述保护机构(3)包括塑料后盖(301),所述塑料后盖(301)上端纵向转动连接车厢(1)尾侧,所述保护机构(3)配套有受车载电控单元(7)控制的电动缸(6),所述电动缸(6)的缸筒铰接在车厢(1)上,所述电动缸(6)的活塞杆铰接塑料后盖(301);所述塑料后盖(301)的内侧面上水平排列有若干与溅水喷头(205)一一对应的容纳槽(301a),所述容纳槽(301a)的排列方向与溅水喷头(205)的排列方向平行,每个容纳槽(301a)均插装有在需要保护溅水喷头(205)时罩住溅水喷头(205)的、由软质橡胶制成的防护罩(302)。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潘臣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倍斯特曼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