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车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891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床体和行走组件,床体的两侧设有护栏,所述担架还包括多个伸缩杆,行走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自动收缩轮,连接板的上端设有多个滑轨,连接板上还设有多个安装组件,每一安装组件的一侧均设锁止件,每一安装组件上均安装有一医疗设备。上述自动上车担架,通过设置多个伸缩杆,使连接板和床体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再在连接板上设置滑轨和安装组件,并将常用的医疗设备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当转运病人时,医疗设备被所述锁止件固定,无法移动,当担架进入救护车内后,解除锁止件与连接板的解除配合,将安装组件上的医疗设备移动到担架的两侧,操作伸缩杆使床体下降,单人即可完成转运病人的工作。

Stretcher for automatic board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boarding stretcher, which comprises a bed body and a walking component. The two sides of the bed body are provided with guardrails. The stretcher also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expansion rods. The walk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n automatic shrinking wheel.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lides,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installation components. There is a medical device installed. The stretcher for automatic boarding can form a storage space between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bed body by setting a plurality of expansion rods, then the slideway and installation components are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mmonly used medical equipment is installed on the installation components. When transporting patients, the medical equipment is fixed by the locking parts and can not be moved. When the stretcher enters the ambulance, the locking parts and connection are released. The medical equipment on the installation component is moved to both sides of the stretcher and the bed body is lowered by operating the telescopic rod, so that the work of transporting patients can be completed by a single pers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车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车担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提高以及公民健康意识的显著增强,需要越来越多的救护车来保证公民在紧急突发情况下的生命健康。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出勤的救护车一般需要同时搭载多种医疗急救设备和做为转运用的自动上车担架,目前国内的救护车医疗急救设备和自动上车担架都分开放置,在患者转移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提抢救设备,跟随自动上车担架一同转移;而且如果患者需要多种医疗急救设备维持生命体征,还需要多名医护人员手提急救设备跟随其后。上述自动上车担架,转运病人到救护车上时,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救护工作,占用过多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车担架,以解决救护车转运病人到车上时需要多人协助的问题。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床体和设于所述床体下端的行走组件,所述床体的两侧设有护栏,所述担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床体和所述行走组件的多个伸缩杆,所述行走组件包括与多个所述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板和设于所述连接板下端的自动收缩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有多个滑轨,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滑轨配合的安装组件,每一所述安装组件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配合的锁止件,每一所述安装组件上均安装有一医疗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自动上车担架,通过在床体和行走组件之间设置多个所述伸缩杆,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床体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再在连接板上设置滑轨和安装组件,并将常用的医疗设备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当转运病人时,医疗设备被所述锁止件固定,无法移动,当所述担架进入救护车内后,解除锁止件与连接板的配合,将所述安装组件上的医疗设备移动到所述担架的两侧,操作所述伸缩杆使床体下降,通过将医疗设备安装在安装组件上,无需安排医护人员专门携带,单人即可完成转运病人的工作。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一把手部,所述把手部呈“L”形。进一步地,所述床体的边缘设有一圈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至少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呈矩形阵列设于所述床体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安装组件均与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设于每一所述安装组件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纵向设于所述连接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与所述滑轨连接的滑移板和用于安装所述医疗设备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连接于所述滑移板的侧边,所述承载板可滑移出所述连接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床体的一侧枢转连接有一挂杆,所述挂杆设于所述护栏的一侧,且所述挂杆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护栏配合的固定扣。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中部设有一拉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自动上车担架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自动上车担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自动上车担架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圈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自动上车担架的俯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床体10和设于所述床体10下端的行走组件20,所述床体10的两侧设有护栏11,可以理解的,所述行走组件20用于所述担架的行走,且在所述担架进入救护车内时可自动收缩。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担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床体10和所述行走组件20的多个伸缩杆30,可以理解的,所述伸缩杆是为了调节所述床体10和所述行走组件20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30为液压杆,所述行走组件20包括与多个所述伸缩杆30连接的连接板21和设于所述连接板21下端的自动收缩轮22,所述连接板21的上端设有多个滑轨40,所述连接板21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滑轨40配合的安装组件50,每一所述安装组件50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21配合的锁止件43,每一所述安装组件50上均安装有一医疗设备60。上述自动上车担架,通过在床体10和行走组件20之间设置多个所述伸缩杆30,使所述连接板21和所述床体10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再在连接板21上设置滑轨40和安装组件50,并将常用的医疗设备60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50上,当转运病人时,医疗设备被所述锁止件53固定,无法移动,当所述担架进入救护车内后,解除锁止件53与连接板21的配合,将所述安装组件50上的医疗设备60移动到所述担架的两侧,操作所述伸缩杆30使床体10下降,通过将医疗设备60安装在安装组件50上,无需安排医护人员专门携带,单人即可完成转运病人的工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60可以为呼吸机、吸引器、除颤监护仪等常用的急救医疗设备,同时也可以在所述安装组件50上设置医疗器械箱,以防止常用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针筒等,还可以放置常用急救药品等。请参阅图3至图5,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车担架,所述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1的一侧设有一把手部70,所述把手部70呈“L”形,便于医护人员将所述担架拉上救护车。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的边缘设有一圈缓冲垫13,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所述缓冲垫13,可避免在行进的过程中床体10碰撞到障碍物时产生剧烈振动,以免加重病人的病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30至少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30呈矩形阵列设于所述床体10和所述连接板21之间,以使所述床体10与所述连接板21连接更稳固。具体的,为了便于多个所述安装组件50同时移动到所述担架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组件50均与一连杆54固定连接,所述连杆54设于每一所述安装组件50的外侧,只需拉动所述连杆54即可将多个所述安装组件50同时拉出,非常便捷,可以理解的,还可以在所述连杆54的中部设置一拉环55,便于拉出所述连杆54。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40纵向设于所述连接板21上,以便所述安装组件50收纳到所述床体10和所述连接板21之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50包括与所述滑轨40连接的滑移板51和用于安装所述医疗设备60的承载板52,所述承载板52连接于所述滑移板51的侧边,所述承载板52可滑移出所述连接板21上方。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0的一侧枢转连接有一挂杆12,所述挂杆12设于所述护栏11的一侧,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床体和设于所述床体下端的行走组件,所述床体的两侧设有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床体和所述行走组件的多个伸缩杆,所述行走组件包括与多个所述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板和设于所述连接板下端的自动收缩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有多个滑轨,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滑轨配合的安装组件,每一所述安装组件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配合的锁止件,每一所述安装组件上均安装有一医疗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床体和设于所述床体下端的行走组件,所述床体的两侧设有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床体和所述行走组件的多个伸缩杆,所述行走组件包括与多个所述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板和设于所述连接板下端的自动收缩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有多个滑轨,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滑轨配合的安装组件,每一所述安装组件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配合的锁止件,每一所述安装组件上均安装有一医疗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一把手部,所述把手部呈“L”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边缘设有一圈缓冲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至少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文饶良星王亮彭琪祯刘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