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及生产车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2888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及生产车间,包括风机、主风道和若干吸收漏斗组件,所述风机和主风道的出口连接,吸收漏斗组件分别通过支路风道连通至主风道,所述吸收漏斗组件包括长条形漏斗,所述长条形漏斗的顶部为开口,底部与长条形漏斗延伸方向一致设有一收集管,长条形漏斗通过连通缝隙与收集管连接,收集管与支路风道连接;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表面皆覆盖有多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简洁,可以利用负压对生产空间中的纤维进行快速收集再利用,避免了生产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投入,由于纤维不会漂浮在空气中,避免了对健康产生危害;纤维被直接收集处理后,不会进入自然环境中对生态造成破坏;收集过程安全,没有安全隐患。

A Fiber Collection System and Production Worksho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ber collection system and a production workshop, including a fan, a main air duct and several absorption funnel assemblies. The outlet connection of the fan and the main air duct connects the absorption funnel assemblies to the main air duct through the branch air duct respectively. The absorption funnel assemblies include a strip funnel, the top of the strip funnel is an opening, and the bottom of the strip funnel extends in one direction with the strip funnel. A collecting pipe is arranged, and a long strip fu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ng pipe through a connecting gap, and the coll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branch air duct; the surfaces of the absorption funnel components are covered with porous plates.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ettings and can quickly collect and reuse fibers in the production space by using negative pressure, avoiding wast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saving cost input, avoiding health hazards due to the fact that fibers do not float in the air, and will not ente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o cause damage to the ecology after being directly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the collection process is safe and there is no safety concealment. Suffer fr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及生产车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及生产车间,属于废物回收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是纤维生产和使用大国,纤维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大量废纤维的产生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不仅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漂浮在空气中还会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污染,因此可以考虑对其进行集中回收,但是人工收集不易操作、效率较低。例如,在服装加工行业中羽绒回收也是纤维回收的一部分,因为在羽绒加工及装配生产线上存在着撒漏问题,以致造成生产线上空气中总是弥漫着羽绒,这些羽绒沉积到地面后如不及时清理,极易再次漂浮,严重污染工作环境、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羽绒也易于和其他杂物混合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如将其直接埋藏在土层中,不仅对土壤层植物是致命危害,还会间接地、灾难性地威胁人类生存空间,暗藏火灾等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及生产车间,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可以对纤维进行有效的回收,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不会危害人类健康或污染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包括风机、主风道和若干吸收漏斗组件,所述风机和主风道的出口连接,吸收漏斗组件分别通过支路风道连通至主风道,所述吸收漏斗组件包括长条形漏斗,所述长条形漏斗的顶部为开口,底部与长条形漏斗延伸方向一致设有一收集管,长条形漏斗通过连通缝隙与收集管连接,收集管与支路风道连接;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表面皆覆盖有多孔板。优选的,所述吸收漏斗组件皆包括四个长条形漏斗,每两个长条形漏斗并列连接形成一个漏斗组,且共同连接至一分支管路;所述两个漏斗组相对设置,两个分支管路皆连通至支路风道。这样的设置方便了纤维收集系统的安装,多个长条形漏斗可共同连通至一个支路风道,减少了支路风道的布设数量,整体更加简洁,且方便了安装和后期维护。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漏斗两端的顶部边缘设有角块。可将行走踏板两端分别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漏斗组的角块上,方便操作人员行走,对纤维收集系统进行维护。进一步的,每个漏斗组的两个长条形漏斗之间设有一漏斗固定座,所述漏斗固定座从下方支撑起漏斗组。漏斗组通过漏斗固定座固定支撑,能够避免收集管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优选的,为了节约占用空间,增加布置密度,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并排布置。优选的,所述长条形漏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漏斗板,所述两块漏斗板通过加强筋板连接。加强筋板提升了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长条形漏斗向上张开的夹角为116°,所述连通缝隙的宽度为12mm。经实际试验,采用该参数后纤维能顺利从沿长条形漏斗壁面下滑并穿过连通缝隙进入收集管中被收集。优选的,支路风道上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可自由控制各个支路风道的关闭和开启,当某一区域的多孔板上的纤维数量较多时,可打开该区域底部的吸收漏斗组件相应的支路风道上的电磁阀对该区域的纤维集中收集,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漏斗两端的挡板上覆盖设有维修板。当收集管发生堵塞或遗漏杂物导致系统运行故障时,打开维修板即可疏通收集管,方便快速维护。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生产车间,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环绕机器定位座设置上述纤维收集系统后即可将生产过程中飘落的细小纤维高效收集起来。具体原理:生产过程中落下的纤维会先落到多孔板上,打开风机开始抽风,在支路风道和收集管中会产生负压,此时落在多孔板表面的纤维会穿过多孔板上的孔洞进入长条形漏斗中,再穿过连通缝隙进入收集管中,经支路风道进入主风道,从主风道出来后经风机的吸风口进入风机,最终被风机出风口的布袋收集起来。本专利技术设置简洁,且操作方便,可以利用负压对整个生产空间中的纤维进行快速收集再利用,收集效果好,避免了生产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投入,杜绝了纤维漂浮在空气中的现象,营造了清洁卫生的生产环境、避免对工人健康产生危害;由于直接收集处理,不会进入自然环境中对生态造成破坏;收集过程安全,不会产生安全隐患。综上,本专利技术的纤维回收后再利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具有现实的环保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掉多孔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吸收漏斗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吸收漏斗组件的俯视图;图5是长条形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长条形漏斗的断面剖视图;图7是漏斗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设有纤维收集系统的生产车间的示意图;图中,1.风机,2.主风道,3.吸收漏斗组件,31.长条形漏斗,311.漏斗板,312.加强筋板,313.挡板,314.维修板,32.连通缝隙,33.收集管,34.分支管路,35.漏斗固定座,351.等腰梯形板,352.立柱,353.底板,354.调节螺栓,4.支路风道,41.多向连接头,5.多孔板,315.角块,7.行走踏板,6.电磁阀,10.生产车间,11.机器定位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包括风机1、主风道2和若干吸收漏斗组件3,所述风机1和主风道2的出口连接,吸收漏斗组件3分别通过支路风道4连通至主风道2,所述吸收漏斗组件3包括长条形漏斗31,所述长条形漏斗31的顶部为开口,底部与长条形漏斗31延伸方向一致设有一收集管33,长条形漏斗31通过连通缝隙32与收集管33连接,收集管33与支路风道4连接;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3表面皆覆盖有多孔板5。优选的,所述吸收漏斗组件3皆包括四个长条形漏斗31,每两个长条形漏斗31并列连接形成一个漏斗组,且共同连接至一分支管路34;所述两个漏斗组相对设置,两个分支管路34皆连通至支路风道4。这样的设置方便了纤维收集系统的安装,多个长条形漏斗31可共同连通至一个支路风道4,减少了支路风道4的布设数量,整体更加简洁,且方便了安装和后期维护。优选的,支路风道4通过多向连接头41连接至主风道2。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漏斗31两端的顶部边缘设有角块315。可将行走踏板7两端分别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漏斗组的角块315上,方便操作人员行走,对纤维收集系统进行维护。进一步的,每个漏斗组的两个长条形漏斗31之间设有一漏斗固定座35,所述漏斗固定座35从下方支撑起漏斗组。如图7所示是漏斗固定座35的一个示例,该漏斗固定座35顶部为与两个长条形漏斗31连接部位的形状相配合的等腰梯形板351,等腰梯形板351由立柱352支撑,且立柱352设在悬空的底板353上,所述底板353通过调节螺栓354固定在地面上。漏斗组通过漏斗固定座35固定支撑,能够避免收集管33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优选的,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3并排布置。优选的,所述长条形漏斗3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漏斗板311,所述两块漏斗板311通过加强筋板312连接。加强筋板312提升了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长条形漏斗31向上张开的夹角为116°,所述连通缝隙32的宽度为12mm。经实际试验,采用该参数后纤维能顺利从沿长条形漏斗31壁面下滑并穿过连通缝隙32进入收集管33中被收集。优选的,支路风道4上设有电磁阀6。通过电磁阀6可自由控制各个支路风道4的关闭和开启,当某一区域的多孔板5上的纤维数量较多时,可打开该区域底部的吸收漏斗组件3相应的支路风道4上的电磁阀6对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主风道(2)和若干吸收漏斗组件(3),所述风机(1)和主风道(2)的出口连接,吸收漏斗组件(3)分别通过支路风道(4)连通至主风道(2),所述吸收漏斗组件(3)包括长条形漏斗(31),所述长条形漏斗(31)的顶部为开口,底部与长条形漏斗(31)延伸方向一致设有一收集管(33),长条形漏斗(31)通过连通缝隙(32)与收集管(33)连接,收集管(33)与支路风道(4)连接;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3)表面皆覆盖有多孔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主风道(2)和若干吸收漏斗组件(3),所述风机(1)和主风道(2)的出口连接,吸收漏斗组件(3)分别通过支路风道(4)连通至主风道(2),所述吸收漏斗组件(3)包括长条形漏斗(31),所述长条形漏斗(31)的顶部为开口,底部与长条形漏斗(31)延伸方向一致设有一收集管(33),长条形漏斗(31)通过连通缝隙(32)与收集管(33)连接,收集管(33)与支路风道(4)连接;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3)表面皆覆盖有多孔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漏斗组件(3)包括四个长条形漏斗(31),每两个长条形漏斗(31)并列连接形成一个漏斗组,且共同连接至一分支管路(34);所述两个漏斗组相对设置,两个分支管路(34)皆连通至支路风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漏斗(31)两端的顶部边缘设有角块(315)。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坤欧鹤张建国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弗瑞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