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87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可以根据患者个性化特征变化以结构力学组合制造,包括四个夹板和束带连接器,夹板包括主板体和与主板体连接的内衬板,所述主板体包括杆轴面板、杆轴梁和杆轴底板,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为相对设置且杆轴梁位于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医小夹板外固定装置,在纵向上夹板构件以其刚度保持骨折端端稳定性,在横向上可依随肌肉收缩弹性起伏,充分发挥中医小夹板的力学性能,可以对骨折患者实施精准化的外固定治疗,提高外固定治疗骨伤病的治疗效果。

Precision external fixator of small spli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cise external fixing device for small spli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an be manufactured in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cluding four splints and belt connectors. The splints include a main board body and an inner lining board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ard body. The main board body includes a pole-axle panel, a pole-axle beam and a pole-axle bottom plate. The pole-axle panel and the pole-axle bottom plate are set relatively and the pole-axle bottom plate are arranged The axle beam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xle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axle. The external fixator of the small spli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maintains the stability of the fracture end with its stiffness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fluctuates with the elasticity of muscle contraction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gives full play t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mall spli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implement precise ex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for fractur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xternal fixation for bone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体系,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是一种能动的外固定方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蕴含的弹性固定的理念,符合骨伤愈合的自然规律,也是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中医外治方案。令人缺憾的是:目前通用的小夹板外固定体系以杉树皮夹板和柳木夹板为代表,仍沿用古老而简单的捆扎外固定模式,两种夹板均依靠经验以手工制作,流派众多,意图以个性思维定制夹板体系,但无法针对患者的个体特征、骨折的力学特征实现精准外固定治疗,其原因是天然木材夹板形状的局限性和力学性质不稳定等难以克服,不能有效发挥中医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优势。近数年来国内外采用对患肢扫描等现代科技通过3D打印制造个性化外固定装置,然而,仅能与肢体生物形状相吻合,非弹性固定,无力学关系,不能实施精准化外固定治疗,临床意义不显著,至今未能推广使用。技术人揭示了中医小夹板的力学本质与定量关系,经大量临床研究和大数据分析发现,中医小夹板技术是当今唯一能于现代科学如: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精准化外固定治疗的方案。但是,采用现代材料以现有的工艺如:注塑、挤塑、复合材料工艺等整体制造技术,很难得到可满足个体需求的各向异性力学特征和定量关系的夹板装置,尤其是针对骨折部位骨骼的弹性模量、骨折再移位的倾向力、骨痂强度所需的夹板纵向刚度;节制肌肉收缩的横向弹性模量等,均存在着诸多的难题。要实现精准化外固定治疗,可以说只有运用现代科技,分解中医小夹板外固定装置,以力学定量关系对应骨折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组合制造,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目的是提高外固定治疗骨伤病的治疗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夹板和束带连接器,夹板包括主板体和与主板体连接的内衬板,所述主板体包括杆轴面板、杆轴梁和杆轴底板,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为相对设置且杆轴梁位于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之间。所述杆轴梁与所述杆轴面板和所述杆轴底板连接,所述内衬板与杆轴底板连接且内衬板和杆轴梁分别位于杆轴底板的一侧。所述杆轴面板具有通透孔,通透孔为在杆轴面板上沿板厚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内衬板包括内衬基板和设置于内衬基板上且用于将所述夹板产生的杠杆力传递至人体肢体上的网格板,网格板具有多个大网孔,大网孔为蜂窝状,内衬基板具有多个小网孔。所述小网孔设置于所述内衬基板上对应所述大网孔的位置处,小网孔与大网孔连通且小网孔的尺寸小于大网孔的尺寸。所述束带连接器包括用于将所述四个夹板固紧到人体肢体上的束带体、与束带体连接的束带连接装置和用于调节束带体产生的约束力大小的张力调节装置,束带连接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与夹板连接。所述束带体设置两个,所述束带连接装置包括垂直牵拉环、水平牵拉环、设置于垂直牵拉环和水平牵拉环之间的抗压件、设置于垂直牵拉环上且与一个束带体连接的第一束带紧固机构和设置于水平牵拉环上且与另一个束带体连接的第二束带紧固机构。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盒、设置于调节盒上的盖板、可旋转的设置于调节盒中且用于控制所述束带体在调节盒中进行移动的调节齿轮和设置于盖板上且用于使调节齿轮固定的锁止机构。所述张力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调节齿轮连接的齿轮轴和与齿轮轴连接且位于所述盖板外侧的调节旋钮,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调节旋钮或齿轮轴上的锁止棘轮和设置于盖板上且与锁止棘轮相配合的锁止棘爪。所述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还包括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板连接且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夹板之间的间隙大小的间隙调节装置。本技术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在纵向上夹板构件以其刚度保持骨折端端稳定性,在横向上可依随肌肉收缩弹性起伏,充分发挥中医小夹板的力学性能,可以对骨折患者实施规范性的外固定治疗,提高外固定治疗骨伤病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板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杆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两种杆轴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杆轴底板与内衬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主板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内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压垫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间隙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束带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垂直牵拉环与第一束带紧固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12是水平牵拉环与第二束带紧固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13是两个束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调节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调节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调节旋钮的主视图;图20是张力调节装置的侧视图;图中标记为:1、杆轴梁;2、杆轴面板;3、杆轴底板;4、束带体;5、垂直牵拉环;6、水平牵拉环;7、第一齿扣;8、第一凸起;9、第二自锁环、10、抗压件;11、卡槽;12、凸齿部;13、锁止棘轮;14、调节旋钮;15、安装孔;16、指针;17、调节齿轮;18、齿轮轴;19、第一自锁环;20、盖板;21、锁止棘爪;22、调节盒;23、刻度线;24、轴孔;25、网格板;26、小网孔;27、第一连接杆;28、插接杆;29、压垫本体;30、内衬基板;31、大网孔;32、通透孔;33、第一转轴;34、第二连接杆;35、第二转轴;36、第三转轴;37、第二齿扣;38、第二凸起;39、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至图20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是将传统中医小夹板体系进行分解,依据结构力学包括计算机建模、3D打印工艺在内的,可根据患者个性化特征组合定制的中医小夹板外固定装置。本技术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夹板和束带连接器,束带连接器用于将四个夹板固紧到人体肢体。夹板包括主板体和与主板体连接的内衬板,主板体为以轴向力为主正交各向异性的结构,主板体包括杆轴面板2、杆轴梁1和杆轴底板3,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为相对设置且杆轴梁1位于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之间。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6所示,杆轴梁1与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连接,杆轴梁1的一端与杆轴面板2固定连接,杆轴梁1的另一端与杆轴底板3固定连接,杆轴梁1、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沿同一方向延伸设置,杆轴梁1、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的长度方向(也即夹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杆轴梁1和杆轴底板3的宽度方向(也即夹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杆轴梁1设置多个且所有杆轴梁1为沿杆轴面板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个杆轴梁1之间具有间距,主板体的杆轴梁1构成夹板的轴向刚性,杆轴面板2则以其联结构成垂直向柔韧性,杆轴梁1与杆轴面板2以不同的弹性模量,使夹板构件表现出以轴向力为主正交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具有一定的厚度,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的形状不相同但杆轴面板2和杆轴底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夹板和束带连接器,夹板包括主板体和与主板体连接的内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包括杆轴面板、杆轴梁和杆轴底板,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为相对设置且杆轴梁位于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夹板和束带连接器,夹板包括主板体和与主板体连接的内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包括杆轴面板、杆轴梁和杆轴底板,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为相对设置且杆轴梁位于杆轴面板和杆轴底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轴梁与所述杆轴面板和所述杆轴底板连接,所述内衬板与杆轴底板连接且内衬板和杆轴梁分别位于杆轴底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轴面板具有通透孔,通透孔为在杆轴面板上沿板厚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板包括内衬基板和设置于内衬基板上且用于将所述夹板产生的杠杆力传递至人体肢体上的网格板,网格板具有多个大网孔,大网孔为蜂窝状,内衬基板具有多个小网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网孔设置于所述内衬基板上对应所述大网孔的位置处,小网孔与大网孔连通且小网孔的尺寸小于大网孔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小夹板精准化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连接器包括用于将所述四个夹板固紧到人体肢体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雁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牧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