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刚专利>正文

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71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椅,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折叠椅折叠后携带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该折叠椅包括包括椅面、椅背、前支腿、后支腿以及连接结构,所述前支腿、所述后支腿的数目均为至少两个,所述前支腿之间、所述后支腿之间、所述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以及所述前支腿、后支腿各自与所述椅背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折叠椅存在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状态,沿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椅面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折叠椅收合为折叠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折叠椅的宽度方向也能实现折叠,折叠后占据空间更小,方便携带,便于收纳。

Folding chai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lding chai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aily necessities,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folding chair is not easy to carry after folding. The folding chair comprises a chair surface, a chair back, a front leg, a rear leg and a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 number of the front leg and the rear leg are at least two. The folding chai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ir back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front leg, the rear leg, the front leg and the rear leg. The folding chair in the unfolding state can be folded into a folding state by means of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and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hair surface in the unfolding state. The folding chair can also be folded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folding chair. The folding chair occupies less space, is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is easy to accep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椅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折叠椅的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其具有便于收纳和携带的功能,是人们常备的家居用品。目前,常见的折叠椅是包括椅架、椅座及椅背,其中椅架由前支杆与后支杆构成,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铰接,椅背固定在前支杆的上端,椅座近中部两侧是铰接在前支杆的近中部。当折叠椅处于展开状态时,椅座处于水平位置形成一定的支撑面;在椅子折叠时,两后支杆相对两前支杆靠合在一起,椅座向下转动,相对于后支杆和前支杆平行,从而实现整个折叠椅的收纳。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折叠椅通常是通过前后方向进行折叠,而宽度方向不能进行折叠,折叠椅折叠后的整体宽度仍然较大,携带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折叠椅折叠后携带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调节折叠椅后背倾斜角度、折叠椅高度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椅背、前支腿、后支腿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前支腿、所述后支腿的数目均为至少两个,所述前支腿之间、所述后支腿之间、所述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以及所述前支腿、后支腿各自与所述椅背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折叠椅存在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状态,沿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椅面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折叠椅收合为折叠状态。可选地,所述前支腿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前固定支架,所述前固定支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与所述前支腿和所述椅面的椅面支撑杆铰接,且所述前固定支架包括通过第三铰链铰接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选地,所述前固定支架的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片中间依次包裹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三铰链铰接。可选地,所述后支腿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所述椅面的椅面支撑杆、所述椅背的椅背支撑杆、后固定支架,所述椅面支撑杆与所述椅背支撑杆通过第四铰链铰接;所述后固定支架包括在所述椅背支撑杆中间且与其平行的“工”字型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椅背支撑杆通过第五铰链和第六铰链铰接的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且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五支架均分别通过第七铰链和第八铰链与所述第三支架铰接。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椅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椅背的椅背支撑杆通过第十铰链铰接且设有至少包括一个卡槽的卡槽结构,所述前支腿与所述后支腿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第九铰链,所述第九铰链可与所述卡槽结构卡合并固定。可选地,所述前支腿、所述后支腿各自与所述椅背的连接结构为所述椅面的椅面支撑杆,且所述前支腿、所述后支腿均通过第十一铰链与所述椅面支撑杆铰接。可选地,所述前支腿与所述后支腿上均设有卡凸件和至少一个卡孔。可选地,所述前支腿与所述后支腿下部设有脚盘。可选地,所述椅面和所述椅背通过拉链连接有加厚坐垫和加厚背垫,所述加厚坐垫和所述加厚背垫连为一体,且所述加厚坐垫和所述加厚背垫可以和坐垫拆卸分离。可选地,所述前支腿上设有炮台支架。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折叠椅的宽度方向也能实现折叠,折叠后占据空间更小,方便携带,便于收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折叠椅的展开示意图;图2是折叠椅的前固定支架连接示意图;图3是折叠椅的后固定支架连接示意图;图4是折叠椅的侧面展开示意图;图5是折叠椅的折叠示意图;图6是折叠椅支腿的正视图;图7是折叠椅支腿的侧视图;图中1、椅面;11、椅面支撑杆;12、第四铰链;2、椅背;21、椅背支撑杆;3、前支腿;31、第十一铰链;34、第九铰链;4、后支腿;41、第十一铰链;5、前固定支架;51、第一支架;511、第一连接杆;512、第一连接片;513、第二连接杆;514、第一螺栓;515、第三铰链;52、第二支架;53;第一铰链;54、第二铰链;6、后固定支架;61、第三支架;62、第四支架;63、第五支架;64、第五铰链;65、第六铰链;66、第七铰链;67、第八铰链;68、第二螺栓;7、扶手;71、卡槽结构;72、第十铰链;8、卡凸件;9、卡孔;10、脚盘;100、拉链;200、加厚坐垫;300、加厚坐垫;400、炮台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1、椅背2、前支腿3、后支腿4以及连接结构,前支腿3、后支腿4的数目均为至少两个,前支腿之间、后支腿之间、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以及前支腿、后支腿各自与所述椅背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折叠椅存在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状态,沿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椅面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能通过连接结构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折叠椅收合为折叠状态。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前支腿3之间通过前固定支架5连接,前固定支架5包括通过第三铰链515铰接的第一支架51与第二支架52,前固定支架5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链53和第二铰链54与前支腿3和椅面支撑杆11铰接。第一支架51包括第一连接杆511、第一连接片512和第二连接杆513,第一连接片512中间依次包裹所述第一连接杆511、第二支架52和第二连接杆513,且第一连接片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均通过第一螺栓514连接,与第二支架52通过第三铰链515铰接。通过这种铰接结构,实现了前支腿3、椅面支撑杆11、前固定支架5在宽度方向的折叠或展开,同时前固定支架5还增强了折叠椅面的承重强度。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后支腿4之间通过椅面支撑杆11、椅背支撑杆21、后固定支架6连接,椅面支撑杆11与椅背支撑杆21通过第四铰链12铰接;后固定支架6包括在椅背支撑杆21中间且与其平行的“工”字型第三支架61,“工”字型的“一”部与“丨”部通过第二螺栓68连接,第三支架61分别与椅背支撑杆21通过第五铰链64和第六铰链65铰接的第四支架62和第五支架63,且第四支架62、第五支架63均分别通过第七铰链66和第八铰链67与第三支架61铰接。通过这种铰接结构,椅背支撑杆21、第四支架62、第五支架63就可以向第三支架61位置折叠或展开,实现后支腿4、后固定支架6、椅背2在宽度方向的折叠或展开,同时后固定支架6还增强了折叠椅后背的承重强度。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折叠椅还包括扶手7,扶手7与椅背支撑杆21通过第十铰链72铰接且设有至少包括一个卡槽的卡槽结构71,前支腿3与后支腿4之间通过第九铰链34铰接,第九铰链34可与卡槽结构71卡合并固定。通过第九铰链34的铰接轴卡合卡槽结构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面、椅背、前支腿、后支腿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前支腿、所述后支腿的数目均为至少两个,所述前支腿之间、所述后支腿之间、所述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以及所述前支腿、后支腿各自与所述椅背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折叠椅存在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状态,沿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椅面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折叠椅收合为折叠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面、椅背、前支腿、后支腿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前支腿、所述后支腿的数目均为至少两个,所述前支腿之间、所述后支腿之间、所述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以及所述前支腿、后支腿各自与所述椅背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折叠椅存在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状态,沿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椅面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折叠椅收合为折叠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前固定支架,所述前固定支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与所述前支腿和所述椅面的椅面支撑杆铰接,且所述前固定支架包括通过第三铰链铰接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支架的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片中间依次包裹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三铰链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所述椅面的椅面支撑杆、所述椅背的椅背支撑杆、后固定支架,所述椅面支撑杆与所述椅背支撑杆通过第四铰链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