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腰椎纤维环修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腰椎纤维环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组织自18岁即开始退变,所有人的医生均可能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目前对于有腰腿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复发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Choi等总结了10,228例行PELD手术的患者,其复发率为0.8%。文献报道PELD复发率为0%-7.4%之间,开放手术为1%-21%。未完全摘除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破裂是复发的主要原因。为减少复发率需完全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和间盘内退变的碎片状椎间盘并设法修复椎间盘组织。Lebow等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108例不同术式的单节段LDH患者,术后2年25例(23.1%)在同节段影像学上的突出,其中无症状者14例(13%),有症状者11例(10.2%);这11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复发(P=0.002)且功能下降(P=0.036),但SF-36评分和间盘高度丢失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我们中心的资料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腰椎纤维环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补片放置器(2)、补片固定螺钉(3)和固定螺钉放置器(4);所述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根据腰椎间盘解剖学进行设计,根据正常生理学结构及修复要求,正面和背面分开设计,分别为纤维环面和椎管面,纤维环面构成腰椎椎体(11),腰椎椎体(11)横径平均为47mm,椎管面构成腰椎椎间盘(12),腰椎椎间盘(12)的高度平均为9mm,根据其高度及横径设计6种尺寸,厚度为2mm;所述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的四角处设计螺钉孔(13),螺钉孔(13)内小外大,孔的内径为1.25mm,外径为2mm。所述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腰椎纤维环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补片放置器(2)、补片固定螺钉(3)和固定螺钉放置器(4);所述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根据腰椎间盘解剖学进行设计,根据正常生理学结构及修复要求,正面和背面分开设计,分别为纤维环面和椎管面,纤维环面构成腰椎椎体(11),腰椎椎体(11)横径平均为47mm,椎管面构成腰椎椎间盘(12),腰椎椎间盘(12)的高度平均为9mm,根据其高度及横径设计6种尺寸,厚度为2mm;所述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的四角处设计螺钉孔(13),螺钉孔(13)内小外大,孔的内径为1.25mm,外径为2mm。所述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放置在补片放置器(2)内,通过补片固定螺钉(3)固定,该固定点位于腰椎纤维环修复补片(1)的中心处,所述补片放置器(2)采用中空的金属导杆(21),该金属导杆的长度≥250mm,直径≤3.5mm,适用于椎间孔镜和椎间盘镜下操作,所述金属导杆(21)内设有微齿轮(22)、导杆(23)及金属连接丝(24),微齿轮(22)通过金属连接丝(24)安装在金属导杆(21)内,导杆(23)首端与微齿轮(22)齿合,所述微齿轮(22)上连接有一维度调节旋钮(25),可实现3个维度的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济先,周程沛,高浩然,钱澍,薛为高,高全有,袁一方,郭时空,闫晓东,孙嗣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