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增荣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66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将一个或多个触压感应膜片与控制单元建立有线或无线的联系,通过不同睡姿人体对触压感应膜片按压的面积、区域或触压感应膜片的组合不同产生不同信号或不同信号组合,实现对人体不同睡姿的识别。触压感应膜片可以是采用将物理坐标位置或面积转换为代表XY坐标的电压、电流、或电阻等电性参数值组合的传感器,也可采用按一定控制区域形状和分布密度固定并与控制单元建立有线或无线联系的触摸开关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容易实现精准识别。感应元件易实现柔软舒适化设计。可用于枕头或床面某处的高度或座椅靠背及保健诊疗仪器等随人体姿势的自动调节,也可用于对跳舞毯踩踏位置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医疗保健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的控制自动调节原理,大多是利用人体不同睡姿状态给枕头的压力分布及压大小变化进行识别控制。无论人体采用侧卧还是仰卧,头部与枕头始终是单点接触的状态,头部重量相对恒定,可能会因为颈部的受力大小而又略微差异,但睡眠状态下的人体本身就是放松状态,所以头部重量变化不会太明显,因此睡姿识别方式准确度相对较低。容易产生错误的识别反应。还有的方案是对人体睡姿变化周期统计后进行控制仪器的设置,形成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仪器动作,但人的睡眠翻身动作不是完全按预定周期进行的,会受到作息时间和疲劳程度、身体病变、气候变化、心情好坏等诸多因素影响,不会有很严格的周期变化,因此可行性也不高。有的方案是通过人工操作控制器控制摄像头采集不同睡姿时脸部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处理。从图像中提取特征向量,形成脸部特征数据库。压力传感器监测枕头受到的压力大小,控制器检测到压力大小突变。用摄像头采集枕头状态和脸部图像,对脸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输入到脸部特征数据库中进行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采集使用者按压状态的触压感应膜片和与之通讯连接、采集触压感应膜片触压状态的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采集使用者按压状态的触压感应膜片和与之通讯连接、采集触压感应膜片触压状态的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触压感应膜片为依次摆设布置的第一触压感应膜片(1)、第二触压感应膜片(2)、第三触压感应膜片(3)的至少一个;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4)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压感应膜片(1),第二触压感应膜片(2),第三触压感应膜片(3)分别设置于使用者两个肩胛骨和胸椎对床面的按压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的触压感应膜片,由设定数量的触控开关按设定控制面积和平面形状进行排布并建立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压感应膜片,为能将被人体接触挤压处的坐标位置或面积转换为电压值、电流值、电阻值或电容值的触压感应膜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睡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压感应膜片包括:绝缘隔层(6)、第一均布电阻导电层(7)、第二均布电阻导电层(8)、底部垫层(9)和绝缘支点(9);所述第一均布电阻导电层(7)和第二均布电阻导电层(8)分别与一对电性相反的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均布电阻导电层(7)和第二均布电阻导电层(8)在对绝缘隔层(6)产生挤压时,在被挤压处相互接触并产生对应的电压的或电容的坐标信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昭青
申请(专利权)人:郭增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