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压裂中段塞式加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1828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压裂中段塞式加砂方法。包括:(1)压前储层精细评价;(2)裂缝近井弯曲摩阻评价;(3)裂缝弯曲摩阻消除;(4)每个加砂段塞及不加砂段塞的体积、砂液比、黏度及排量等参数确定;(5)在步骤(4)的基础上,细分小段交替注入。本发明专利技术思路新颖、方法系统、步骤清晰、切实可行,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初始加砂时机、加砂段塞液量、砂液比、液体黏度以及排量等施工参数,提高了加砂效率和施工安全性,降低了砂堵风险,从而提高了裂缝的支撑效率,优化了改造体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页岩气的压后增产效果和经济开发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气压裂中段塞式加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采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页岩气压裂中段塞式加砂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页岩气压裂的通用模式是段塞式加砂程序设计,所谓段塞式加砂程序就是一段砂一段液的多次交替注入模式,或连续两段以上砂一段液的多次交替注入模式。其中,含砂段的砂液比一般逐渐增加,当支撑剂粒径变化时,起步砂液比可能比上一个粒径的最终砂液比还低些,以保证施工的安全。设计中,段塞数量的确定,以及每个段塞的砂液比与段塞液量,包括配套的排量设计等,目前均凭经验,缺乏理论依据,一般根据总的施工液量及砂量等数据确定,段塞量一般根据垂直井筒与水平井筒的容积和确定,以判断支撑剂进入地层后的压力变化,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上述技术模式在以往的页岩气压裂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目前的涪陵焦石坝页岩气及长宁-威远的页岩气压裂中,都取得了重要的商业突破。但以往的段塞式加砂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技术角度而言,主要有:(1)初始段塞的最佳注入时机难以把握。如果起步加砂的时机过早,易引发早期砂堵,现场经常发生1%的砂液比加砂即发生砂堵的现象。但如过加砂时机过晚,则起步砂液比较低,造缝空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气压裂中段塞式加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压前储层精细评价(2)裂缝近井弯曲摩阻评价(3)裂缝弯曲摩阻消除当裂缝弯曲摩阻大于5MPa时,裂缝长度大于20m后再进行加砂段塞打磨,采用1‑2%砂液比起步,加砂段塞量选取10‑13m3;当裂缝弯曲摩阻小于2MPa,需要提前并采用较高砂液比的初始加砂段塞,裂缝长度大于10m,采用2‑3%砂液比起步,加砂段塞量选取17‑20m3;当裂缝弯曲摩阻在2~5MPa之间时,裂缝长度介于10~20m后再进行加砂段塞打磨,采用2%砂液比起步,加砂段塞量选取14‑16m3;(4)每个加砂段塞及不加砂段塞的体积、砂液比、黏度及排量等参数确定不加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气压裂中段塞式加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压前储层精细评价(2)裂缝近井弯曲摩阻评价(3)裂缝弯曲摩阻消除当裂缝弯曲摩阻大于5MPa时,裂缝长度大于20m后再进行加砂段塞打磨,采用1-2%砂液比起步,加砂段塞量选取10-13m3;当裂缝弯曲摩阻小于2MPa,需要提前并采用较高砂液比的初始加砂段塞,裂缝长度大于10m,采用2-3%砂液比起步,加砂段塞量选取17-20m3;当裂缝弯曲摩阻在2~5MPa之间时,裂缝长度介于10~20m后再进行加砂段塞打磨,采用2%砂液比起步,加砂段塞量选取14-16m3;(4)每个加砂段塞及不加砂段塞的体积、砂液比、黏度及排量等参数确定不加砂的段塞量施工前期为垂直井筒及水平井筒容积和的1.2-1.5倍,施工中后期为垂直井筒及水平井筒容积和0.5-1.0倍;(5)在步骤(4)的基础上,细分小段交替注入将上述确定的各段段塞量,包括加砂段塞与不加砂段塞,再进一步等分为2-3小段进行交替注入。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廷学侯磊刘红磊徐胜强黄静贾文峰陈晨李双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