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66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包括聚合物A和溶剂B,所述聚合物A是指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部分亚胺化所得产物、聚酰胺酸完全亚胺化所得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聚酰胺酸由包括四羧酸二酐组分a和二胺组分b的混合物反应制得,所述二胺组分b包括至少一种二胺组分b‑1,所述二胺组分b‑1具有如式1所示结构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属于液晶显示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是一种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向液晶施加一个外加电场,液晶极性分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扭转,改变了液晶分子内部的排列状态,使入射的偏振光改变方向,再配合使用偏光片可以控制光的通过与否,从而达到显示的目的。为了满足已经开发出的电极结构或者多种不同的驱动方式,液晶显示元件可以分为TN型(扭转向列型)、STN型(超扭转向列型)、VA型(垂直取向型)、IPS型(面内切换型)和FFS型(边缘场切换型)。在给液晶施加外加电场时液晶会发生扭转,为了使液晶在电场的作用下扭转方向一致,通常的液晶显示元件中会使用液晶取向膜控制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状态,进而使液晶层在无外加电场下与基板之间形成的一定角度的夹角(预倾角)得以控制。聚酰亚胺凭借其优良的耐热性、抗腐蚀性能、机械强度与液晶的亲和性成为作为液晶取向膜的首选材料,目前工业上最普及的取向方法,是采用棉布、尼龙、聚酯等纤维编织布料,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摩擦取向,不过摩擦取向容易产生粉尘、碎屑和静电,摩擦取向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取向剂,包括聚合物A和溶剂B,所述聚合物A是指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部分亚胺化所得产物、聚酰胺酸完全亚胺化所得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聚酰胺酸由包括四羧酸二酐组分a和二胺组分b的混合物反应制得,所述二胺组分b包括至少一种二胺组分b‑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组分b‑1具有如式1所示结构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取向剂,包括聚合物A和溶剂B,所述聚合物A是指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部分亚胺化所得产物、聚酰胺酸完全亚胺化所得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聚酰胺酸由包括四羧酸二酐组分a和二胺组分b的混合物反应制得,所述二胺组分b包括至少一种二胺组分b-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组分b-1具有如式1所示结构式:其中,R1、R2为具有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a和d各自独立的为0或1,b、e、c、f各自独立的为0、1或2,n为1~20的整数;X1、X2、X3、X4各自独立的选自单键、-O-、-S-中的一种;Y1是一种四价有机基团,选自萘环、蒽环、菲环三种稠环芳烃中的一种;Z1、Z2选自-NH2或由式2所示的氨基化合物;R3选自-O-、中的一种;R4选自H、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芳氧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组分b-1具有如式b-1-1~b-1-9所示的结构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组分b还包括二胺组分b-2,所述二胺组分b-2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1,5-二氨基萘、1,8-二氨基萘、对氨基苯乙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胺、4,4’-二氨基二苯醚、1,4-二(4-氨基苯氧基)苯、4,4’-二氨基二苯甲酮、1,2-双(4-氨基苯氧基)乙烷、1,3-双(4-氨基苯氧基)丙烷、1,4-双(4-氨基苯氧基)丁烷、1,5-双(4-氨基苯氧基)戊烷、1,6-双(4-氨基苯氧基)己烷、N,N’-二(4-氨基苯基)哌嗪、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4-二氨基十二烷氧基苯、2,4-二氨基十八烷氧基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4-(4-庚基环己基)苯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1,4二氨基-2,3-双(4-(4-庚基环己基)苯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万龙胡葆华周银波孙德生周雨生张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