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样开专利>正文

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05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的中药原料包括厚朴、黄芩、黄连、蒲公英、五倍子、桔梗、艾叶、鱼腥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减少了直肠给药后儿童便秘和排泄的概率,不会减轻直肠给药药力,有助于直肠给药活性成分的吸收,且不具有副作用,少有其他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
技术介绍
儿童生病后,打针服药是家长最发愁的事情。改变用药途径,减轻宝宝的痛苦,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心愿。根据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结合药物的理化特性,终于在90年代后期研发出直肠注入给药的新途径,它是继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给药方法,让儿童在没有疼痛的状态下快乐就医。直肠注入法是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药物配置好药方,加温到35~40℃,通过直肠注入器械进入直肠,保留5~20分钟。其原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儿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药物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进入血液循环。(1)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主色进入肝脏代谢后循环全身。(2)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及肛门静脉绕过肝脏后直接进入大循环。(3)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经乳迷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直肠给药具有以下特点:1、直肠给药方便、快捷,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减少孩子的痛苦。2、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直肠给药与静脉输入给药疗效及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倍。3、直肠给药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多种西药同时应用所产生的副作用。直肠给药具有以下优点:1、肠道给药简便易行,又安全有效,提高了给药的顺应性;2、减少了打针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3、直肠给药可“减打针之痛、免吃药之苦”。对于不易接受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婴幼儿患者,便于给药。4、直肠给药吸收不规则,在直肠空虚时用药效果较好;腹泻患者必须补足液体量后直肠给药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减少了直肠给药后儿童便秘和排泄的概率,不会减轻直肠给药药力,有助于直肠给药活性成分的吸收,且不具有副作用,少有其他不良反应。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的中药原料包括厚朴、黄芩、黄连、蒲公英、五倍子、桔梗、艾叶、鱼腥草。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厚朴2~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连0.2~1重量份、蒲公英8~10重量份、五倍子1~3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艾叶1~2重量份、鱼腥草0.7~3重量份;(2)对中药进行粉碎,过筛,充分混匀,得到中药粉末;向中药粉末中加入中药粉末重量10~20倍的水,在超声功率300~400W的条件下于60~80℃提取30~60分钟,收集中药提取液,得到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厚朴2~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连0.2~1重量份、蒲公英8~10重量份、五倍子1~3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艾叶1~2重量份、鱼腥草0.7~3重量份;(2)对中药进行粉碎,过筛,充分混匀,得到中药粉末;向中药粉末中加入中药粉末重量10~20倍的水,在超声功率300~400W的条件下于60~80℃提取30~60分钟,收集中药提取液;(3)将黑曲霉菌以2~4%(体积/体积)的接种量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于28~30℃培养3~4天;取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的黑曲霉孢子,加入蒸馏水,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0.5~1.5小时,得到浓度3×106~3×107cfu/mL的孢子悬液;将孢子悬液接入孢子悬液体积10~15倍的发酵产酶培养基中,于28~30℃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5~7天,收集发酵液;将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离心20~30分钟,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液;(4)将粗酶液和中药提取液以体积比1:(1~10)混合,于50~70℃搅拌5~30分钟后,于100~110℃加热5~10分钟,自然冷却至20~30℃,得到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厚朴2~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连0.2~1重量份、蒲公英8~10重量份、五倍子1~3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艾叶1~2重量份、鱼腥草0.7~3重量份;(2)对中药进行粉碎,过筛,充分混匀,得到中药粉末;向中药粉末中加入中药粉末重量10~20倍的水,在超声功率300~400W的条件下于60~80℃提取30~60分钟,收集中药提取液;(3)将黑曲霉菌以2~4%(体积/体积)的接种量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于28~30℃培养3~4天;取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的黑曲霉孢子,加入蒸馏水,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0.5~1.5小时,得到浓度3×106~3×107cfu/mL的孢子悬液;将孢子悬液接入孢子悬液体积10~15倍的发酵产酶培养基中,于28~30℃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5~7天,收集发酵液;将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离心20~30分钟,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液;(4)将粗酶液和中药提取液以体积比1:(1~10)混合,于50~70℃搅拌5~30分钟后,于100~110℃加热5~10分钟,自然冷却至20~30℃,添加中药提取液重量0.005~0.01倍的纤维素和中药提取液重量0.01~0.1倍的乳糖,充分混匀,得到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所述斜面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20wt%,葡萄糖2wt%,琼脂1.5wt%,余量为水;所述发酵产酶培养基的组成为:麸皮4wt%,尿素0.4wt%,磷酸二氢钾0.5wt%,七水合硫酸镁0.04wt%,氯化钡0.16wt%,氯化钙0.05wt%,余量为水。所述纤维素为小麦纤维素、蔗髓纤维素、糖化蔗髓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纤维素为小麦纤维素和糖化蔗髓纤维素以质量比1:(4~6)组成的混合物。小麦纤维素,既可以采用市售的小麦纤维素,也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201010582580.1的实施例一制备得到。所述蔗髓纤维素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将蔗髓筛分,去除蔗髓原料中长纤维皮部及灰尘等杂质;将12~15g筛分后的蔗髓、0.1~0.5g硫酸镁、20~30g氢氧化钠和40~70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投入反应装置中,充入氧气使反应装置内气压达到0.4~0.6Mpa,密封,于100~12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在冰水浴中快速冷却至20~30℃,收集反应产物A;打开反应装置,在反应产物A中继续加入0.3~0.5gEDTA、0.1~0.3g蔥醌、10~15g过氧化氢、20~25g氢氧化钠和80~100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充入氧气使反应装置内气压达到0.4~0.6Mpa,密封,于100~120℃反应2~4小时;反应完毕后,收集反应产物B,用去离子水将反应产物B洗涤至洗液呈中性,干燥,获得蔗髓纤维素。蔥醌,既可以采用市售的蔥醌,如江苏常州正大超细粉体有限公司提供,也可以参考湖北造纸2009年01期《蒸煮助剂蔥醌的制备及在制浆中的应用》贾建民自行制备。所述蔗髓纤维素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将蔗髓筛分,去除蔗髓原料中长纤维皮部及灰尘等杂质;将筛分后的蔗髓浸入23~25℃的水中浸泡12~28小时,筛分后的蔗髓和水的固液比为1:(800~1000)g/mL,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蔗髓;将12g预处理后的蔗髓、0.1~0.5g硫酸镁、20~30g氢氧化钠和40~70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投入反应装置中,充入氧气使反应装置内气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的中药原料包括厚朴、黄芩、黄连、蒲公英、五倍子、桔梗、艾叶、鱼腥草。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的中药原料包括厚朴、黄芩、黄连、蒲公英、五倍子、桔梗、艾叶、鱼腥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厚朴2~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连0.2~1重量份、蒲公英8~10重量份、五倍子1~3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艾叶1~2重量份、鱼腥草0.7~3重量份;(2)对中药进行粉碎,过筛,充分混匀,得到中药粉末;向中药粉末中加入中药粉末重量10~20倍的水,在超声功率300~400W的条件下于60~80℃提取30~60分钟,收集中药提取液,得到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厚朴2~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连0.2~1重量份、蒲公英8~10重量份、五倍子1~3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艾叶1~2重量份、鱼腥草0.7~3重量份;(2)对中药进行粉碎,过筛,充分混匀,得到中药粉末;向中药粉末中加入中药粉末重量10~20倍的水,在超声功率300~400W的条件下于60~80℃提取30~60分钟,收集中药提取液;(3)将黑曲霉菌以2~4%的接种量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于28~30℃培养3~4天;取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的黑曲霉孢子,加入蒸馏水,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0.5~1.5小时,得到浓度3×106~3×107cfu/mL的孢子悬液;将孢子悬液接入孢子悬液体积10~15倍的发酵产酶培养基中,于28~30℃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5~7天,收集发酵液;将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离心20~30分钟,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液;(4)将粗酶液和中药提取液以体积比1:(1~10)混合,于50~70℃搅拌5~30分钟后,于100~110℃加热5~10分钟,自然冷却至20~30℃,得到所述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直肠给药中药护理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厚朴2~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黄连0.2~1重量份、蒲公英8~10重量份、五倍子1~3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艾叶1~2重量份、鱼腥草0.7~3重量份;(2)对中药进行粉碎,过筛,充分混匀,得到中药粉末;向中药粉末中加入中药粉末重量10~20倍的水,在超声功率300~400W的条件下于60~80℃提取30~60分钟,收集中药提取液;(3)将黑曲霉菌以2~4%的接种量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于28~30℃培养3~4天;取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的黑曲霉孢子,加入蒸馏水,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0.5~1.5小时,得到浓度3×106~3×107cfu/mL的孢子悬液;将孢子悬液接入孢子悬液体积10~15倍的发酵产酶培养基中,于28~30℃以170~220转/分钟振荡培养5~7天,收集发酵液;将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离心20~30分钟,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液;(4)将粗酶液和中药提取液以体积比1:(1~10)混合,于50~70℃搅拌5~30分钟后,于100~110℃加热5~10分钟,自然冷却至20~30℃,添加中药提取液重量0.005~0.01倍的纤维素和中药提取液重量0.01~0.1倍的乳糖,充分混匀,得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样开
申请(专利权)人:叶样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