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理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一些因病而长期卧床,不能灵活起身或翻身的病人,现今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翻身装置,它们均可帮助用户完成翻身工作,但这些翻身装置或是无法自动化工作,或是仅能通过一种方式帮助用户翻身,或是仅能完成翻身操作,工作模式和功能较单一,不能多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们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帮助使用者翻身和方便更换衣物、调整使用者坐姿、躺姿和将使用者支撑脱离床面以方便更换床上用品的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体和弧形板结构体,支撑体包括支撑柱、承载梁和升降轨道,承载梁呈U型,升降轨道包括左升降轨道和右升降轨道,承载梁中点与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承载梁两端分别与左升降轨道和右升降轨道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柱和升降轨道下端均与地面上的基座稳固连接,弧形板结构体包括丝杆和弧形板,丝杆包括左丝杆和右丝杆,左丝杆和右丝杆分别紧固于左升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体和弧形板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柱(1)、承载梁(2)和升降轨道(3),所述承载梁(2)呈U型,所述升降轨道(3)包括左升降轨道(3‑1)和右升降轨道(3‑2),所述承载梁(2)中点与支撑柱(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梁(2)两端分别与左升降轨道(3‑1)和右升降轨道(3‑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和升降轨道(3)的下端均与地面上的基座稳固连接,所述弧形板结构体包括丝杆(4)和弧形板(5),所述丝杆(4)包括左丝杆(4‑1)和右丝杆(4‑2),所述左丝杆(4‑1)和右丝杆(4‑2)分别紧固于左升降轨道(3‑1)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体和弧形板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柱(1)、承载梁(2)和升降轨道(3),所述承载梁(2)呈U型,所述升降轨道(3)包括左升降轨道(3-1)和右升降轨道(3-2),所述承载梁(2)中点与支撑柱(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梁(2)两端分别与左升降轨道(3-1)和右升降轨道(3-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和升降轨道(3)的下端均与地面上的基座稳固连接,所述弧形板结构体包括丝杆(4)和弧形板(5),所述丝杆(4)包括左丝杆(4-1)和右丝杆(4-2),所述左丝杆(4-1)和右丝杆(4-2)分别紧固于左升降轨道(3-1)和右升降轨道(3-2)的外侧壁上,所述左丝杆(4-1)和右丝杆(4-2)的底端分别安装有左丝杆驱动电动机(6-1)和右丝杆驱动电动机(6-2),所述左丝杆驱动电动机(6-1)和右丝杆驱动电动机(6-2)上方左丝杆(4-1)和右丝杆(4-2)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左丝杆滑块(7-1)和第一右丝杆滑块(7-2),所述第一左丝杆滑块(7-1)和第一右丝杆滑块(7-2)上方分别紧固有左弧形板滑块(8)和右弧形板滑块(9),所述左弧形板滑块(8)和右弧形板滑块(9)上分别安装有外弧形板电动机(10)和内弧形板电动机(11),所述外弧形板电动机(10)的输出轴穿过左轴承座(12)与外弧形板支撑臂(13)左端刚性连接,内弧形板支撑臂(14)左端可转动支撑于所述左轴承座(12)外侧,所述内弧形板电动机(11)的输出轴部分穿入右轴承座(15)与内弧形板支撑臂(14)右端刚性连接,所述外弧形板支撑臂(13)右端可转动支撑于右轴承座(15)外侧,所述左轴承座(12)和右轴承座(15)分别安装于左弧形板滑块(8)和右弧形板滑块(9)上,所述弧形板(5)包括外梳齿弧形板(5-1)和内梳齿弧形板(5-2),所述外梳齿弧形板(5-1)和内梳齿弧形板(5-2)分别固定于“┍┑”形外弧形板支撑臂(13)和内弧形板支撑臂(14)的上端中部,所述右弧形板滑块(9)上还安装有控制器(16),通电后,所述控制器(16)可驱动左丝杆驱动电动机(6-1)和右丝杆驱动电动机(6-2)分别带动左弧形板滑块(8)和右弧形板滑块(9)沿升降轨道(3)上下滑动,并驱动外弧形板电动机(10)和内弧形板电动机(11)分别带动外梳齿弧形板(5-1)和内梳齿弧形板(5-2)转动,使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以简易提升翻身辅助模式运行,所述弧形板结构体上方丝杆(4)上还设置有下旋结构体,所述下旋结构体包括丝杆滑块、下旋板滑块和下旋板(17),所述丝杆滑块包括第二左丝杆滑块(18-1)和第二右丝杆滑块(18-2),所述第二左丝杆滑块(18-1)和第二右丝杆滑块(18-2)分别套设于左丝杆(4-1)和右丝杆(4-2)上,且设置于第一左丝杆滑块(7-1)和第一右丝杆滑块(7-2)上方,所述下旋板滑块包括左下旋板滑块(19-1)和右下旋板滑块(19-2),所述左下旋板滑块(19-1)和右下旋板滑块(19-2)分别紧固于所述第二左丝杆滑块(18-1)和第二右丝杆滑块(18-2)上方,所述下旋板(17)通过下旋板支撑臂(20)可转动地支撑于第二左丝杆滑块(18-1)的转动支撑(21)和支撑臂驱动电动机(22)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臂驱动电动机(22)安装于右下旋板滑块(19-2)上,所述下旋板支撑臂(20)右臂上端刚接有L型挡板(23),所述L型挡板(23)的横板上安装有下旋板驱动电动机(24),所述下旋板驱动电动机(24)输出轴穿过L型挡板(23)的竖板与下旋板(17)右端刚性连接,通电后,控制器(16)可驱动左丝杆驱动电动机(6-1)和右丝杆驱动电动机(6-2)分别带动左下旋板滑块(19-1)和右下旋板滑块(19-2)与左弧形板滑块(8)和右弧形板滑块(9)沿升降轨道(3)同步上下滑动,并驱动支撑臂驱动电动机(22)带动下旋板(17)绕支撑臂驱动电动机(22)的输出轴转动和驱动下旋板驱动电动机(24)带动下旋板(17)转动,使多功能护理一体化装置以舒适提升翻身辅助模式运行,所述下旋结构体上方丝杆(4)上还设置有可调倾角靠背装置(25),所述可调倾角靠背装置(25)包括主架板(26)、悬臂板(27)和支撑板(28),所述可调倾角靠背装置(25)通过架梁板(29)紧固于下旋板(17)的下表面,所述架梁板(29)刚接于支撑板(28)外表面的前后端,所述支撑板(28)刚接于两根悬臂板(27)的下端内侧,所述悬臂板(27)刚接于主架板(26)内表面的前后端,所述主架板(26)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槽,所述方形孔槽正对应的支撑板(28)上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0)、第二电动伸缩杆(31)和第三电动伸缩杆(3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0)、第二电动伸缩杆(31)和第三电动伸缩杆(32)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转轴(33)、第二铰接转轴(34)和第三铰接转轴(35)固定支撑第一调节板(36)、第二调节板(37)和第三调节板(38),所述第一调节板(36)还通过第四铰接转轴(39)与第四调节板(40)紧固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36)、第二调节板(37)和第三调节板(38)的内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伸缩杆驱动电动机、第二伸缩杆驱动电动机和第三伸缩杆驱动电动机,通电后,控制器(16)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驱动电动机、第二伸缩杆驱动电动机和第三伸缩杆驱动电动机分别驱动第一电动伸缩杆(30)、第二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