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08723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3:48
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蜜源植物毛水苏的种子育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毛水苏面积大幅减少、退耕还湿工作缺乏产业及技术支撑、毛水苏种子育苗技术匮乏的技术问题。育苗方法:一、采集毛水苏成熟的种子,干燥处风干;二、泥炭土和蛭石按1:1充分混合配置,得到营养基质;三、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然后再转移到乙醇溶液中浸渍;四、将消毒处理的种子置于30~60℃温水中浸渍处理;五、播种到培养杯中;六、培养杯放置在水中进行培养;七、后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变温催芽的方法,缩短了出苗时间,并大大提高了育苗成功率,育苗过程不使用激素或农药,节约成本且生态环保,培育出的种苗健壮,适宜温室规模化育苗。

Efficient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of Perilla frutescens Seed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seed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of the nectar plant Phyllostachys pilosula. The invention aims at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large reduction of the area of Phyllostachys pilosula, the lack of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in the work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humidity, and the lack of seed seedling raising technology of Phyllostachys pilosula. Nursery methods: 1. Collect the mature seeds of Physalis tomentosa and air-dry them in the dry place; 2. Peat soil and vermiculite are fully mixed in 1:1 to obtain nutrient matrix; 3. Air-dried seeds are immersed in distilled water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ethanol solution for immersion; 4. Immerse the sterilized seeds in warm water at 30-60 C; 5. Sow them in the culture cup; 6. Place them in the culture cup. Put it in water for cultivation; Seventh, late management. The method of changing temperature and accelerating germination shortens the time of seedling emergenc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success rate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The process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does not use hormones or pesticides, saves costs and is ecolog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e seedlings are robust and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seedling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蜜源植物毛水苏的种子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退耕还湿工程可逐渐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和多样性,改善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恢复受损湿地和保证现有湿地不再退化的具体措施之一。但退耕还湿既要考虑自然生态因素又要考虑当前社会经济情况,合理的替代生计也影响到退耕还湿政策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退耕还湿还缺乏好的模式与技术,制约了退耕还湿工作的开展。毛水苏(Stachysbaicalensis)隶属于唇形科水苏属,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生于湿草地及河岸上。在东北黑蜂保护区,毛水苏产蜜量十分可观,曾是该区重要的蜜源植物(刘胜范.毛水苏:东北黑蜂保护区的重要蜜源植物.蜜蜂杂志,2017,(2):31-32.)。经检测,产自东北黑蜂保护区的毛水苏蜂蜜符合国家一级蜜的各项要求。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开垦湿地的影响,毛水苏的分布面积大幅减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退耕还湿地以毛水苏作为主要恢复植物,对于当地发展以毛水苏高端蜂产品为主的产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以为退耕还湿带来综合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种苗移栽是促进植被快速恢复重建的重要措施之一,毛水苏种子生产量大,适合用种苗移植的恢复方式,但关于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的技术却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毛水苏面积大幅减少、退耕还湿工作缺乏产业及技术支撑、毛水苏种子育苗技术匮乏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的方法,旨在推动东北地区毛水苏规模化发展。本专利技术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种子采集和预处理:根据毛水苏的物候期特征,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间多次采集毛水苏成熟的种子(黑褐色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风干,得到风干种子;二、营养土配置:根据毛水苏野外生境特点和对养分的需求,将泥炭土和蛭石按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配置,得到营养基质;三、种子消毒:将步骤一得到的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得到浸水处理的种子,然后再转移到体积百分数为70%~75%的乙醇溶液中浸渍10s~20s,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得到消毒处理的种子;四、催芽:将消毒处理的种子置于30~60℃温水中浸渍处理,得到催芽处理的种子,湿润保存;五、播种:将步骤二的营养基质填装入底部开有通气孔的培养杯中,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在培养杯基质中,完成毛水苏种子的播种;六、水分调控:将步骤五播种有毛水苏种子的培养杯放置在水中,底部通气孔使培养杯内外水位条件一致,保证培养杯中的培养基表面高于水面0~5cm,培养30~45d,得到毛水苏幼苗;七、后期管理:清除培养杯内杂草,然后进行间苗,室外炼苗,完成毛水苏种子的高效育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种子繁殖是毛水苏的重要繁殖方式,通过多次采集种子的方法,获取更多成熟的种子,同时避免对野生毛水苏的损伤,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2、通过变温催芽的方法,出苗时间由原来的55天缩短为45天,并大大提高了育苗成功率;3、本专利技术全过程不使用任何激素或农药,节约成本且生态环保,培育出的种苗健壮,适宜温室规模化育苗。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毛水苏种子出苗率的柱状图,其中每组紧邻的三个柱状由左至右依次代表10min、20min和120min。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种子采集和预处理:根据毛水苏的物候期特征,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间多次采集毛水苏成熟的种子(黑褐色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风干,得到风干种子;二、营养土配置:根据毛水苏野外生境特点和对养分的需求,将泥炭土和蛭石按1:1的体积比例充分混合配置,得到营养基质;三、种子消毒:将步骤一得到的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得到浸水处理的种子,然后再转移到体积百分数为70%~75%的乙醇溶液中浸渍10s~20s,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得到消毒处理的种子;四、催芽:将消毒处理的种子置于30~60℃温水中浸渍处理,得到催芽处理的种子,湿润保存;五、播种:将步骤二的营养基质填装入底部开有通气孔的培养杯中,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在培养杯基质中,完成毛水苏种子的播种;六、水分调控:将步骤五播种有毛水苏种子的培养杯放置在水中,底部通气孔使培养杯内外水位条件一致,保证培养杯中的培养基表面高于水面0~5cm,培养30~45d,得到毛水苏幼苗;七、后期管理:清除培养杯内杂草,然后进行间苗,室外炼苗,完成毛水苏种子的高效育苗。本实施方式步骤七待毛水苏种苗长到约5cm高后,针对出苗数量大于等于2棵的培养杯进行间苗,保留生长最旺盛幼苗。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每次采集毛水苏种子时,不破坏花序轴,且保留花序上方未成熟的种子继续成熟。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间两次采集毛水苏成熟的种子。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1h~12h。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的是步骤三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1h~3h。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消毒处理的种子置于40~60℃温水中浸渍处理10~15min。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在培养杯基质中,播种深度为0.2~0.8cm。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每个培养杯中播种3~5粒催芽处理的种子。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保证培养杯中的培养基表面高于水面2~4cm。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七待毛水苏幼苗的高度为4~6cm后进行间苗。实施例:本实施例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一、种子采集和预处理:根据毛水苏的物候期特征,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分两次采集毛水苏成熟的种子(黑褐色种子),每次采集时不破坏花序轴,且保留花序上方未成熟的种子继续成熟,去除杂质及瘪粒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风干,得到风干种子;二、营养土配置:根据毛水苏野外生境特点和对养分的需求,将泥炭土和蛭石按1:1的体积比例充分混合配置,得到营养基质;三、种子消毒:将步骤一得到的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浸渍2h,得到浸水处理的种子,然后再转移到体积百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中浸渍20s,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得到消毒处理的种子;四、催芽:将消毒处理的种子置于50℃温水中浸渍处理10min,得到催芽处理的种子,湿润保存;五、播种:将步骤二的营养基质填装入底部开有通气孔的培养杯中,培养杯的直径为80mm、高为80mm(撑开后的大小),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在培养杯基质中,播种深度为0.4cm,每个培养杯播种3粒,完成毛水苏种子的播种;六、水分调控:将步骤五播种毛水苏种子的培养杯放置在水中,底部通气孔使培养杯内外水位条件一致,保证培养杯中的培养基表面高于水面5cm,培养45d,得到毛水苏幼苗;七、后期管理:清除培养杯内杂草,待毛水苏种苗长到约5cm高后,针对出苗数量大于等于2棵的培养杯进行间苗,保留生长最旺盛幼苗,室外炼苗。通过以下实验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一、种子采集和预处理: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间多次采集毛水苏成熟的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风干,得到风干种子;二、营养土配置:将泥炭土和蛭石按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配置,得到营养基质;三、种子消毒:将步骤一得到的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得到浸水处理的种子,然后再转移到体积百分数为70%~75%的乙醇溶液中浸渍10s~20s,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得到消毒处理的种子;四、催芽:将消毒处理的种子置于30~60℃温水中浸渍处理,得到催芽处理的种子,湿润保存;五、播种:将步骤二的营养基质填装入底部开有通气孔的培养杯中,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在培养杯基质中,完成毛水苏种子的播种;六、水分调控:将步骤五播种有毛水苏种子的培养杯放置在水中,保证培养杯中的培养基表面高于水面0~5cm,培养30~45d,得到毛水苏幼苗;七、后期管理:清除培养杯内杂草,然后进行间苗,室外炼苗,完成毛水苏种子的高效育苗。

【技术特征摘要】
1.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一、种子采集和预处理: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间多次采集毛水苏成熟的种子,去除杂质及瘪粒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风干,得到风干种子;二、营养土配置:将泥炭土和蛭石按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配置,得到营养基质;三、种子消毒:将步骤一得到的风干种子浸渍于蒸馏水中,得到浸水处理的种子,然后再转移到体积百分数为70%~75%的乙醇溶液中浸渍10s~20s,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得到消毒处理的种子;四、催芽:将消毒处理的种子置于30~60℃温水中浸渍处理,得到催芽处理的种子,湿润保存;五、播种:将步骤二的营养基质填装入底部开有通气孔的培养杯中,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在培养杯基质中,完成毛水苏种子的播种;六、水分调控:将步骤五播种有毛水苏种子的培养杯放置在水中,保证培养杯中的培养基表面高于水面0~5cm,培养30~45d,得到毛水苏幼苗;七、后期管理:清除培养杯内杂草,然后进行间苗,室外炼苗,完成毛水苏种子的高效育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水苏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每次采集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英姜明刘波吕宪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