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80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涉及新型耳机领域,所述耳机包括供电模块、主控模块、麦克风模块以及语音提示模块,还包括检测模块,消除模块,以及三极管Q1;所述检测模块的第1引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1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6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电性连接;所述消除模块的第1引脚与三极管Q1的第1引脚电性连接,所述消除模块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主控模块的第8引脚与三极管Q1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第3引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3引脚电性连接。可以有效地、可靠地对空气中存在的颗粒物进行实时地检测和消除,从而保障用户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本技术涉及新型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耳机均具备音乐播放、无线或有线连接、降噪、语音通话或对讲等功能。用户在使用耳机时,普遍都是随身携带,比如:用户佩戴在自身的头部或耳朵上行走在马路边、或坐在较为封闭的游戏室内、或工作在地下隧道等空气中粉尘较多的场合,无法知晓所处的空气环境中是否存在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穿透到耳机中。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耳机无法具备检测和消除耳机中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功能,从而损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耳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耳机无法具备检测和消除耳机中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功能,损害用户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供电模块、主控模块、麦克风模块以及语音提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第1引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麦克风模块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且所述主控模块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包括第一语音提示单元和第二语音提示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一语音提示单元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5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供电模块、主控模块、麦克风模块以及语音提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第1引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麦克风模块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且所述主控模块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包括第一语音提示单元和第二语音提示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一语音提示单元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5引脚与所述第二语音提示单元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提示单元的负极与所述第二语音提示单元的负极连接后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空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的检测模块,用于消除空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的消除模块,以及用于控制通过所述消除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供电模块、主控模块、麦克风模块以及语音提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第1引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麦克风模块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且所述主控模块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包括第一语音提示单元和第二语音提示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一语音提示单元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5引脚与所述第二语音提示单元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提示单元的负极与所述第二语音提示单元的负极连接后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空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的检测模块,用于消除空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的消除模块,以及用于控制通过所述消除模块的电流的三极管Q1;所述主控模块的第6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第1引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1引脚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主控模块的第8引脚与三极管Q1的第2引脚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第1引脚与所述消除模块的第1引脚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长荪张相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