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磁钢圆形Z轴振动线性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79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3:20
一种双磁钢圆形Z轴振动线性马达,包括上、下机壳,电路板,弹簧,线圈,轭铁,大、小磁钢,质量块,极芯。弹簧,轭铁,大、小磁钢,质量块,极芯,及下机壳和线圈两者的上端均设在上机壳内。上机壳的下端和下机壳的上端固连。电路板设在下机壳的底部。弹簧固定支撑在下机壳上端,弹簧中部设有和大磁钢的外柱面适配的穿孔。线圈,轭铁,大、小磁钢,质量块,极芯均同轴。线圈下端压在电路板上,线圈上端位于大磁钢的内孔内且上端面高于弹簧的最高点。极芯和质量块上端固连,小磁钢上端和极芯固连,小磁钢下端伸在线圈的内孔内,轭铁和小磁钢下端固连。质量块下端的外表面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表面,质量块下端支撑在弹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磁钢圆形Z轴振动线性马达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双磁钢的圆形Z轴振动线性马达。
技术介绍
微型振动马达是广泛用于电子、汽车、家电及工业领域等不可缺少的元器件,为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和振动提醒等功能。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厂家对用户触觉体验越来越关注,市场上出现了区别于传统转子马达的线性振动马达。相比于传统转子马达,线性马达在振动特性、响应时间、使用寿命、噪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其能提供多种振动模式,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触觉反馈。但在一些场合,现有线性马达的驱动力、马达启动时间、性能等依旧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和常见的Z轴振动线性马达相比具有驱动力更大、马达启动时间更快、性能更好、触觉反馈效果更佳的线性振动马达。本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磁钢圆形Z轴振动线性马达,包括下机壳、电路板、弹簧、线圈、轭铁、小磁钢、大磁钢、质量块、极芯、上机壳。大磁钢为圆筒形磁钢,上机壳为倒置的圆桶形。弹簧、轭铁、小磁钢、大磁钢、质量块、极芯、下机壳的上端、线圈的上端均设在上机壳内。下机壳的右端为一圆柱桶,圆柱桶的桶壁的左侧设有一道裂口,圆柱桶的桶底设有向左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磁钢圆形Z轴振动线性马达,其特征是:包括下机壳(1)、电路板(2)、弹簧(3)、线圈(4)、轭铁(5)、小磁钢(6)、大磁钢(7)、质量块(8)、极芯(9)、上机壳(10);大磁钢(7)为圆筒形磁钢,上机壳(10)为倒置的圆桶形;弹簧(3)、轭铁(5)、小磁钢(6)、大磁钢(7)、质量块(8)、极芯(9)、下机壳(1)的上端、线圈(4)的上端均设在上机壳(10)内;下机壳(1)的右端为一圆柱桶(1.1),圆柱桶(1.1)的桶壁的左侧设有一道裂口,圆柱桶(1.1)的桶底设有向左延伸的延伸底(1.2),圆柱桶(1.1)的桶壁的上端向外弯折形成一支撑环(1.3);上机壳(10)的下端和圆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磁钢圆形Z轴振动线性马达,其特征是:包括下机壳(1)、电路板(2)、弹簧(3)、线圈(4)、轭铁(5)、小磁钢(6)、大磁钢(7)、质量块(8)、极芯(9)、上机壳(10);大磁钢(7)为圆筒形磁钢,上机壳(10)为倒置的圆桶形;弹簧(3)、轭铁(5)、小磁钢(6)、大磁钢(7)、质量块(8)、极芯(9)、下机壳(1)的上端、线圈(4)的上端均设在上机壳(10)内;下机壳(1)的右端为一圆柱桶(1.1),圆柱桶(1.1)的桶壁的左侧设有一道裂口,圆柱桶(1.1)的桶底设有向左延伸的延伸底(1.2),圆柱桶(1.1)的桶壁的上端向外弯折形成一支撑环(1.3);上机壳(10)的下端和圆柱桶(1.1)的上端固连;电路板(2)的右端设在圆柱桶(1.1)的桶底上、电路板(2)的左端设在延伸底(1.2)上;弹簧(3)固定支撑在支撑环(1.3)上,弹簧(3)的中部设有和大磁钢(7)的外柱面适配的穿孔;线圈(4)、大磁钢(7)、轭铁(5)、小磁钢(6)、质量块(8)、极芯(9)均同轴;线圈(4)的下端压在电路板(2)上,线圈(4)的上端位于大磁钢(7)的内孔内且线圈(4)的上端面高于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凌霄严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