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52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双作用油泵。在泵体轴承孔(3‑5)与前盖轴承孔(4‑1)内装有轴(1),在鼓形面(1‑1)上设有转子销槽一(1‑7),内转子一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一(O1),外转子一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二(O2),廻转中心一与廻转中心二之间具有偏心距一(e1),在内转子二(8)上设有内转子二扁孔和轴孔,内转子二(8)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三,外转子二(9)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四(O4),廻转中心三与廻转中心四(O4)之间具有偏心距二(e2),廻转中心一(O1)与廻转中心三(O3)相同。双作用油泵将高、低压油泵合二为一,油泵通过两个独立的排油腔根据需求为变速箱液压系统提供不同压力和不同流量的液压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作用油泵
本技术属于液压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双作用油泵。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一般分别为高压液压系统和低压液压系统,高压液压系统流量小、压力高,为变速箱执行机构提供动力。低压液压系统流量大、压力低,用于变速箱散热润滑。而高、低液压系统由两个独立的油泵分别为高、低压液压系统提供动力,但是这种解决方式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功耗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双输出,可以根据需求提供不同压力和不同流量的双作用油泵。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作用油泵包括泵体、前盖、后盖、螺栓、密封圈,其特点是在泵体轴承孔与前盖轴承孔内装有轴,轴上分别设有鼓形面、轴环、轴颈、轴扁、花键和油道孔,在鼓形面上设有转子销槽一,轴的鼓形面和转子销槽一处套装内转子一,在内转子一上设有转子销槽二,转子销槽二与转子销槽一相对应,转子销槽一与转子销槽二内装有转子销,鼓形面与内转子一的内孔相配合,轴与内转子一之间用转子销限位,内转子一外面套装外转子一,内转子一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一,外转子一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二,廻转中心一与廻转中心二之间具有偏心距一,内转子一与外转子一之间啮合传动连接,轴的轴颈与轴扁处套装内转子二,在内转子二上设有内转子二扁孔和轴孔,轴颈与内转子二的轴孔相配合,轴扁与内转子二扁孔相配合,内转子二的外面套装外转子二,内转子二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三,外转子二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四,廻转中心三与廻转中心四之间具有偏心距二,廻转中心一与廻转中心三相同,内转子二与外转子二之间啮合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双作用油泵将高、低压油泵合二为一,油泵通过两个独立的排油腔根据需求为变速箱液压系统提供不同压力和不同流量的液压油,以满足变速器的工作需求,具有结构紧凑、方便布置、效率高的优点,有利于车辆的节能减排。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图1是双作用油泵外部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中内转子二结构主视图。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图6是图1中轴的结构主视图。图7是图6的D-D剖视图。图8是图1的E-E剖视图。图9是图1的F-F剖视图。图中,1-轴;1-1-鼓形面;1-2-轴环;1-3-轴颈;1-4-轴扁;1-5-花键;1-6-油道孔;1-7-转子销槽一;2-定位销一;3-泵体;3-1-进油口一;3-2-出油口一;3-3-进油口二;3-4-出油口二;3-5-泵体轴承孔;3-6-吸油窗一;3-7-压油窗一;3-8-吸油窗二;3-9-压油窗二;4-前盖;4-1-前盖轴承孔;5-后盖;6-内转子一;6-1-转子销槽二;7-外转子一;8-内转子二;8-1-内转子二扁孔;8-2-轴孔;9-外转子二;10-转子销;11-定位销二;12-密封圈;13-螺栓;O1-廻转中心一;O2-廻转中心二;O3-廻转中心三;O4-廻转中心四;e1-偏心距一;e2-偏心距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9,前盖轴承孔4-1与泵体轴承孔3-5内穿装轴1,双作用油泵的轴1上分别设有鼓形面1-1、轴环1-2、轴颈1-3、轴扁1-4、花键1-5、油道孔1-6,鼓形面1-1上设有转子销槽一1-7,泵体3上分别设有进油口一3-1、出油口一3-2、进油口二3-3、出油口二3-4、泵体轴承孔3-5、吸油窗一3-6、压油窗一3-7、吸油窗二3-8、压油窗二3-9,前盖4上设有前盖轴承孔4-1,内转子一6上设有转子销槽二6-1,转子销槽二6-1与转子销槽一1-7相对应,内转子二8上分别设有内转子二扁孔8-1和轴孔8-2。前盖4、泵体3、后盖5之间用螺栓13固定连接,前盖4与泵体3之间用定位销二11限位,泵体3与后盖5之间用定位销一2限位,后盖5与泵体3之间、泵体3与前盖4之间均用密封圈12密封。轴1的鼓形面1-1和转子销槽一1-7处套装内转子一6,轴环1-2用于内转子一6的轴向限位,转子销槽一1-7与转子销槽二6-1内装有转子销10,鼓形面1-1与内转子一6的内孔相配合,轴1与内转子一6之间用转子销10限位。内转子一6的外面套装外转子一7,内转子一6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一O1,外转子一7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二O2,廻转中心一O1与廻转中心二O2之间具有偏心距一e1,内转子一6与外转子一7之间啮合传动连接。轴的1轴颈1-3与轴扁1-4处套装内转子二8,轴颈1-3与内转子二8的轴孔8-2相配合,轴扁1-4与内转子二8的内转子二扁孔8-1相配合,内转子二8的外面套外转子二9,内转子二8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三O3,外转子二9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四O4,廻转中心三O3与廻转中心四O4之间具有偏心距二e2,廻转中心一O1与廻转中心三O3相同,内转子二8与外转子二9之间啮合传动连接。双作用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输入扭矩通过轴1经转子销10驱动内转子一6旋转,内转子一6啮合传动带动外转子一7转动,转动方向如箭头所指,内转子一6、外转子一7、泵体3和前盖4之间形成几个封闭腔,随着内转子一6围绕廻转中心一O1顺时针方向转动,外转子一7围绕廻转中心二O2同向异速旋转。随着转动,左侧封闭腔逐渐变大,油液通过吸油口一3-1经吸油窗一3-6被吸入封闭腔。当封闭腔转至右侧时,体积会逐渐变小,将油液经压油窗一3-7和出油口一3-2排出,实现吸油口一3-1吸油,出油口一3-2排油,完成油液输送。同时,输入扭矩通过轴1的轴扁1-4与内转子二8的内转子扁孔8-1驱动内转子二8旋转,内转子二8啮合传动带动外转子二9转动,外转子二9、泵体3、后盖5之间形成几个封闭腔。随着内转子二8围绕廻转中心三O3顺时针方向转动,外转子二9围绕廻转中心四O4同向异速旋转。内转子一6与外转子一7之间、内转子二8与外转子二9之间之所以同向异速旋转,就是外转子一7比内转子一6多一个齿,而外转子二9也同样比内转子二8多一个齿。随着转动,左侧封闭腔体积逐渐变大,油液通过吸油口二3-3经吸油窗二3-8被吸入封闭腔。当封闭腔转至右侧时,体积会逐渐变小,将油液经压油窗二3-9和出油口二3-4排出,实现吸油口二3-3吸油,出油口二3-4排油,完成油液输送。两组转子同时由轴1驱动,内转子一6和外转子二8之间、外转子一7与外转子二9之间转速相同。内转子一6和外转子一7排量大,内转子二8与外转子二9排量小,所以工作时可以实现出油口一3-2输出大流量液压油,而出油口二3-4输出小流量高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作用油泵,包括泵体(3)、前盖(4)、后盖(5)、螺栓(13)、密封圈(12),其特征在于在泵体轴承孔(3‑5)与前盖轴承孔(4‑1)内装有轴(1),轴(1)上分别设有鼓形面(1‑1)、轴环(1‑2)、轴颈(1‑3)、轴扁(1‑4)、花键(1‑5)和油道孔(1‑6),在鼓形面(1‑1)上设有转子销槽一(1‑7),轴(1)的鼓形面(1‑1)和转子销槽一(1‑7)处套装内转子一(6),在内转子一(6)上设有转子销槽二(6‑1),转子销槽一(1‑7)与转子销槽二(6‑1)内装有转子销(10),内转子一(6)外面套装外转子一(7),内转子一(6)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一(O1),外转子一(7)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二(O2),廻转中心一(O1)与廻转中心二(O2)之间具有偏心距一(e1),内转子一(6)与外转子一(7)之间啮合传动连接,轴(1)的轴颈(1‑3)与轴扁(1‑4)处套装内转子二(8),在内转子二(8)上设有内转子二扁孔(8‑1)和轴孔(8‑2),内转子二(8)的外面套装外转子二(9),内转子二(8)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三(O3),外转子二(9)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四(O4),廻转中心三(O3)与廻转中心四(O4)之间具有偏心距二(e2),廻转中心一(O1)与廻转中心三(O3)相同,内转子二(8)与外转子二(9)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作用油泵,包括泵体(3)、前盖(4)、后盖(5)、螺栓(13)、密封圈(12),其特征在于在泵体轴承孔(3-5)与前盖轴承孔(4-1)内装有轴(1),轴(1)上分别设有鼓形面(1-1)、轴环(1-2)、轴颈(1-3)、轴扁(1-4)、花键(1-5)和油道孔(1-6),在鼓形面(1-1)上设有转子销槽一(1-7),轴(1)的鼓形面(1-1)和转子销槽一(1-7)处套装内转子一(6),在内转子一(6)上设有转子销槽二(6-1),转子销槽一(1-7)与转子销槽二(6-1)内装有转子销(10),内转子一(6)外面套装外转子一(7),内转子一(6)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一(O1),外转子一(7)的廻转中心为廻转中心二(O2),廻转中心一(O1)与廻转中心二(O2)之间具有偏心距一(e1),内转子一(6)与外转子一(7)之间啮合传动连接,轴(1)的轴颈(1-3)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王忠伟冯帅滕越陈方圆王伟光张笑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