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字型自保温叠合剪力墙竖向拼缝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结构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墙体竖向拼缝的连接方法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2014年1月1日国办发(2013)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和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建筑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从德国引进的装配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以下优点:施工速度快、现场砂石量小、施工质量较高、模板用量降低(施工过程中预制双板可代替传统模板),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国内逐步推广使用。相比装配式框架结构存在较多的竖向接缝,墙体的竖向拼接缝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剪力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其受力性能直接决定结构的整体性能。剪力墙一字形连接节点形式种类较多,现浇带连接是目前比较常用的预制叠合墙间竖向接缝方式,工程上一般采用箍筋与预留的U形钢筋交错连接或与预留的带弯钩钢筋连接,但是两预制墙体竖向拼接缝刚度较同材料强度的现浇墙体相对较弱,无法保证构件的连续性和结构的整体稳固性。专利号为201410523999.8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字型自保温叠合剪力墙竖向拼缝构造,包括预制墙板、钢桁架、“H”型钢、封闭箍筋、纵筋、预埋U形钢筋、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层、保温板,所述预制墙板包括第一片预制墙、第二片预制墙、第三片预制墙和第四片预制墙,其特征在于:第一片预制墙(1)和第三片预制墙(3)通过钢桁架(6)连接并在两片预制墙体形成的中间空腔内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层(5)形成左侧叠合剪力墙,第二片预制墙(2)和第四片预制墙(4)通过钢桁架(6)连接并在两片预制墙体形成的中间空腔内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层(5)形成右侧叠合剪力墙,叠合剪力墙均在第一片和第二片预制墙体内侧设置保温板(7),并在接合面放置防裂的Ф4@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字型自保温叠合剪力墙竖向拼缝构造,包括预制墙板、钢桁架、“H”型钢、封闭箍筋、纵筋、预埋U形钢筋、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层、保温板,所述预制墙板包括第一片预制墙、第二片预制墙、第三片预制墙和第四片预制墙,其特征在于:第一片预制墙(1)和第三片预制墙(3)通过钢桁架(6)连接并在两片预制墙体形成的中间空腔内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层(5)形成左侧叠合剪力墙,第二片预制墙(2)和第四片预制墙(4)通过钢桁架(6)连接并在两片预制墙体形成的中间空腔内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荣,王威,李松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