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双驱水下涵洞检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46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双驱水下涵洞检修装置,主浮力腔上的驱动平台装左、右橡胶轮组有主、从链轮组连接,左、右液压马达驱动。左、右液压马达有高压油管和低压回油管与油泵和站油箱连通。驱动平台有前进螺旋推进器,主浮力腔两侧有带排气、进排水和压缩空气电磁阀的左、右浮筒,其上有左垂直、左切向、右垂直和右切向螺旋推进器。主浮力腔还有水下镜头和带供电供气脐带的电气控制单元箱;主浮力腔前有前密封筒,后端有后封头。左、右橡胶轮组可与带万向轮底支架调换位置,左、右浮筒可拆去。电磁阀、螺旋推进器和油泵站由电气控制单元箱通过电缆供电和控制。本装置将广泛地应用水下涵洞检修领域和相关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双驱水下涵洞检修装置
:本技术所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水下大型排水涵洞表面检修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现有技术中和水下能检修大型涵洞的方案和装置还尚未发现能完成下面水下大型涵洞检修作业的方案和装置,大型涵洞都是在水中50米以下,长在500米以上,直径在5米至30米之间,尤其是涵洞中水的流速很快,基至是由潜水员完成对这样大型水下涵洞检查或检修困难都是极大,几乎是不可能的。采用水下机器人或其它水下爬行设备来完成这样的作业,不仅是很困难的,至今还没有这样文献记载和报道。目前只靠螺旋推进器提供推进力的水下装置是根本完不成这样水下作业任务的,因为螺旋推进器要克服涵洞中水的流速形成前进阻力,还要克服500米以上供电电缆在水下拉动阻力和拉动力,如用蓄电池来提供水下检修装置用电量不但体积庞大,而且也无法控制水下装置行走作业和其它设备水下作业,蓄电池提供的电量也无法支持这样大工作量所需的电量。所以,这个领域急需一种能在水下大型涵洞中能逆着水流前进的检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个完全满足水下大型涵洞表面检修作业的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驱动平台上面对称固定带有轴孔的两个驱动组装支板,五个左橡胶轮的中间左橡胶轮通过主驱动轴穿过轴孔与左液压马达连接,其余对称的四个左橡胶轮通过轴孔、从动轴和轴承组盖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外侧,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内侧中心位置上的左液压马达通过低压回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腔壁与油箱连通,左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高压油管电磁阀的高压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泵站连通,左橡胶轮的主驱动轴通过主动链轮组与对称两侧相邻的从动轴连接同步同向转动,两端对称有左橡胶轮的从动轴通过从动链轮组与相邻的从动轴连接转动;五个右橡胶轮的中间右橡胶轮通过主驱动轴穿过轴孔与右液压马达连接,其余对称的四个右橡胶轮通过轴孔、从动轴和轴承组盖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外侧,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内侧中心位置上的右液压马达通过低压回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箱连通,右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高压油管电磁阀的高压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泵站连通,右橡胶轮的主驱动轴通过主动链轮组与对称两侧相邻的从动轴连接同步同向转动,两端对称有右橡胶轮的从动轴通过从动链轮组与相邻的从动轴连接转动;低压回油管和高压油管都是以密封方式穿过主浮力腔腔壁的,驱动平台通过驱动支架固定在主浮力腔上面,驱动平台下面对称固定四个前进螺旋推进器、主浮力腔内装有带供电供气脐带的电气控制单元箱和带有镜头支架的水下镜头,电气控制单元箱用控制箱支板固定在主浮力腔内部,主浮力腔后端通过主浮腔法兰、封头法兰用把合螺栓密封固定上带有脐带密封管和供电供气脐带的后封头,主浮力腔前端装上带有用密封压环固定观察玻璃的前密封筒;用组装固定板把带有排气电磁阀、进排水电磁阀和压缩空气电磁阀的左浮筒固定在主浮力腔左侧,压缩空气电磁阀由密封穿过主浮力腔腔壁的压缩空气管再通过电气控制单元箱与供电供气脐带连通,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左垂直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左浮筒外侧,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左切向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左浮筒下面;用组装固定板把带有排气电磁阀、进排水电磁阀和压缩空气电磁阀的右浮筒固定在主浮力腔右侧,压缩空气电磁阀由密封穿过主浮力腔腔壁的压缩空气管通过电气控制单元箱与供电供气脐带连通,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右垂直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右浮筒外侧,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右切向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右浮筒下面;左浮筒和右浮筒还可以拆掉,左垂直螺旋推进器、右垂直螺旋推进器、左切向螺旋推进器和右切向螺旋推进器都是通过推进器固定架按与原相同方向和相对位置固定在底支架或主浮力腔上面;本装置可根据水下涵洞工况由左橡胶轮和左橡胶组合的驱动轮组可以与带有四个万向轮的底支架单元调换位置,但此状态下主浮力腔的浮力不会较大影响本装置在水下的总重力;排气电磁阀、进排水电磁阀、压缩空气电磁阀、高压油管电磁阀、前进螺旋推进器、右垂直螺旋推进器、右切向螺旋推进器、左切向螺旋推进器、左垂直螺旋推进器和油泵站都通过电缆与电气控制单元箱连接,水下镜头通过光纤与电气控制单元箱连接,四个万向轮对称固定在底支架下面,底支架通过底支架固定板固定在主浮力腔下面。左、右浮筒是用组装固定板连接固定的,这种固定方式可根据涵洞中情况装上左、右浮筒提高浮力,也可以拆掉不用左、右浮筒而取消浮力。左、右两组橡胶轮也可以根据被检水下涵洞水流速情况装上或拆掉。供电供气脐带为所有用电设备供电,也为用压缩空气设备提供压缩空气,同时为电气控制单元箱提供作业指令,供电供气脐带另一端与地面的控制基站和空气压缩机相连通。万向轮可按着合力方向移动,可随时在合力作用下调整运动方向。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这样实现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左、右浮筒内部注满水时,主浮力腔在设计制造时就使其下水后产生的浮力与本装置总重接近或相等,所以本装置在完全入水后所产生的浮力抵消了本装置总重量,在水中可以认为是零浮力。本装置在这种状态下,操作人员通过供电供气脐带启动四个前时螺旋推进器,把本装置推向水下涵洞洞口边缘。等进入水下涵洞口时,空气压缩机把压缩空气通供电供气脐带和压缩空气管充入左、右浮筒中,同时打开左、右浮筒下面的进排水电磁阀,让左右浮筒中的水排出,待左、右浮筒中的水完全排出时立刻关闭进排水电磁阀和压缩空气电磁阀,此时,左、右浮筒就产生2~3吨的浮力,浮力使左、右两组橡胶轮与水下涵洞上面接触,并且左橡胶轮组和右橡胶轮组在浮力的作用下对水下涵洞上表面形成2~3吨的正压力,正压力乘以橡胶轮与混凝土摩擦系数就是本装置逆流运动的推进力,这个克服水流阻力并能前进的推进力是由左、右液压马力通过主动链轮组和从动链轮组驱动左橡胶轮组和右橡胶轮组同步转动来实现的。用转动力矩大的左、右液压马达到带动摩擦力很大的左、右橡胶轮组实现逆流前进的技术效果。本装置会产生巨大推进力携带500米以上的供电供气的脐带逆水流进入水下涵洞中来完成水下检修作业任务。如图5所示。在水下涵洞中水的流速很低或基本接近静止情况下,就可以通过驱动组装支板卸掉左、右橡胶轮组,同时还要拆下左、右浮筒,不需要左、右浮筒在流速很低的情况下再提供2~3吨的浮力形成正压力,左、右垂直螺旋推进器和左、右切向螺旋推进器可以通过推进器固定架按原相对位置和相同方向固定底支架或主浮力腔相应位置上,此时,主浮力腔所产生的浮力接近本装置在水下的重量,只靠四个前进螺旋推进器推进本装置行走。左、右切向螺旋推进器可使本装置在水下涵洞圆弧表面逆、顺时针移动,左、右垂直螺旋推进器是为本装置在涵洞上半圆周表面提供正压力,为使四个万向轮更好地与水下涵洞表面接触,尤其是本装置在水下涵洞上半圆表面移动时提供本装置的稳定性,消除本装置在水中任何位置飘浮不定的现象,给作业质量造成影响,四个万向轮为本装置在水下的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高压油管、低压回油管、所有螺旋推进器的电源线和控制线、所有电磁阀电源线和压缩空气管都是以密封方式穿过主浮力腔腔壁与内部油泵站、油箱和电气控制单元箱相连的,脐带密封管更好地提高了供电供气脐带密封性同时也提高在水下拉拽500米以上的供电供气脐带可靠性。在涵洞中水流中速的情况下,左橡胶轮组成的驱动轮组和右橡胶轮组成的驱动轮组可以与带有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双驱水下涵洞检修装置,其特征是,在驱动平台上面对称固定带有轴孔的两个驱动组装支板,五个左橡胶轮的中间左橡胶轮通过主驱动轴穿过轴孔与左液压马达连接,其余对称的四个左橡胶轮通过轴孔、从动轴和轴承组盖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外侧,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内侧中心位置上的左液压马达通过低压回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腔壁与油箱连通,左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高压油管电磁阀的高压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泵站连通,左橡胶轮的主驱动轴通过主动链轮组与对称两侧相邻的从动轴连接同步同向转动,两端对称有左橡胶轮的从动轴通过从动链轮组与相邻的从动轴连接转动;五个右橡胶轮的中间右橡胶轮通过主驱动轴穿过轴孔与右液压马达连接,其余对称的四个右橡胶轮通过轴孔、从动轴和轴承组盖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外侧,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内侧中心位置上的右液压马达通过低压回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箱连通,右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高压油管电磁阀的高压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泵站连通,右橡胶轮的主驱动轴通过主动链轮组与对称两侧相邻的从动轴连接同步同向转动,两端对称有右橡胶轮的从动轴通过从动链轮组与相邻的从动轴连接转动;低压回油管和高压油管都是以密封方式穿过主浮力腔腔壁的,驱动平台通过驱动支架固定在主浮力腔上面,驱动平台下面对称固定四个前进螺旋推进器、主浮力腔内装有带供电供气脐带的电气控制单元箱和带有镜头支架的水下镜头,电气控制单元箱用控制箱支板固定在主浮力腔内部,主浮力腔后端通过主浮腔法兰、封头法兰用把合螺栓密封固定上带有脐带密封管和供电供气脐带的后封头,主浮力腔前端装上带有用密封压环固定观察玻璃的前密封筒;用组装固定板把带有排气电磁阀、进排水电磁阀和压缩空气电磁阀的左浮筒固定在主浮力腔左侧,压缩空气电磁阀由密封穿过主浮力腔腔壁的压缩空气管再通过电气控制单元箱与供电供气脐带连通,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左垂直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左浮筒外侧,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左切向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左浮筒下面;用组装固定板把带有排气电磁阀、进排水电磁阀和压缩空气电磁阀的右浮筒固定在主浮力腔右侧,压缩空气电磁阀由密封穿过主浮力腔腔壁的压缩空气管通过电气控制单元箱与供电供气脐带连通,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右垂直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右浮筒外侧,用推进器固定架把两个右切向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右浮筒下面;左浮筒和右浮筒还可以拆掉,左垂直螺旋推进器、右垂直螺旋推进器、左切向螺旋推进器和右切向螺旋推进器都是通过推进器固定架按与原相同方向和相对位置固定在底支架或主浮力腔上面;本装置可根据水下涵洞工况由左橡胶轮和左橡胶组合的驱动轮组可以与带有四个万向轮的底支架单元调换位置,但此状态下主浮力腔的浮力不会较大影响本装置在水下的总重力;排气电磁阀、进排水电磁阀、压缩空气电磁阀、高压油管电磁阀、前进螺旋推进器、右垂直螺旋推进器、右切向螺旋推进器、左切向螺旋推进器、左垂直螺旋推进器和油泵站都通过电缆与电气控制单元箱连接,水下镜头通过光纤与电气控制单元箱连接,四个万向轮对称固定在底支架下面,底支架通过底支架固定板固定在主浮力腔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2 CN 20182008632451.一种组合式双驱水下涵洞检修装置,其特征是,在驱动平台上面对称固定带有轴孔的两个驱动组装支板,五个左橡胶轮的中间左橡胶轮通过主驱动轴穿过轴孔与左液压马达连接,其余对称的四个左橡胶轮通过轴孔、从动轴和轴承组盖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外侧,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内侧中心位置上的左液压马达通过低压回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腔壁与油箱连通,左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高压油管电磁阀的高压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泵站连通,左橡胶轮的主驱动轴通过主动链轮组与对称两侧相邻的从动轴连接同步同向转动,两端对称有左橡胶轮的从动轴通过从动链轮组与相邻的从动轴连接转动;五个右橡胶轮的中间右橡胶轮通过主驱动轴穿过轴孔与右液压马达连接,其余对称的四个右橡胶轮通过轴孔、从动轴和轴承组盖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外侧,固定在驱动组装支板内侧中心位置上的右液压马达通过低压回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箱连通,右液压马达通过带有高压油管电磁阀的高压油管穿过油管孔和主浮力腔壁与油泵站连通,右橡胶轮的主驱动轴通过主动链轮组与对称两侧相邻的从动轴连接同步同向转动,两端对称有右橡胶轮的从动轴通过从动链轮组与相邻的从动轴连接转动;低压回油管和高压油管都是以密封方式穿过主浮力腔腔壁的,驱动平台通过驱动支架固定在主浮力腔上面,驱动平台下面对称固定四个前进螺旋推进器、主浮力腔内装有带供电供气脐带的电气控制单元箱和带有镜头支架的水下镜头,电气控制单元箱用控制箱支板固定在主浮力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雳鸣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盛迪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