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晓俊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42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圆盆形培养皿,其内部设有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且体积相等,相互独立的培养腔;隔板,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培养腔之间;圆筒状固定部,其设置在培养皿内,且固定部的轴心与培养皿的轴心处于同一轴线上;高度调节装置,其设置在固定部内,且沿固定部的长度方向作升降运动;接种针,其与高度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高度调节装置上升时,接种针的端部远离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高度调节装置下降时,接种针的端部靠近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培养皿、隔板和固定部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培养装置能够在培养皿内同时培养多种微生物,且便于接种。

A Microbial Cultu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bial cultiv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wl-shaped Petri dish with multiple radiation-shaped cultivation chambers, which are equal in volume and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 partition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cultivation chambers; a cylindrical fixing part,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Petri dish, and the axis of the fixing part and the axis of the Petri dish are on the same axis; The adjus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fixed part and moves up and down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ixed part; the inoculating needl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when th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rises, the end of the inoculating needle is fa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ulture medium in the culture chamber; when th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falls, the end of the inoculating needle is close to the surface of the culture medium in the culture chamber; and when th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falls, the end of the inoculating needle is They are all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s. The microbial cultiva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ultivate multiple microorganisms simultaneously in a Petri dish, and is convenient for ino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菌落接种培养检测,是医疗卫生、检验检疫、疾病控制、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微生物接种培养所用的仪器是接种针和一个玻璃培养皿,在这个玻璃培养皿内盛有培养基,操作人员手拿蘸有微生物的接种针将少量微生物样本轻轻加注在玻璃培养皿内的培养基的表面,根据手的感觉,使接种针的端部刚好触及培养基的表面,不能刺破培养基的表面,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培养,当细菌生长大后,再用数字图像检测装置进行观察,检测其中的菌落数。现有技术中,微生物接种培养所用的仪器由于采用手工接种,凭感觉使接种针的端部刚好触及培养基的表面,接种针端部不能恒定地刚好触及培养基的表面,有时候会刺破培养基的表面,有时候会离开培养基表面,导致接种效果不佳。由于培养基的表面会发生变化,当发生变化时,人工操作往往不能迅速的跟随培养基表面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目前的培养皿内只有一个培养腔,每次只能放入一种培养基,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便于操作人员对多种微生物培养的对比观察。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培养皿内同时培养多种微生物,且便于接种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该微生物培养装置能够培养多种微生物,且便于操作人员接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包括:圆盆形培养皿,其内部设有多个体积相等且相互独立的培养腔;多个培养腔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培养皿内;隔板,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培养腔之间;圆筒状固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培养皿内,且所述固定部的轴心与所述培养皿的轴心处于同一轴线上;高度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内,且沿所述固定部的长度方向作升降运动;接种针,其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升时,所述接种针的端部远离所述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下降时,所述接种针的端部靠近所述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所述培养皿、所述隔板和所述固定部均由透明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有:竖直杆、连接杆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竖直杆的底部;所述滑动件的外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内壁相接触,用以使所述滑动件停留在所述固定部内的任一位置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杆的顶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接种针固定部。进一步,所述固定部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竖直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滑动件的横截面积。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培养皿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培养皿上部的第一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方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套设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上,以使所述第一盖板沿所述固定部的轴心所处的轴心自转;所述第二盖板套设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上,以使所述第二盖板沿所述固定部的轴心所处的轴心自转;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第一操作区;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操作区相匹配的第二操作区;所述第一操作区与所述第二操作区重合时,所述培养腔与外环境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培养皿的上部相接触;所述第二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上表面相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外部均设有操作柄。进一步,所述第二盖板的上部设有盖板固定件,所述盖板固定件套设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将带有菌种的接种针与高度调节装置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培养皿、所述隔板和所述固定部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操作人员通过对接种针端部与培养基表面的距离的观察,对高度调节装置的高度进行操作,从而调节接种针与培养基表面的距离,方便操作人员接种。避免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观察接种针端部的情况,凭感觉使接种针的端部刚好触及培养基的表面,从而使接种针刺破培养基的表面或接种针远离培养基表面而引起的接种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本技术的多个培养腔呈辐射状分布在培养皿内,且所述多个培养腔的体积相等,通过隔板对多个培养腔进行分隔,使其互相独立,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一个培养皿只有一个培养腔的方案,本技术能够在同一培养皿内培育多种微生物,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便于操作人员对多种微生物培养的对比观察。进一步,为了针对部分需要与外环境隔离的微生物的培养,所述培养皿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操作人员通过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转动,当所述第一操作区与第二操作区重合时,所述培养腔与外环境连通,操作人员对高度调节装置的高度进行操作,从而使接种针7依次穿入第二操作区和第一操作区中,并使接种针的端部与培养基表面相接触。当操作人员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转动,使第一操作区和第二操作区不重合时,所述培养区与外环境隔绝,防止外环境的微生物进入到培养基内,影响培养效果。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B-B’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接种针与培养基接触时的截面图。【附图标记】培养皿1培养腔2培养基3隔板4固定部5高度调节装置6接种针7竖直杆8连接杆9滑动件10通孔11第一盖板12第二盖板13第一操作区14第二操作区15操作柄16盖板固定件17接种针固定部1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包括:圆盆形培养皿1,其内部设有多个体积相等且相互独立的培养腔2;多个培养腔2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培养皿1内;隔板4,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培养腔2之间;圆筒状固定部5,其设置在所述培养皿1内,且所述固定部5的轴心与所述培养皿1的轴心处于同一轴线上;高度调节装置6,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5内,且沿所述固定部5的长度方向作升降运动;接种针7,其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上升时,所述接种针7的端部远离所述培养腔2内的培养基3表面;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下降时,所述接种针7的端部靠近所述培养腔2内的培养基3表面;所述培养皿1、所述隔板4和所述固定部5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具体地,操作人员根据接种细菌的种类,先在培养腔2内布置好与之相应的培养基3。培养基3布置完成后,操作人员将带有菌种的接种针7与高度调节装置6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由于所述培养皿1、所述隔板4和所述固定部5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操作人员通过对接种针7端部与培养基3表面的距离的观察,对高度调节装置6的高度进行操作,从而调节接种针7与培养基3表面的距离,方便操作人员接种。避免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观察接种针7端部的情况,凭感觉使接种针7的端部刚好触及培养基3的表面,从而使接种针7刺破培养基3的表面或接种针7远离培养基3表面而引起的接种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个培养腔2呈辐射状分布在培养皿1内,且所述多个培养腔2的体积相等,通过隔板4对多个培养腔进行分隔,使其互相独立,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一个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盆形培养皿,其内部设有多个体积相等且相互独立的培养腔;多个培养腔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培养皿内;隔板,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培养腔之间;圆筒状固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培养皿内,且所述固定部的轴心与所述培养皿的轴心处于同一轴线上;高度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内,且沿所述固定部的长度方向作升降运动;接种针,其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升时,所述接种针的端部远离所述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下降时,所述接种针的端部靠近所述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所述培养皿、所述隔板和所述固定部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盆形培养皿,其内部设有多个体积相等且相互独立的培养腔;多个培养腔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培养皿内;隔板,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培养腔之间;圆筒状固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培养皿内,且所述固定部的轴心与所述培养皿的轴心处于同一轴线上;高度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内,且沿所述固定部的长度方向作升降运动;接种针,其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升时,所述接种针的端部远离所述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下降时,所述接种针的端部靠近所述培养腔内的培养基表面;所述培养皿、所述隔板和所述固定部均由透明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有:竖直杆、连接杆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竖直杆的底部;所述滑动件的外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内壁相接触,用以使所述滑动件停留在所述固定部内的任一位置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杆的顶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接种针固定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俊吴冰
申请(专利权)人:彭晓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