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0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属于环境治理产品领域。该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包括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撑杆和漂浮辅助物;所述无纺布的侧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有固定孔;所述漂浮辅助物固定在所述加强筋上;所述撑杆设置在所述无纺布上;解决了现在使用光催化材料的水净化装置安装复杂繁琐、成本高、水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安装步骤、提高光催化效果和产品稳定性,优化水质净化效果的效果。

A Photocatalytic Membrane Unit for Water Purif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hotocatalytic membrane unit for water purific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products. The photocatalytic membrane unit for water purification includes non-woven fabrics, supporting rods and floating AIDS loaded with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the side of the non-woven fabrics is provided with reinforcing ribs with fixed holes on the reinforcing ribs; the floating aids are fixed on the reinforcing ribs; the supporting rods are arranged on the non-woven fabric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using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is solved.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high cost and poor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have been solved, which can reduce production cost, simplify installation steps, improve photocatalytic effect and product stability, and optimize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环境治理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光催化技术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光催化技术一般通过一定方式将光催化材料负载在基材上,将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基材放置于待净化的水体后,利用日光进行光催化反应实现净化水体水质的效果。在现有技术中,大多将光催化材料负载到利用生物绳编制而成的生物绳网上,再利用打桩固定的方式将生物绳网布置于水面5至10厘米处,通过紫外线强力照射分解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生物绳纤维的吸附性强,容易生物挂膜,生成较厚的生物膜,导致光催化材料被遮挡,难以与日光进行光催化反应,对水体的实际净化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该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包括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撑杆和漂浮辅助物;无纺布的侧边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上有固定孔;漂浮辅助物固定在加强筋上;撑杆设置在无纺布上。可选的,还包括压绳,压绳设置在加强筋内。可选的,漂浮辅助物为浮球或浮杆;当漂浮辅助物为浮球时,浮球固定在加强筋上的固定孔处;当漂浮辅助物为浮杆时,浮杆利用扎带固定在加强筋上。可选的,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由卡扣和杆套构成,卡扣固定在杆套的末端;固定件通过卡扣固定在加强筋的固定孔处;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固定件的杆套中,两个固定件的位置相对;当漂浮辅助物为浮球时,浮球通过扎带固定在固定件的卡扣上。可选的,无纺布上设置有透气孔。可选的,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是负载有石墨烯掺杂纳米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无纺布。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包括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撑杆和漂浮辅助物,无纺布的侧边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上设置有固定孔,漂浮辅助物固定在加强筋上,撑杆设置在无纺布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安装步骤;该光催化膜单元作为光催化膜浮岛,可以防止水流冲击光催化膜单元,也不影响船只在河道内的正常通行;由于光催化膜单元的基材为无纺布,无纺布具有亲水性特征,能够负载更多的光催化材料,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同时降低生物膜的产生几率;解决了现在使用光催化材料的水净化装置安装复杂繁琐、成本高、水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的局部细节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撑杆和浮球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光催化膜单元包括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1、撑杆7和漂浮辅助物。可选的,无纺布的表面即无纺布面向上的一面,负载有光催化材料,无纺布的背面即无纺布面向下的一面,不负载光催化材料;或者,无纺布的两面均负载有光催化材料。当只在无纺布的表面负载光催化材料时,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可选的,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是负载有石墨烯掺杂纳米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无纺布。无纺布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净化水域的形状定制,比如,长为100米,宽为1米的矩形,或者,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无纺布的侧边设置有加强筋2。加强筋用于增加无纺布的强度。比如:当无纺布的形状为矩形时,无纺布的两个长边上设置有加强筋;当无纺布的形状为圆形时,无纺布的圆周上设置有加强筋。可选的,当无纺布为矩形时,无纺布的短边上也可以设置加强筋,加强筋上有固定孔。加强筋2上设置有固定孔21,如图2所示。固定孔21贯穿加强筋2,固定孔21用于固定扎带和固定件。漂浮辅助物固定在加强筋上。漂浮辅助物用于调整光催化膜单元在水面下的深度。不同浮力的漂浮辅助物、漂浮辅助物与无纺布之间的距离与光催化膜单元在水面下的深度有关,可以通过调整漂浮辅助物的浮力、漂浮辅助物与无纺布之间的距离调整光催化膜单元在水面下的深度。可选的,漂浮辅助物为浮球或浮杆。当漂浮辅助物为浮球时,浮球固定在加强筋上的固定孔处。当漂浮辅助物为浮杆时,利用扎带将浮杆固定在加强筋上。可选的,浮杆为空心管。具体地,将扎带穿过加强筋上的固定孔,再利用扎带绑住浮杆;通过调节扎带的松紧度,控制光催化膜单元在水面下的深度。还可以在无纺布的四周设置具有浮力的浮杆,将光催化膜单元作为光催化浮岛。可选的,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的一侧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浮杆。当设置有一根浮杆时,浮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无纺布的侧边长度;当设置有多根浮杆时,一根浮杆的长度小于无纺布的侧边的长度,多根浮杆的长度大于无纺布的侧边的长度。撑杆7设置在无纺布上,撑杆7用于撑开无纺布,避免无纺布在水中褶皱。可选的,撑杆设置在无纺布的表面或无纺布的背面。或者,撑杆设置在无纺布的表面和无纺布的背面。为了避免撑杆遮挡光催化材料,可以将撑杆设置在无纺布的背面。可选的,撑杆的数量根据无纺布的大小确定。当无纺布为矩形时,每根撑杆的长度相同,且撑杆的长度为无纺布的宽度,撑杆的数量根据无纺布的长度确定,以确保无纺布设置在水中时不会产生褶皱。如图1所示,若干根撑杆7设置在无纺布1的两个侧边之间。当无纺布为圆形时,每根撑杆的长度相同,且撑杆的长度为无纺布的直径,撑杆的数量根据无纺布的面积确定,以确保无纺布设置在水中时不会产生褶皱。当无纺布为不规则图形时,可以利用若干根撑杆将无纺布划分为多个规则图形,以确保无纺布设置在水中时不会产生褶皱。为了进一步加强加强筋的强度,该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还包括压绳,压绳设置在加强筋内。如图1和图2所示,无纺布的侧边的加强筋2中设置有压绳4,压绳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加强筋2的长度。可选的,无纺布的每个侧边的加强筋2中设置有一条压绳4。为了固定撑杆,可以利用固定件将撑杆固定在无纺布上。当漂浮辅助物为浮球时,还可以同时利用固定件将浮球固定在无纺布上。如图3所示,固定件由卡扣61和杆套6构成,卡扣61设置在杆套6的末端。固定件通过卡扣61固定在加强筋2的固定孔21处。具体地,在安装固定件时,将固定件的卡扣61的两个脚掰开,并将其中一个脚穿入固定孔21中,松开卡扣61的两个脚,完成固定件的安装。当漂浮辅助物是浮球时,利用扎带8将浮球9固定在固定件的卡扣61上。撑杆7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固定件的杆套6中,一根撑杆所插入的两个固定件的位置相对,比如,如图1所示,一根撑杆7插入的两个固定件分别位固定在无纺布1的两个长边上的加强筋2上,且固定件的位置相对。为了使无纺布上的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无纺布1上设置有透气孔3。如图1所示,透气孔3为梅花型。需要说明的是,透气孔的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图1中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撑杆和漂浮辅助物;所述无纺布的侧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有固定孔;所述漂浮辅助物固定在所述加强筋上;所述撑杆设置在所述无纺布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光催化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有光催化材料的无纺布、撑杆和漂浮辅助物;所述无纺布的侧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有固定孔;所述漂浮辅助物固定在所述加强筋上;所述撑杆设置在所述无纺布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膜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绳,所述压绳设置在所述加强筋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辅助物为浮球或浮杆;当所述漂浮辅助物为所述浮球时,所述浮球固定在所述加强筋上的所述固定孔处;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成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阿尔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