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06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19:57
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包括导管、气囊、气压指示球囊、抽液管、光纤导丝、通气栓塞和手柄。导管头部呈斜开口,以增大通气面积。斜开口背面设有供氧孔,保障导管误置时的安全性,在管口被堵住的时候,由供氧孔保障通气。导管前端设有气囊,气囊充气后可起到固定导管及封闭下呼吸道的功能。气囊上端开有抽液孔,并通过导管内侧连接抽液管,方便定期对气囊上端进行抽液冲洗;气囊与气压指示球囊相连;气压指示球囊前端设有充气孔;导管末端通过通气栓塞与手柄相连,通气栓塞可调节导管内光纤导丝的长度。

A Sustainable Oxygen Supply Tube Intubation

A sustained oxygen supply intubation includes a catheter, a balloon, a pressure indicator balloon, a drainage tube, an optical fiber guide wire, a ventilation embolism and a handle. The head of the catheter opens obliquely to increase the ventilation area. An oxygen supply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oblique opening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catheter when it is misplaced. When the orifice of the catheter is blocked, the oxygen supply hole ensures ventilation. The front end of the catheter is equipped with an air bag, which can fix the catheter and seal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when inflated. The upper end of the balloon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hol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tube through the inner side of the catheter to facilitate regular flushing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balloon; the ballo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indicating balloon; the front end of the pressure indicating balloon is provided with a gas hole; the end of the cathe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through the ventilation embolization, and the length of the optical fiber guide wire in the catheter can be adjusted by the ventilation embo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气管导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一种特制的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气管插管的作用是保持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存在插管过程中无法持续供氧的问题,且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普遍采用铝质导丝引导插管,其无法准确判断导管位置,从而影响插管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导管误置时引发的使用者缺氧,确保插管过程中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本技术的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包括导管、光纤导丝和手柄,所述手柄内置有电池、光源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手柄末端,所述导管头部设有供氧孔,保障导管误置时的安全性,在管口被堵住的时候,由供氧孔保障通气。导管末端通过通气栓塞与手柄相连,所述通气栓塞上设有用于输送氧气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通气栓塞及导管与供氧孔连通,形成供氧通道,保障插管过程中可持续供氧。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外侧固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进气孔后。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上还开设有抽液孔,所述抽液孔设置在气囊后;所述抽液孔通过导管内侧连接抽液管;所述气囊与气压指示球囊相连;所述气压指示球囊前端设有充气孔。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前端设有导丝卡扣,所述导丝卡扣设有与手柄连接的卡扣端插口,所述卡扣端插口通过设于手柄前端的手柄端接口与手柄连接,当电源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手柄内光源产生的光束传导到光纤导丝头部,起到定位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接口上设有若干紧固卡槽,所述两紧固卡槽通过导丝卡扣固定筋分隔,所述卡扣端插口设有对应的连接卡扣。进一步的,所述导丝卡扣固定筋上设有波纹,增强手柄端接口与卡扣端插口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气压指示球囊内设有封闭阀。进一步的,手柄上设有手柄挂钩,可便于手柄的安放。进一步的,手柄内还设有电源和电源开关,可为光源直接供电。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头部呈斜开口状,以增大通气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内置金属螺旋丝,能够起到支撑导管的作用,使用起来不易打折,保证管道畅通,提高插管成功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一种可持续供氧并通过光纤引导插管的气管导管。其一,光源位于手柄内部,由光纤传导至导丝前端,实现光源引导插管,大大提高插管效率;其二,光纤引导导丝与手柄可拆卸分离,使得接解人体的光纤导丝可一次性使用,且成本较高的手柄反复使用;其三,栓塞开有通气口,插管过程中,可接呼吸机供氧,有效避免患者二氧化碳蓄积风险;其四,导管内置金属螺旋丝,保证导管对气道的伤害降到最低的同时,能够起到支撑导管的作用,使用起来不易打折,保证管道畅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手柄端接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扣端插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4示出了本技术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导管1、光纤导丝5和手柄7,手柄7内置有光源71,其特征在于:导管1头部设有供氧孔11,导管1末端通过通气栓塞6与手柄7相连,通气栓塞6上设有进气孔61,进气孔61通过通气栓塞6及导管1与供氧孔11连通,形成供氧通道。导管1外侧固设有气囊2,气囊2设置在进气孔11后;导管1上还开设有抽液孔8,抽液孔8设置在气囊2后;抽液孔8通过导管1内侧连接抽液管81;气囊2与气压指示球囊3相连;气压指示球囊3前端设有充气孔31。手柄7前端设有导丝卡扣4,导丝卡扣4设有与手柄7连接的卡扣端插口40,卡扣端插口40通过设于手柄7前端的手柄端接口70与手柄7连接。手柄端接口70上设有若干紧固卡槽702,两紧固卡槽701通过导丝卡扣固定筋701分隔,卡扣端插口40设有对应的连接卡扣401。导丝卡扣固定筋701上设有波纹。气压指示球囊内3还设有封闭阀。手柄7上设有手柄挂钩74。手柄内还设有电源和电源开关。导管1头部呈斜开口状。导管1内置金属螺旋丝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插管前对气囊2进行测试,再对病人进行全麻诱导,然后用常规喉镜暴露声门,光纤导丝5接入手柄7,打开手柄末端电源开关73,引导气管导管1对准口腔插放气道,再根据导管1前端光源位置确定声门下的相对位置,最后将光纤导丝5拔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包括导管(1)、光纤导丝(5)和手柄(7),所述手柄(7)内置有光源(71),所述光纤导丝(5)一端连接在手柄(7)上,并置于光源(7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头部设有供氧孔(11),导管(1)末端通过通气栓塞(6)与手柄(7)相连,所述通气栓塞(6)上设有进气孔(61),所述进气孔(61)通过通气栓塞(6)及导管(1)与供氧孔(11)连通,形成供氧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包括导管(1)、光纤导丝(5)和手柄(7),所述手柄(7)内置有光源(71),所述光纤导丝(5)一端连接在手柄(7)上,并置于光源(7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头部设有供氧孔(11),导管(1)末端通过通气栓塞(6)与手柄(7)相连,所述通气栓塞(6)上设有进气孔(61),所述进气孔(61)通过通气栓塞(6)及导管(1)与供氧孔(11)连通,形成供氧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外侧固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2)设置在进气孔(61)后。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上还开设有抽液孔(8),所述抽液孔(8)设置在气囊(2)后;所述抽液孔(8)通过导管(1)内侧连接抽液管(81);所述气囊(2)与气压指示球囊(3)相连;所述气压指示球囊(3)前端设有充气孔(31),所述气压指示球囊内(3)还设有封闭阀。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联籽杨林敏缪克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