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06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包括螺纹杆、螺帽、空心支撑杆、密封活塞、输液口、加压室、上壳、上腔室、滤芯、下腔室、下壳、外壳、保暖层、加热器、环形管、温度传感器、出液口、电控箱、控制板、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螺纹杆外侧套接有螺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自动便捷加压装置,在加压的过程中,通过空心支撑架下压自动堵住输液口进行加压,同时螺帽将空心支撑杆在螺纹杆上进行位置固定,使用方便简洁,设置了加热保温的装置,在输液的过程中,通过环形管来增强吸收热量的面积,对输液进行合理范围内的加热保温,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

A New Medical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medical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screw rod, a nut, a hollow support rod, a sealed piston, an infusion port, a pressure chamber, an upper shell, an upper chamber, a filter element, a lower chamber, a lower shell, a shell, a heating layer, a heater, a ring tube, a temperature sensor, an outlet, an electronic control box, a control board, a PLC controller and a storage battery. The outer side of the screw rod is sleeved with a screw. Ca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saf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has an automatic and convenient pressure device. In the process of pressurization, the hollow support frame is automatically pressed down to block the infusion port for pressurization, and the hollow support rod is fixed on the screw by a nut,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simple to use. A heating and heat preservation device is set up. In the process of infusion, the device is strengthened by an annular pipe. The area of heat absorption should be heated and kept in a reasonable range to avoid discomfort in the process of i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过滤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
技术介绍
过滤器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是用于过滤血液、药液或试剂中的有害物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传统的过滤器通常是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滤芯,将待过滤液体从壳体的进液口输入到壳体内,液体依自重下落,通过滤芯进行过滤,再从出液口流出,这种过滤器的效率较低;为了增加过滤效率,市场上逐渐的出现了一些在进液口设置增压装置的过滤器,但这种过滤器结构复杂,并且,在加压的过程中,必须先关闭进液口,使用起来极为不便。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医用过滤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自动便捷加压装置,在加压的过程中,必须先关闭进液口,使用起来极为不便,没有设置加热保温的装置,无法对输液进行合理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容易在输液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自动便捷加压装置,在加压的过程中,必须先关闭进液口,使用起来极为不便,没有设置加热保温的装置,无法对输液进行合理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容易在输液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包括螺纹杆、螺帽、空心支撑杆、密封活塞、输液口、加压室、上壳、上腔室、滤芯、下腔室、下壳、外壳、保暖层、加热器、环形管、温度传感器、出液口、电控箱、控制板、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螺纹杆外侧套接有螺帽,所述螺纹杆外侧且位于螺帽底部套接有空心支撑杆,所述螺纹杆底部设置有加压室,所述空心支撑杆底部且位于加压室内侧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加压室内侧中心处开设有输液口,所述加压室底部设置有上壳,所述上壳内侧设置有上腔室,所述上腔室底部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底部设置有下壳,所述下壳内侧设置有下腔室,所述下壳底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外壳内侧中心处设置有环形管,所述外壳内侧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电控箱内侧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顶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加热器输入端。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和螺帽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壳和外壳通过强力胶粘接。优选的,所述密封活塞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是一种FX3U-ENET-L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自动便捷加压装置,在加压的过程中,通过空心支撑架下压自动堵住输液口进行加压,同时螺帽将空心支撑杆在螺纹杆上进行位置固定,使用方便简洁,设置了加热保温的装置,在输液的过程中,通过环形管来增强吸收热量的面积,对输液进行合理范围内的加热保温,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螺纹杆;2、螺帽;3、空心支撑杆;4、密封活塞;5、输液口;6、加压室;7、上壳;8、上腔室;9、滤芯;10、下腔室;11、下壳;12、外壳;13、保暖层;14、加热器;15、环形管;16、温度传感器;17、出液口;18、电控箱;19、控制板;20、PLC控制器;21、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包括螺纹杆1、螺帽2、空心支撑杆3、密封活塞4、输液口5、加压室6、上壳7、上腔室8、滤芯9、下腔室10、下壳11、外壳12、保暖层13、加热器14、环形管15、温度传感器16、出液口17、电控箱18、控制板19、PLC控制器20和蓄电池21,螺纹杆1外侧套接有螺帽2,螺纹杆1外侧且位于螺帽2底部套接有空心支撑杆3,螺纹杆1底部设置有加压室6,空心支撑杆3底部且位于加压室6内侧设置有密封活塞4,加压室6内侧中心处开设有输液口5,加压室6底部设置有上壳7,上壳7内侧设置有上腔室8,上腔室8底部设置有滤芯9,滤芯9底部设置有下壳11,下壳11内侧设置有下腔室10,下壳11底部设置有外壳12,外壳12内侧设置有保暖层13,保暖层13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器14,外壳12内侧中心处设置有环形管15,外壳12内侧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外壳12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7,外壳12外侧设置有电控箱18,电控箱18一侧设置有控制板19,电控箱18内侧底部设置有蓄电池21,蓄电池21顶部设置有PLC控制器20,温度传感器16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0输入端,PLC控制器20输出端电性连接加热器14输入端。为了更好的将螺纹杆1和螺帽2紧密结合以及相对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杆1和螺帽2通过螺纹连接。为了密封连接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壳11和外壳12通过强力胶粘接。为了更好的起到密封加压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活塞4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为了更好的实施控制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PLC控制器20是一种FX3U-ENET-L控制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输液通过输液口5通过加压室6进入上腔室8,通过在空心支撑杆下3压密封活塞4堵住输液口5对上腔室8加压,同时螺帽2在螺纹杆1上拧紧固定,输液加压通过滤芯9完成过滤,进入下腔室10然后进入环形管15,环形管15内加热器14在温度传感器16和PLC控制器20的作用下对输液进行加热,同时在保温层13的作用下维持外壳12内的温度,保证输液的温度,最后从出液口17出去,设置了自动便捷加压装置,在加压的过程中,通过空心支撑架3下压自动堵住输液口5进行加压,同时螺帽2将空心支撑杆3在螺纹杆1上进行位置固定,使用方便简洁,设置了加热保温的装置,在输液的过程中,通过环形管15来增强吸收热量的面积,对输液进行合理范围内的加热保温,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包括螺纹杆(1)、螺帽(2)、空心支撑杆(3)、密封活塞(4)、输液口(5)、加压室(6)、上壳(7)、上腔室(8)、滤芯(9)、下腔室(10)、下壳(11)、外壳(12)、保暖层(13)、加热器(14)、环形管(15)、温度传感器(16)、出液口(17)、电控箱(18)、控制板(19)、PLC控制器(20)和蓄电池(2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外侧套接有螺帽(2),所述螺纹杆(1)外侧且位于螺帽(2)底部套接有空心支撑杆(3),所述螺纹杆(1)底部设置有加压室(6),所述空心支撑杆(3)底部且位于加压室(6)内侧设置有密封活塞(4),所述加压室(6)内侧中心处开设有输液口(5),所述加压室(6)底部设置有上壳(7),所述上壳(7)内侧设置有上腔室(8),所述上腔室(8)底部设置有滤芯(9),所述滤芯(9)底部设置有下壳(11),所述下壳(11)内侧设置有下腔室(10),所述下壳(11)底部设置有外壳(12),所述外壳(12)内侧设置有保暖层(13),所述保暖层(13)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器(14),所述外壳(12)内侧中心处设置有环形管(15),所述外壳(12)内侧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外壳(12)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7),所述外壳(12)外侧设置有电控箱(18),所述电控箱(18)一侧设置有控制板(19),所述电控箱(18)内侧底部设置有蓄电池(21),所述蓄电池(21)顶部设置有PLC控制器(20),所述温度传感器(16)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0)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20)输出端电性连接加热器(14)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过滤器,包括螺纹杆(1)、螺帽(2)、空心支撑杆(3)、密封活塞(4)、输液口(5)、加压室(6)、上壳(7)、上腔室(8)、滤芯(9)、下腔室(10)、下壳(11)、外壳(12)、保暖层(13)、加热器(14)、环形管(15)、温度传感器(16)、出液口(17)、电控箱(18)、控制板(19)、PLC控制器(20)和蓄电池(2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外侧套接有螺帽(2),所述螺纹杆(1)外侧且位于螺帽(2)底部套接有空心支撑杆(3),所述螺纹杆(1)底部设置有加压室(6),所述空心支撑杆(3)底部且位于加压室(6)内侧设置有密封活塞(4),所述加压室(6)内侧中心处开设有输液口(5),所述加压室(6)底部设置有上壳(7),所述上壳(7)内侧设置有上腔室(8),所述上腔室(8)底部设置有滤芯(9),所述滤芯(9)底部设置有下壳(11),所述下壳(11)内侧设置有下腔室(10),所述下壳(11)底部设置有外壳(12),所述外壳(12)内侧设置有保暖层(13),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