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957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支撑杆竖向固定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顶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旋转轴、连接杆和叶片,旋转轴置于支撑杆内,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第一电池板和第二电池板,两者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铰接方式共同置于固定架的同一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用以通过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结合并提升两者发电效率的方式来解决驱鸟器动力不足、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A Kind of Wind-Solar Complementary Bird-repell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mission line safety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wind-photovoltaic complementary bird repell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support rod. The support rod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base.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wind power generating device, and the top part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frame. The top part of the fix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solar battery plate. The wind power 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a connecting rod and a solar battery plate. The blade and the rotating shaft are placed in the support ro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blade; the solar panel comprises the first battery plate and the second battery plate, the bottom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re jointly placed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the fixing frame in the articulated way.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wind-solar complementary bird repellent,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power and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bird repellent by combini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with solar power generation and improving 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tw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安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
技术介绍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显得极其重要,为预防人类活动对输电线的安全造成影响,输电线路大多设置在山区、野外的高空,由于没有人专门监管,许多鸟类时常栖息在线杆或杆塔上,极易引起输电线路的跳闸和短路,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预防上述危害发生,人们设计了不同的驱鸟装置,现有驱鸟装置主要包括鸟刺和驱鸟器两类,前者外形难看且不便于电力工人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后者则是通过电网、风力或者太阳能供电促使驱鸟器工作,电网供电连接复杂且消耗有限能源,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又因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时常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形,影响驱鸟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用以通过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结合并提升两者发电效率的方式来解决驱鸟器动力不足、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支撑杆竖向固定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固定架,固定架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旋转轴、连接杆和叶片,旋转轴置于支撑杆内,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第一电池板和第二电池板,第一电池板和第二电池板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铰接方式共同置于固定架的同一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沿旋转轴竖向均匀分布,且叶片的数量为4~8个,以便于充分利用外界风力,提升风力发电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表面设置为流线型,其中,内表面为凸起的弧形曲面,外表面为S型曲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架和太阳能电池板,以便于充分吸收太阳能,提升太阳能发电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存储箱,存储箱内设置有能量转换器、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能量转换器电连接,能量转换器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再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超声波扬声器,超声波扬声器位于存储箱的上方并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平衡架,平衡架置于固定架和超声波扬声器之间,且平衡架的一侧设置有气象传感器,另一侧设置有旋转闪光灯,气象传感器和旋转闪光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本技术通过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结合的方式可提供足够的动力维持驱鸟器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随时隔离输电线路与鸟类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将风力发电装置采用垂直发电的方式,用于确保在有限空间内增加叶片的受力面积,进而提升风能利用率,达到最大限度的风能转化,其具体原理是,将风力发电装置的旋转轴置于支撑杆内,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连接杆,再在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叶片的方式来实现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本技术通过在旋转轴上竖向均匀设置若干叶片,用于确保叶片在各个方位都能接收到风能,从而充分提升风能利用率,且竖向设置叶片可确保旋转轴和连接杆不受斜向应力作用,从而既有效利用了风能又达到延长风力发电装置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将叶片表面设计成流线型,便于确保叶片在风力作用下快速有效的旋转,从而加快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具体设计为将叶片的内表面设计为凸起的弧形曲面,外表面设计为S型曲面,当风力作用于叶片的外部S型曲面时,因为S型曲面的不对称性,叶片其中一侧所受风力更大,叶片将沿受力大的一侧做旋转运动,当叶片的内部弧形曲面面向风力方向时,由于受力面积的增大,将进一步推动叶片加速旋转,从而快速有效的提升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杆的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接收太阳能,且为了提升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板上倾斜且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池板和第二电池板,这样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的接触面积,同时还能吸收到更多垂直照射的强光。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杆顶部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架和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从多方向增加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的接触面积,从而吸收到更多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且通过均匀分布固定架和太阳能电池板,可保证驱鸟器的支撑杆受力均匀,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在驱鸟器上设置超声波扬声器,用于发出类似于鹰叫的声音,达到驱赶鸟类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在驱鸟器上设置旋转闪光灯,用于在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发出闪光,达到驱赶鸟类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在驱鸟器上设置气象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从而确保合理有效的使用电能,比如,当为雷雨天时,鸟儿都在巢穴内或其它地方避雨,此时就不需要超声波扬声器和旋转闪光灯运行,气象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环境数据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就会发出停止超声波扬声器和旋转闪光灯运行的指令,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风光互补驱鸟器外观示意图;图2为风力发电装置俯视外观示意图;图3为太阳能电池板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杆、3-风力发电装置、31-旋转轴、32-连接杆、33-叶片、4-固定架、5-太阳能电池板、51-第一电池板、52-第二电池板、53-第一连杆、54-第二连杆、6-存储箱、7-能量转换器、8-蓄电池、9-控制器、10-超声波扬声器、11-平衡架、12-旋转闪光灯、13-气象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包括底座1和支撑杆2,支撑杆2竖向固定置于底座1上,所述支撑杆2的下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3,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固定架4,固定架4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5,通过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结合的方式可提供足够的动力维持驱鸟器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随时隔离输电线路与鸟类的目的。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包括旋转轴31、连接杆32和叶片33,旋转轴31置于支撑杆2内,连接杆32的一端与旋转轴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叶片33固定连接,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风力发电装置3采用垂直发电的方式,用于确保在有限空间内增加叶片33与气流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而提升风能利用率,达到最大限度的风能转化,其具体原理是,当风力作用在叶片33时,叶片33通过连接杆32带动旋转轴31旋转,从而实现风能到机械能的转变,进而通过能量转换器7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8中供驱鸟器使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包括第一电池板51和第二电池板52,第一电池板51和第二电池板5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4,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4以铰接方式共同置于固定架4的同一位置,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大化提升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因为通过倾斜且对称设置两个电池板,这样既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5与太阳光的有效接触面积,同时还能吸收到更多垂直照射的强光。根据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叶片33沿旋转轴31竖向均匀分布,且叶片33的数量为4~8个。将叶片33竖向放置是为了确保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包括底座(1)和支撑杆(2),支撑杆(2)竖向固定置于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下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3),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固定架(4),固定架(4)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包括旋转轴(31)、连接杆(32)和叶片(33),旋转轴(31)置于支撑杆(2)内,连接杆(32)的一端与旋转轴(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叶片(33)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包括第一电池板(51)和第二电池板(52),第一电池板(51)和第二电池板(5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4),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4)以铰接方式共同置于固定架(4)的同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驱鸟器,包括底座(1)和支撑杆(2),支撑杆(2)竖向固定置于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下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3),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固定架(4),固定架(4)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包括旋转轴(31)、连接杆(32)和叶片(33),旋转轴(31)置于支撑杆(2)内,连接杆(32)的一端与旋转轴(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叶片(33)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包括第一电池板(51)和第二电池板(52),第一电池板(51)和第二电池板(5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4),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4)以铰接方式共同置于固定架(4)的同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互补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3)沿旋转轴(31)竖向均匀分布,且叶片(33)的数量为4~8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光互补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3)的表面设置为流线型,其中,内表面为凸起的弧形曲面,外表面为S型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隋维利杨津听周广兴马克伟钊向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海力特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