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宏量专利>正文

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88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包括连接件和旋转轴,所述连接件上端连接有耳机线,且耳机线缠绕在滑轮外侧边缘,所述旋转轴穿插滑轮固定卷收壳,所述耳机线上端连接固定头,且固定头卡合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固定在壳体下端,且壳体左侧镶嵌有后座,所述壳体右侧卡合固定块,且固定块外端与橡胶垫粘连。该入耳式便携耳机设计出方便手指捏取的结构,使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佩戴过程变得标准简单,并且利用耳机线的卷收设置达到了该入耳式便携耳机便捷使用的目的,卡槽与后座互为卡和结构,方便了后座与卡槽的固定,固定后的后座能预防耳机头因运输和储存问题造成的耳机头摔落,影响该入耳式耳机质量。

A portable earphone with ear-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r-entry portable earphon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or and a rotating shaf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a headphone wire, and the headphone wire is wound arou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pulley. The rotating shaft is inserted into the pulley to fix the winding c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headphone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head, and the fixing head is clamped in the chute. The chuck is fixed in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shell is inlaid with the rear. The right side of the housing is clamped with a fixing block,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fixing block is adhered to the rubber pad. The ear-in portable earphone has designed a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finger pinching, which makes the wearing process of the ear-in portable earphone standard and simple,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convenient use of the ear-in portable earphone by using the coiling settings of the earphone wires. The slot and the backseat are mutually clamped and structured, which facilitates the fixing of the backseat and the slot. The fixed backseat can prevent the headphone head from being transported and stored. The headphone head falls off because of the problem,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head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具体为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
技术介绍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即IEM的英文全称:In-Ear-Monitor),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目前市场上的入耳式耳机的佩戴方法都是用手拉起相应的耳廓,让耳道变直,小心的插入适当的耳机,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深入一点,但是一般耳机壳体的体积较小,使手指捏取不方便,造成入耳式耳机佩戴困难,并且捏取方式不当还会造成入耳式耳机线路损伤,影响入耳式耳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佩戴困难,并且佩戴方式不对造成入耳式耳机线路损伤,影响入耳式耳机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包括连接件和旋转轴,所述连接件上端连接有耳机线,且耳机线缠绕在滑轮外侧边缘,所述旋转轴穿插滑轮固定卷收壳,所述耳机线上端连接固定头,且固定头卡合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固定在壳体下端,且壳体左侧镶嵌有后座,所述壳体右侧卡合固定块,且固定块外端与橡胶垫粘连。优选的,所述卡槽左右两侧与后座均为三角结构,且卡槽左右两侧三角结构与后座三角结构相吻合。优选的,所述后座设置为前宽后窄的扁平结构,且后座表面均匀分布有齿纹。优选的,所述壳体右侧外端与固定块左侧内端均设置为螺纹结构,且壳体右侧外端螺纹结构与固定块左侧内端螺纹结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滑轮通过旋转轴与耳机线构成卷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入耳式便携耳机设计出方便手指捏取的结构,使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佩戴过程变得标准简单,并且利用耳机线的卷收设置达到了该入耳式便携耳机便捷使用的目的。卡槽与后座互为卡和结构,方便了后座与卡槽的固定,固定后的后座能预防耳机头因运输和储存问题造成的耳机头摔落,影响该入耳式耳机质量,后座设置为前宽后窄的扁平结构能方便两只手指的捏取操作,并且后座表面均匀分布的齿纹能对手指造成一定的摩擦力,使捏取操作更加稳定牢固,壳体与固定块互为螺旋卡合结构,此结构连接牢固方便拆装,随着入耳式便携耳机的使用,橡胶垫被长期插入耳蜗处,耳蜗处的分泌物会对橡胶垫造成污染,此种连接结构可以让橡胶垫得到单独的清洁,避免入耳式便携耳机受水汽侵扰造成电路干扰影响该入耳式便携耳机音质的问题,滑轮通过旋转轴与耳机线构成卷收结构,能让耳机线根据使用设备和使用情况而延长,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并且该耳机线的卷收方式能方便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储存操作,避免因耳机线的储存和缠绕方式不当,造成耳机线破裂和折损,影响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不良使用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件,2、耳机线,3、接头,4、卡槽,5、后座,6、橡胶垫,7、壳体,8、固定块,9、卷收壳,10、滑轮,11、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包括连接件1、耳机线2、接头3、卡槽4、后座5、橡胶垫6、壳体7、固定块8、卷收壳9、滑轮10和旋转轴11,连接件1上端连接有耳机线2,且耳机线2缠绕在滑轮10外侧边缘,滑轮10通过旋转轴11与耳机线2构成卷收结构,滑轮10通过旋转轴11与耳机线2构成卷收结构,能让耳机线2根据使用设备和使用情况而延长,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并且该耳机线2的卷收方式能方便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储存操作,避免因耳机线2的储存和缠绕方式不当,造成耳机线破裂和折损,影响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不良使用情况,旋转轴11穿插滑轮10固定卷收壳9,耳机线2上端连接固定头3,且固定头3卡合在卡槽4内,卡槽4固定在壳体7下端,且壳体7左侧镶嵌有后座5,后座5设置为前宽后窄的扁平结构,且后座5表面均匀分布有齿纹,后座5设置为前宽后窄的扁平结构能方便两只手指的捏取操作,并且后座5表面均匀分布的齿纹能对手指造成一定的摩擦力,使捏取操作更加稳定牢固,卡槽4左右两侧与后座5均为三角结构,且卡槽4左右两侧三角结构与后座5三角结构相吻合,卡槽4与后座5互为卡和结构,方便了后座5与卡槽4的固定,固定后的后座5能预防耳机头因运输和储存问题造成的耳机头摔落,影响该入耳式耳机质量,壳体7右侧卡合固定块8,且固定块8外端与橡胶垫6粘连,壳体7右侧外端与固定块8左侧内端均设置为螺纹结构,且壳体7右侧外端螺纹结构与固定块8左侧内端螺纹结构相匹配,壳体7与固定块8互为螺旋卡合结构,此结构连接牢固方便拆装,随着入耳式便携耳机的使用,橡胶垫6被长期插入耳蜗处,耳蜗处的分泌物会对橡胶垫6造成污染,此种连接结构可以让橡胶垫6得到单独的清洁,避免入耳式便携耳机受水汽侵扰造成电路干扰影响该入耳式便携耳机音质的问题。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入耳式便携耳机时,先检查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零件完整度,然后对应后座5与卡槽4的连接位置,捏住后座5使出向外的作用力让后座5与卡槽4分离,捏住耳机线2施展向上作用力,通过耳机线2缠绕的滑轮10以旋转轴11为轴心旋转,缠绕在滑轮10外侧的耳机线2被滚动拉出,把壳体7右侧外端螺纹结构对准固定块8左侧内端螺纹结构,顺时针旋转壳体7,使壳体7右侧外端螺纹结构完全卡合固定块8左侧内端螺纹结构,该入耳式便携耳机装配完成,用手指捏取壳体7后端的后座5,顺便用另一只手拉起耳郭使耳蜗尽量垂直,把壳体7前端的橡胶垫6缓慢塞入耳蜗,然后把连接件1插入相关的电子设备接口,电子设备的声音通过连接件1传输给耳机线2到达壳体7,壳体7在耳蜗内发出声音,就是该入耳式便携耳机的使用过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包括连接件(1)和旋转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上端连接有耳机线(2),且耳机线(2)缠绕在滑轮(10)外侧边缘,所述旋转轴(11)穿插滑轮(10)固定卷收壳(9),所述耳机线(2)上端连接固定头(3),且固定头(3)卡合在卡槽(4)内,所述卡槽(4)固定在壳体(7)下端,且壳体(7)左侧镶嵌有后座(5),所述壳体(7)右侧卡合固定块(8),且固定块(8)外端与橡胶垫(6)粘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包括连接件(1)和旋转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上端连接有耳机线(2),且耳机线(2)缠绕在滑轮(10)外侧边缘,所述旋转轴(11)穿插滑轮(10)固定卷收壳(9),所述耳机线(2)上端连接固定头(3),且固定头(3)卡合在卡槽(4)内,所述卡槽(4)固定在壳体(7)下端,且壳体(7)左侧镶嵌有后座(5),所述壳体(7)右侧卡合固定块(8),且固定块(8)外端与橡胶垫(6)粘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耳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左右两侧与后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量
申请(专利权)人:张宏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