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68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包括:连塔组件、第一连接板、两组并排设置的绝缘子串、第二连接板和耐张线夹,两组绝缘子串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各玻璃绝缘子均依次通过球头挂环和第一U型挂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与连塔组件连接,连塔组件用于与杆塔连接,各复合绝缘子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与耐张线夹连接,耐张线夹用于装夹电线。在应用时,需要将连塔组件固定在杆塔上,同时通过耐张线夹对电线进行固定,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可保证两组绝缘子串受力较为均匀,进而提高其受力能力,此外通过在复合绝缘子上端设置玻璃绝缘子,可有效提高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
本技术涉及绝缘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
技术介绍
耐张复合绝缘子串是一种需要承受架空线路的张力的绝缘组件,其通常用在线路末端以及线路需要拐弯的杆塔上。目前在35kV线路上应用的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由于其结构原因容易被击穿,进而容易失去绝缘效果,此外现有的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承受电线张力的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以在提高受力能力的基础上,增加爬电距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可以有效解决爬电距离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包括:连塔组件、第一连接板、两组并排设置的绝缘子串、第二连接板和耐张线夹,两组所述绝缘子串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各所述玻璃绝缘子均依次通过球头挂环和第一U型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塔组件连接,所述连塔组件用于与杆塔连接,各所述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耐张线夹连接,所述耐张线夹用于装夹电线。优选地,所述连塔组件包括第二U型挂环、第三U型挂环、调整板和挂板,所述第二U型挂环用于和所述杆塔连接,所述第三U型挂环与所述第二U型挂环连接,所述调整板与所述第三U型挂环连接,所述挂板分别于所述调整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四U型挂环与所述耐张线夹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为等腰三角形板状结构,两组所述绝缘子串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个底角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个底角处。优选地,所述玻璃绝缘子的外径大于所述复合绝缘子的外径。优选地,所述复合绝缘子通过碗头挂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包括:连塔组件、第一连接板、两组并排设置的绝缘子串、第二连接板和耐张线夹,两组绝缘子串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各玻璃绝缘子均依次通过球头挂环和第一U型挂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与连塔组件连接,连塔组件用于与杆塔连接,各复合绝缘子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与耐张线夹连接,耐张线夹用于装夹电线。在应用时,需要将连塔组件固定在杆塔上,同时通过耐张线夹对电线进行固定即可,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可保证两组绝缘子串受力较为均匀,进而提高其受力能力,此外通过在复合绝缘子上端设置玻璃绝缘子,可有效提高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为第二U型挂环,2为第三U型挂环,3为调整板,4为挂板,5为第一连接板,6为第一U型挂环,7为球头挂环,8为玻璃绝缘子,9为复合绝缘子,10为碗头挂板,11为第二连接板,12为第四U型挂环,13为耐张线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9,包括:连塔组件、第一连接板5、两组并排设置的绝缘子串、第二连接板11和耐张线夹13,两组绝缘子串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玻璃绝缘子8和复合绝缘子9,各玻璃绝缘子8均依次通过球头挂环7和第一U型挂环6与第一连接板5连接,第一连接板5与连塔组件连接,连塔组件用于与杆塔连接,各复合绝缘子9与第二连接板11连接,第二连接板11与耐张线夹13连接,耐张线夹13用于装夹电线。在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9时,需要将连塔组件固定在杆塔上,同时通过耐张线夹13对电线进行固定即可,其中连塔组件可通过第一水平铰接轴与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5进行铰接,以使第一连接板5可绕水平铰接轴转动,耐张线夹13可通过第二水平铰接轴与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1进行铰接,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11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两组绝缘子串的长度应保持一致,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11可为形状、尺寸均相同的板件,各球头挂环7可通过两个环环连接的第一U型挂环6与第一连接板5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11可保证两组绝缘子串受力较为均匀,进而提高其受力能力,此外通过在复合绝缘子9上端设置玻璃绝缘子8,可有效提高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9的爬电距离。具体地,连塔组件包括第二U型挂环1、第三U型挂环2、调整板3和挂板4,第二U型挂环1用于和杆塔连接,第三U型挂环2与第二U型挂环1连接,调整板3与第三U型挂环2连接,挂板4分别于调整板3和第一连接板5连接。其中优选型号U-7的第一U形挂环、UL-10的第二U型挂环1、U-10的第三U型挂环2、DB-10的调整板3、Z-10的挂板4、L-1040的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11、QP-7球头挂环7、FXBW4-35/70复合绝缘子9、NY-240/30耐张线夹13。具体地,第二连接板11通过第四U型挂环12与耐张线夹13连接。其中优选型号为U-10的第四U型挂环12,通过第四U型挂环12可使得耐张线夹13绕第二连接板11进行转动,进而便于调整耐张线夹13的位置。其中,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11均优选为等腰三角形板状结构,两组绝缘子串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的两个底角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1的两个底角处。通过等腰三角形板状结构在不降低连接能力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使用。具体地,玻璃绝缘子8的外径大于复合绝缘子9的外径。具体地,复合绝缘子9通过碗头挂板10与第二连接板11连接。其中优选型号为WS-7B的碗头挂板1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塔组件、第一连接板、两组并排设置的绝缘子串、第二连接板和耐张线夹,两组所述绝缘子串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各所述玻璃绝缘子均依次通过球头挂环和第一U型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塔组件连接,所述连塔组件用于与杆塔连接,各所述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耐张线夹连接,所述耐张线夹用于装夹电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塔组件、第一连接板、两组并排设置的绝缘子串、第二连接板和耐张线夹,两组所述绝缘子串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各所述玻璃绝缘子均依次通过球头挂环和第一U型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塔组件连接,所述连塔组件用于与杆塔连接,各所述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耐张线夹连接,所述耐张线夹用于装夹电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塔组件包括第二U型挂环、第三U型挂环、调整板和挂板,所述第二U型挂环用于和所述杆塔连接,所述第三U型挂环与所述第二U型挂环连接,所述调整板与所述第三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文丘健兴李广顺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电力风能阳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